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352篇
基础科学   532篇
  315篇
综合类   2591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211篇
畜牧兽医   1577篇
园艺   369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东海的月、春日剑山、国华强大3个秋菊品种为材料,利用瓶插液2%蔗糖+200mg·L-18-HQ作为处理组(T),以蒸馏水为对照组(CK),研究其在瓶插过程中花瓣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东海的月、国华强大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处理组含量较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瓶插初期下降,之后有所回升,衰老末期再次下降;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随瓶插时间延长而上升,处理组高于对照组。秋菊瓶插期间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的下降,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菊花瓶插中花瓣衰老的原因,本研究为秋菊瓶插观赏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仙人掌醇提液与水煎液对临床上常见的五种细菌的抑制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以及在不同浓度的提取液下细菌的生长情况,比较两种提取液对不同菌抑制作用大小的比较,从而选出治疗由特定菌种引起的体表感染等疾病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显示,仙人掌两种提取液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确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不一,对于变形杆菌其水煎液的抑菌作用较好,而对于其他菌种醇提液效果更优。这对临床治疗细菌引起的体外感染选用仙人掌不同提取方法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香附有效成分在小麦灌浆期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小麦花后叶面喷施的方法,对小麦品种‘周麦18’籽粒灌浆期间可溶性糖、蔗糖、淀粉质量分数、灌浆速度及α-淀粉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灌浆期间叶面喷施香附浸提液,处理2、3、4的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灌浆速度与对照表现一致,说明叶面喷施香附浸提液不影响小麦籽粒干物质的正常积累,降雨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香附浸提液,对籽粒可溶性糖、蔗糖的转化及淀粉的积累有质量浓度效应,处理2、3的千粒质量比对照高,处理4籽粒千粒质量比对照低;降雨后,处理2、3、4的淀粉质量分数比对照高,表明喷施香附浸提液能抑制淀粉的水解。喷施香附浸提液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降雨前,处理1、2、3、4和对照均表现下降,处理2、3、4低于对照,处理1高于对照;降雨后,处理2、3、4比对照低,处理1高于对照,表明香附浸提液可抑制α-淀粉酶活性,水分可促进α-淀粉酶活性,说明叶面喷施香附浸提液不影响小麦灌浆期间籽粒干物质的正常积累,但存在质量浓度效应,对籽粒中α-淀粉酶活性存在抑制作用,因而可减缓淀粉的水解作用,减弱降雨后籽粒萌发的可能性,可为研发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酒精糟及其残液干燥物(DDGS)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畜禽日粮中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蛋白质原料资源紧张的状况。但DDGS营养成分含量变异较大,导致其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其在畜禽日粮配方中的合理配制及应用效果。综述了DDGS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质量控制及其营养价值评定新技术(仿生消化技术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以期为DDGS在猪鸡日粮配方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3种内吸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3种内吸性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固相萃取柱,建立MISPE-LC-MS/MS方法。【方法】应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研究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配比关系以及索氏萃取效率,分析该聚合物制备的影响因素;通过吸附试验分析该聚合物特异性;通过研究不同洗脱溶剂、洗脱体积等因素对该萃取柱的使用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对黄瓜样品添加回收率测定分析该方法的实用性。【结果】制备出了多目标物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对嘧菌酯、噻虫啉和吡虫啉具有较高识别能力和快速吸附效果,以此聚合物作为吸附功能原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建立固相萃取与液质联用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此方法应用在黄瓜的嘧菌酯、噻虫啉和吡虫啉残留检测上,添加回收率在88.5%9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2.9%之间。【结论】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较容易,固相萃取柱前处理过程简单,以其为前处理核心与LC-MS/MS仪器建立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检测灵敏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6.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大盐滩矿区潜水含水层的渗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潜水含水层中盐类矿物的固-液转化效应对含水层渗透性的影响,以补水背景下的昆特依干盐湖大盐滩矿区潜水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水试验计算矿区潜水含水层的渗透性,查明含水层渗透性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潜卤水水化学数据,分析盐类的固-液转化效应对含水层渗透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水背景下,大盐滩矿区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受含水层中盐类矿物固-液转化效应的影响,呈现波动性变化。2013年10月,含水层渗透系数最大(376.33 m·d~(-1));2014年3月,含水层渗透系数最小(78.65 m·d~(-1)),2014年6月和9月,渗透系数分别为195.34 m·d~(-1)和348.40 m·d~(-1),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潜水含水层中芒硝的固-液转化是导致含水层渗透性波动变化的最直接因素。3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变化趋势与SO_4~(2-)-Na+浓度曲线的变化趋势相符。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表面活性剂辅助-凝固-漂浮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A-DLLME-SFO-HPLC)法检测葡萄酒中西玛津、莠去津、特丁津和扑草净4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考察了萃取剂的类型、萃取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体积、萃取时间和盐效应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20 μL十一醇作为萃取剂,2 μL 0.25 g/L的Tween-20水溶液作为分散剂,萃取时间10 min,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50 g/L。结果表明:西玛津、莠去津、特丁津和扑草净的线性范围为0.008~5 mg/L,检出限分别为2.4、1.8、2.0和2.8 μg/L,富集倍数在24.5~32.4之间。在0.008、0.08和2.4 mg/L添加水平下,西玛津、莠去津、特丁津和扑草净在葡萄酒中的回收率在84%~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2.1%~6.9%之间。该方法可用于葡萄酒中西玛津、莠去津、特丁津和扑草净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解淀粉芽胞杆菌JDF-6液体发酵条件及抑菌蛋白性质,以菌量和抑菌蛋白粗提液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通过硫酸铵沉淀法提取抑菌蛋白粗提液,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DF-6最适培养基配比为3.0%蔗糖,1%酵母粉,2%茶渣饼,0.3%硫酸锰;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0 h,发酵温度30℃,初始p H 6.5~7.0,接种量5%,250 m L装液量为100 m L。优化后菌株JDF-6抑菌活性提高51.6%,经5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获得的抑菌蛋白的粗提液对蛋白酶、高温(100℃以上)、紫外光(光照8 h以上)敏感,抑菌活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鲶鱼肉片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动态变化,探究天然保鲜剂对鲶鱼肉片菌相及菌落组成的影响。【方法】试验分8组,即新鲜鲶鱼片(CK0);空气包装(air-package,AP)鲶鱼片低温贮藏(4±1)℃第4、7天(AP4和AP7)样品;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60%CO_2/40%N_2)鲶鱼片冰温贮藏(-0.7±0.02℃)第10、30天(MAP10和MAP30)样品;添加5%天然保鲜液(由壳聚糖、蜂胶、溶菌酶、Nisin和茶多酚复配而成)MAP鲶鱼片冰温贮藏第10、30和40天(MAPP10、MAPP30和MAPP40)样品。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测定并分析不同贮藏方式鲶鱼片全部微生物的16S r DNA序列,比较各组菌群的物种组成和丰度信息,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考察包装方式、贮藏温度和天然保鲜液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8组样品中454焦磷酸测序共鉴定出25个门、433个属的细菌。MAP10、MAPP10、MAPP30中的最优势菌属和CK0一致,均为Actinomyces;而AP4和AP7中的最优势菌分别为Aeromonas(70.49%)和Pseudomonas(59.01%)。从微生物角度来看,MAP+冰温贮藏优于AP+冷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气调包装中的Lactococcus丰度由15.78%(MAP10)急剧上升为82.85%(MAP30)。添加天然保鲜液的MAPP10和MAPP30中Lactococcus几乎检测不到。【结论】气调包装协同冰温贮藏显著降低了鲶鱼片中细菌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有利于延长鲶鱼肉的保质期。天然保鲜液中的茶多酚、Nisin和壳聚糖等能显著抑制MAP+冰温贮藏的鲶鱼片中的主要腐败菌属Lactococcus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000.
试验旨在建立测定杜仲增免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的RP-HPLC法。以Inersustain®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2%磷酸(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277 nm。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测定供试品溶液,以理论塔板数和分离度作为系统适用性指标。对对照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溶液进行线性回归,确定线性范围,考察分析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并进行加样回收试验。结果显示,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供试品溶液中松酯醇二葡萄糖苷理论塔板数为8 588,分离度为3.046。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照品溶液在6~192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照品溶液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74%;重现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中松酯醇二葡萄糖苷峰面积RSD分别为4.50%和2.6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为0.65%(n=9);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供试品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平均含量为0.124~0.127 mg/mL。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测定杜仲增免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系统适用性好,精密度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回收率高,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杜仲增免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