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白细胞介素4在衣藻叶绿体中的高效转化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白细胞介素4(hIL4)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活性调节分子,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关系。将hIL4基因融合到衣藻叶绿体rbcL 5-’UTR和3’-UTR之间,组成5’UTR-hIL4-3’UTR片段,将其插入到来源于衣藻叶绿体基因组5.7 kb同源片段中,构建成pXhIL4同源重组质粒。利用电脉冲法将该质粒与含有aadA基因的壮观霉素抗性质粒p228共同转化衣藻叶绿体,从含100μg/mL的壮观霉素抗性平皿上筛选到阳性藻落,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到hIL4基因,其共转化频率高达90%。经过western blotting印迹转移分析,证实了人白细胞介素4基因在衣藻叶绿体中获得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在衣藻叶绿体中高效表达外源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Metacaspase是在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具有底物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根据蛋白质结构特征可将metcaspase分为typeⅠ与typeⅡ两种类型,均参与调控多种植物与原生动物程序性细胞死亡。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type Ⅰ metacaspase基因(GenBank No. XM_001696904)序列,采用巢式PCR克隆获取type Ⅰmetcaspase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并命名为CrMC1。CrMC1 ORF全长987 bp,推测编码1个包含40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与已知物种type Ⅰ metacaspase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发现,CrMC1具有高度保守的p20、p10、连接区结构域以及精氨酸、半胱氨酸活性中心位点。研究显示,在H_2O_2诱导的莱茵衣藻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CrMC1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2 h后达到峰值,3 h时下降至对照组同一水平。结果表明,莱茵衣藻typeⅠ metacaspase基因CrMC1参与H_2O_2诱导的莱茵衣藻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  相似文献   
23.
实验发现,缺氮、缺硫的环境有利于莱茵衣藻油脂的积累,说明与氮、硫同化相关的基因也与油脂合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了氮、硫同化通路相关基因,选择氮同化相关的6个基因(NAR3、NAR1.1、NII1、NIA1、NIT2、AOX1)以及硫同化相关的6个基因(SULP1、SIR1、SLT1、ARS1、SULTR1、ATS1)进行q RT-PCR分析。对莱茵衣藻CC124以及CC425藻株分别进行缺氮、缺硫处理,Trizol法连续提取4 d的RNA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这12种基因均较对照上调表达,其中,莱茵衣藻氮、硫运载体基因上调表达非常显著。缺氮条件下NAR3、NAR1.1较正常最高上调表达200倍;缺硫条件下SLT1较对照有1 000~2 000倍的m RNA表达量,SULTR2也最高能增高450倍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24.
衣藻和水绵是淡水养殖水体中最常见的两种藻类,它们的同化产物是淀粉,可被鱼类利用.  相似文献   
25.
以微茫藻和莱茵衣藻为材料,比较Trizol试剂法和SDS-LiCl沉淀法提取2种微藻总RNA的效果,以期筛选出适合微藻RNA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SDS-LiCl沉淀法能从微茫藻中提取高质量的RNA,而Trizol法和SDS-LiCl沉淀法均能从莱茵衣藻中获得高质量的RNA,但Trizol法更为简单有效。RT-PCR结果表明,SDS-LiCl沉淀法提取的微茫藻总RNA和Trizol法提取的莱茵衣藻总RNA都能直接用于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26.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EC 4.1.1.31)在植物碳代谢中有重要作用,高等植物中PEPC可以调控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但是对绿藻PEPC的研究还较少。莱茵衣藻是绿藻中的模式生物,其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的转化以叶绿体转化效率最高,为了提高外源蛋白表达和获得高产油莱茵衣藻,利用叶绿体转化法能进一步提高表达效率。因此,本研究首先克隆了莱茵衣藻“细菌型”PEPCCSⅠ(conserved sequenceⅠ)的639 bp,构建了pASapI-reve-Crpepc2和pASapI-forw-Crpepc2正反向叶绿体表达载体,并用基因枪法转化莱茵衣藻cc-400获得了空质粒型,正向型和反向型转基因藻株。其次,应用RT-qPCR方法检测Crpepc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反向型Crpepc2的表达量减少了89.97%,而正向型增加了201.16%。最后,检测了总蛋白和脂质含量的变化,正向型突变株的总蛋白增加了37.03%;而反向型突变株的脂质含量增加了70.32%,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证明莱茵衣藻“细菌型”PEPC的叶绿体表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蛋白质与脂肪酸含量,也可为今后外源蛋白的表达和高产油工程藻的应用做贡献。  相似文献   
27.
克隆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CrPGP3和CrFAT1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选取莱茵衣藻CC124提取总RNA后,反转录c DNA,PCR获得CrPGP3和CrFAT1的全长编码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CrPGP3-PGEX-6p-1和CrFAT1-PGEX-6p-1,转入大肠杆菌DL21(DE3)中,在37℃、1.0mmol/L IPTG诱导整合蛋白表达。结果表明,CrPGP3和CrFAT1的全长编码区分别为786 bp和1 188 bp,分别编码261和395个氨基酸;CrPGP3是与脂类合成相关磷脂酰甘油磷酸合成酶(Phosphatidylglycerophosphate synthase)属于CDP-alcohol phosphatidyltransferase家族,CrFAT1是酰基载体蛋白硫脂酶(Acyl-ACP thioesterase)属于hot dog家族;SDS-PAGE结果表明所表达蛋白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本文成功克隆了CrPGP3和CrFAT1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并在原核生物中表达得到了预期蛋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构建莱茵衣藻2A38的MAPK4基因的RNAi载体。[方法]提取莱茵衣藻细胞总RNA,利用PCR扩增出编码MAPK4的基因片段,用基因工程技术将MAPK4基因片段连接载体p MD18-T上,经过2次不同的双酶切后,与RNAi中间载体p T282连接,最后连接到干涉载体p Maa7IR/XIR上,用酶切及测序鉴定MAPK4基因RNAi载体并转化莱茵衣藻。[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为重组质粒,并且该重组载体可在莱茵衣藻中表达。[结论]构建的MAPK4基因RNAi载体结构正确,为进一步利用RNAi技术使MAPK4基因沉默表达,研究MAPK4在莱茵衣藻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9.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EC 4.1.1.31)在植物碳代谢中有重要作用,高等植物中PEPC可以调控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但是对绿藻PEPC的研究还较少.莱茵衣藻是绿藻中的模式生物,其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的转化以叶绿体转化效率最高,为了提高外源蛋白表达和获得高产油莱茵衣藻,利用叶绿体转化法能进一步提高表达效率.因此,本研究首先克隆了莱茵衣藻“细菌型”PEPCCS Ⅰ (conserved sequence Ⅰ)的639 bp,构建了pASapI-reve-Crpepc2和pASapI-forw-Crpepc2正反向叶绿体表达载体,并用基因枪法转化莱茵衣藻cc-400获得了空质粒型,正向型和反向型转基因藻株.其次,应用RT-qPCR方法检测Crpepc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反向型Crpepc2的表达量减少了89.97%,而正向型增加了201.16%.最后,检测了总蛋白和脂质含量的变化,正向型突变株的总蛋白增加了37.03%;而反向型突变株的脂质含量增加了70.32%,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证明莱茵衣藻“细菌型”PEPC的叶绿体表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蛋白质与脂肪酸含量,也可为今后外源蛋白的表达和高产油工程藻的应用做贡献.  相似文献   
30.
【目的】为了探明一种从单细胞藻类植物中提取和纯化白藜芦醇的有效方法。【方法】以能合成白藜芦的转基因莱茵衣藻为材料,使用酶解与萃取的方法提取白藜芦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白藜芦醇浓度。【结果】以肉桂酸为底物诱导转基因衣藻积累白藜芦醇,进行9h酶解后超声萃取30min,接着用60%的甲醇溶液在60℃条件下提取6h。【结论】此方法提取莱茵衣藻中的白藜芦醇效率相对较高,为利用藻类植物生产白藜芦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