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5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发酵油菜籽油粕原液稀释成4种浓度的油粕营养液对蕹莱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油菜籽油粕原液除地下部鲜质量、干质量两项指标稍低外,蕹菜的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最大枝长、最大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且可食部分产量最高。由此可见,10%油粕营养液浓度是一种比较适宜有机水培蕹菜的菜籽油粕原液稀释浓度。  相似文献   
352.
施氮和刈割频度对蕹菜再生及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和刈割频度对蕹菜(Ipomoea aquatic)再生及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蕹菜再生草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施氮量277.2 kg/hm2和415.8 kg/hm2处理下,蕹菜再生草鲜草产量分别达到75 441.1 kg/hm2和82 774.2 kg/hm2,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再生草产量与株高和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再生生长期(2008年6月24~10月22日)刈割4次处理的再生草产量还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再生草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而降低。再生草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随施氮量和刈割频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随施氮量和刈割频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53.
不同氮水平下有机碳对蕹菜碳氮代谢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是植物必需的首要营养元素,但在植物营养、平衡施肥等理论和技术层面上长期被忽略,碳营养已成为影响作物高产优质的短板。本研究分别在三个氮水平下,研究了外源喷施两种不含氮的有机碳对蕹菜鲜重、干重、分枝数、碳氮代谢及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水平下喷施有机碳有促进蕹菜生长的作用,效果因不同的氮水平及有机碳源而异。中氮(100 mg kg~(-1))水平下,以丙三醇的效果最好,其鲜重、干重、全碳含量及全氮含量与CK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12.88%、15.48%、7.05%和8.33%,且铁(Fe)含量与CK相比也显著提高,增幅高达16.2%,亚硝酸盐及钾(K)含量显著降低。高氮(120 mg kg~(-1))水平下,以α-酮戊二酸的效果最好,其鲜重、干重、全碳及全氮与CK相比均差异显著,增幅分别为17.97%、20.91%、7.97%和9.56%,蕹菜中的锌(Zn)与CK相比也显著提高,增幅高达16.18%,亚硝酸盐及K含量显著降低。在试验的三种氮水平下,有机碳处理可使蕹菜叶片中水溶性碳占全碳的百分比(WC/TC)及水溶性氮占全氮的百分比(WN/TN)下降,表明外源有机碳可促进蕹菜碳氮的合成代谢,从而促进生长,改善品质。研究结果提供了一条通过施肥补碳调控碳氮平衡实现蔬菜高产优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54.
随着蔬菜大生产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泉州市的大棚蔬菜生产急需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经过3年的探索,冬春大棚丝瓜套种蕹菜经济效益明显,667m的产值为6000~8500元,春节前后以蕹菜为主,4月后以丝瓜为主。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丝瓜采用本地优良品种延陵丝瓜。蕹菜为泰国蕹或台湾蕹,台湾蕹耐低温,产量一般,但品质好,后期市场价格高。2整地作畦结合耕翻晒土,施足基肥,每个标准大棚长30m,宽6m施土杂肥500kg,复合肥30~40kg或腐熟鸡粪50kg。大棚中间作3个宽畦,畦宽1.5m(…  相似文献   
355.
蕹菜又叫空心菜 ,以嫩茎叶为食用 ,是南方热带多雨地区的主要蔬菜。一般为夏季高温潮湿季节种植 ,按其水份适应性分为旱生和水生 ,现将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 整地及大棚的建造9~ 1 0月中旬选择土壤疏松湿润的水田、低洼地或菜地 ,翻耕后耙细或挖翻打细平整 ,施入基肥 ,每667m2  相似文献   
356.
蕹菜种皮颜色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57.
358.
藤蕹留种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蕹留种与繁殖技术吴德水(江西省抚州农校临川344106)藤蕹又叫"水蕹菜",原产我国热带多雨地区,喜高温高湿、不耐寒,是江西夏秋季节"五大主菜"之首,江西的藤蕹在当地不能开花结实,个别年份能开花但也不结实。故只能采用无性繁殖。用种藤窖藏越冬,春暖后...  相似文献   
359.
介绍了蕹菜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其生产利用情况。然后从蕹菜不同类型间的演变关系、细胞学研究、营养成分研究、种子发芽生理研究、栽培与营养生理研究、育种研究、繁殖材料生产研究、病虫害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作了文献概述。提出了蕹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