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以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原型区域,采集水样和泥样,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添加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于水-泥体系中,研究了莱莴衣藻增殖、沉降与死亡过程对底泥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莱芮衣藻在大量增殖过程中伴随着藻体沉降,沉降过程中大部分藻体死亡,小部分藻体聚集在底泥表面,当养分增加时其再次增殖并悬浮;藻体增殖、沉降与死亡过程促进了底泥NH4+-N的释放;上覆水NH4+-N累积消耗量与底泥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β–胡萝卜素加酮酶基因在南瓜中合成酮基类胡萝卜素的功能,采用农杆菌介导瞬时表达技术,将含有衣藻β–胡萝卜素加酮酶基因CrBKT的pBI121-CMTPCRBKT载体和pBI121对照载体的农杆菌菌液注入授粉后2、5、10、15和25 d的南瓜果实中,3 d后观察发现,授粉后2和5 d的果实转化后果肉呈微红,其中授粉后5 d的颜色较深,而10 d以上的无红色色素积累。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色素成分,发现积累的红色色素为酮基类胡萝卜素角黄素和虾青素。与对照相比,注入CrBKT基因的授粉后2和5 d的幼果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5 d的幼果约增加了1/3,且含有106.31μg·g~(-1)酮类胡萝卜素,其中角黄素占80.65%,虾青素占19.35%,而授粉后10 d以上的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也没有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PCR扩增表明转化组织中表达了该基因。结果表明,CrBKT基因只能在授粉后5 d以内的幼果中表达,并将幼果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化为酮基类胡萝卜素;随着果实成熟,菌液在果肉组织中无法渗透而阻碍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3.
以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原型区域,采集水样和泥样,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添加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于水-泥体系中,研究了莱茵衣藻增殖、沉降与死亡过程对底泥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在大量增殖过程中伴随着藻体沉降,沉降过程中大部分藻体死亡,小部分藻体聚集在底泥表面,当养分增加时其再次增殖并悬浮;藻体增殖、沉降与死亡过程促进了底泥NH4+-N的释放;上覆水NH4+-N累积消耗量与底泥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4.
通过在EMBL数据库中搜索鼠源TNF-α单链抗体基因同源性最高的人胚系抗体基因TNF-α-ScFv,进行人源化改造,并选择衣藻叶绿体偏爱的密码子对TNF-α-ScFv基因进行优化,随后构建带psbA启动子:TNF-α-ScFv::psbA 3′终止子表达框的中间载体,再将psbA启动子:TNF-α-ScFv::psbA 3′终止子表达框插入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p322中,通过PCR和酶切鉴定,确定已成功构建了TNF-α-ScFv基因的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45.
莱茵衣藻氮胁迫基因数字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莱茵衣藻为对照,通过数字表达谱技术对缺氮诱导3 d的藻细胞进行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并结合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共有482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08个,下调表达基因374个;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共分布在85个pathways中。此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氮元素缺乏诱导微藻油脂积累的分子机理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46.
在不同培养条件(自然、黑暗)下,利用不同的微藻(小球藻、转基因金属硫蛋白聚球藻、衣藻、水华鱼腥藻)作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的饵料,探讨轮虫的摄食情况,并比较不同形态的微藻对轮虫的投喂效果。结果表明轮虫投入到藻液中,在144 h时内,自然条件下,轮虫可以将密度为0.175 g/L的小球藻降为0.002 g/ L,将聚球藻的密度由1.112 g/L降到0.237 g/L,将衣藻的密度由0.31 g/L降到0.048 g/L;鱼腥藻的密度由0.531 g/L降到0.069 g/L。在黑暗条件下,这几种藻的生长受到抑制,经轮虫的摄食可使小球藻的密度由0.175 g/L降为0.006 g/L,而聚球藻的密度由1.112 g/L降为0.666 g/L,衣藻的密度由0.31 g/L.降到0.033 g/L;鱼腥藻的密度由0.531 g/L降到0.00 g/L。试验表明光照更有利于轮虫的生长繁殖,小球藻的饵料效果优于其它微藻,轮虫种群密度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7.
本文研究了不同pH(5.0、7.0和9.0)和F-浓度(0.1、1、10、50、100、200mmol·L-1)对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胞外碳酸酐酶活性、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a合成量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1mmol·L-1的F-作用下,两种微藻的生理和生长指标主要受pH影响;酸性条件下,两种微藻胞外碳酸酐酶活性显著低于中性和碱性条件时,ΦPSⅡ随pH升高而增大,叶绿素a合成量随pH升高而增加。在高于1mmol·L-1的F-作用下,两种微藻的生理及生长指标受F-和pH共同影响,且F-的作用大于pH的作用,胞外碳酸酐酶活性随着F-浓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同时随着pH下降而降低;ΦPSⅡ和叶绿素a合成量则随着F-浓度升高和pH下降而迅速下降。胞外碳酸酐酶活性、ΦPSⅡ和叶绿素a合成量都能够作为指示微藻受氟胁迫的指标,以微藻为材料除去自然界氟超标水体中的超标F-,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8.
构建伊蚊3HKT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Maa7IR/3HKTIR,转化莱茵衣藻,将得到的转基因藻株喂饲伊蚊幼虫。结果表明,3HKT RNAi转基因藻株对伊蚊有一定的致死作用。伊蚊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基孔肯雅病的媒介昆虫;微藻是蚊子幼虫天然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并且小球藻、衣藻等可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廉,因此,可长期将其大规模投放在封闭区域,形成优势藻种。本研究可为生物杀蚊,阻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恶性传染病的流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9.
为探明胞外聚合物(EPS)对微藻砷的富集和迁移的作用效果,采用1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莱茵衣藻EPS进行提取,测定EPS含量及其主要成分,运用LIVE/DEAD BacLight staining–LSCM观察去除和未去除EPS的莱茵衣藻的生长情况,并对藻细胞进行AsV处理(20μg/L、处理6.0 h),比较有(无)EPS的莱茵衣藻对砷的吸收、吸附和转化的差异。结果表明:莱茵衣藻EPS总量为16.12 mg/g,其主要成分为多糖(89.96%),并含有少量的蛋白质(7.41%)和DNA(2.63%),EDTA提取EPS后没有细胞自溶现象产生,不影响微藻的生长;去除EPS后的莱茵衣藻对AsV的还原能力显著降低,且在6.0h内对砷的吸收没有明显变化,但砷吸附量占富集的比例(43.03%~66.23%)显著高于有EPS的砷吸附占比(10.68%~31.90%),表明EPS在莱茵衣藻对砷的富集和形态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盐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农业生产而言,研究生物肥料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藻类生物肥料对盐碱土壤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其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鲜有报道。以德巴衣藻(Chlamydomonas debaryana)藻粉作为生物肥料,通过实验模拟在高盐胁迫环境下,向小麦幼苗沙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衣藻藻粉(0.25、0.5、1.0、2.0 g·L-1),并测定了小麦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离子平衡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使小麦根长、茎长、干重和鲜重等各项指标均受到显著抑制,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添加不同浓度衣藻藻粉后,小麦根长、茎长、干重和鲜重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增长,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衣藻藻粉能够促进小麦生长,显著改变小麦生理指标,提升其耐盐性。综合比较,1 g·L-1藻粉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