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8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6篇
  32篇
综合类   37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国外利用乔木树皮的方法很多。据苏联林业刊物报道,当缺乏有机肥时,可将树皮作生物转换,以满足农业的需要。因为它含有全部生物成分,在矿物化过程中它将变成植物能吸收的成分。它里面所含的有机物质,在土壤中分解后可刺激树皮的生物活性。矿物化过程  相似文献   
62.
苯酚染色测定小麦种子纯度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苯酚染色法对不同特征特性的小麦品种种子进行了颜色分类鉴定,并测定了温麦8号小麦种子的纯度,对苯酚染色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3.
瘤胃非消化性寡糖(RNDO)具有促进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等多种功能。本文初步探讨运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系统对饲料原料进行消化处理、采用葡聚糖凝胶分离、以苯酚-硫酸法测定瘤胃非消化性寡糖含量,并运用该方法测定玉米、玉米秸、豆粕、苜蓿、青干草、羊草、谷草等反刍动物常用饲料原料的瘤胃非消化性寡糖含量。  相似文献   
64.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植株中分离到2个纯化合物,经光谱法鉴定为二苯胺和N-苯基-β萘胺;番茄植株的粗提物经GC-MS测定,除获得上述2化合物外,还得到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经触角电位(EAG)测定表明,二苯胺、N-苯基-β-萘胺与番茄植株粗提物对菜粉蝶均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5.
为了摸索地稔药材的适宜采收期,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贵州惠水产地稔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地稔中的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其中,5月(开花期)和9月(果熟期)采地稔药材中的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24%和3.10%,1月最低,为1.10%,但由于9月地稔药材的产量较高,因此,以9月作为地稔药材的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66.
从某焦化厂排水沟采集污泥,通过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逐步驯化,获得耐酚能力高达2 200 mg/L的菌株JDM-2-2.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炭疽芽孢杆菌.菌株JDM-2-2在30℃和pH值7.0条件下,42 h内能将800 mg/L的苯酚彻底降解,属苯酚高效降解菌.  相似文献   
67.
对仙茅(C.orchioides)的醇提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3个苯酚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间甲氧基苯酚(Ⅰ),对羟基苯甲醛(Ⅱ)和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Ⅲ)  相似文献   
68.
非均相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废水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均相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优条件。[方法]以活性炭作为载体,制备非均相的Fenton试剂(载铁活性炭与H2O2构成),通过催化剂投加量、pH、反应时间、H2O2∶Fe3+4个因素在5个水平下的正交试验,探讨了降解模拟苯酚废水的最优条件。[结果]催化剂投加量为25 mg/L、pH为4、反应时间为80 min、H2O2∶Fe3+为11.1∶5时,模拟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较高,达到97.7%。[结论]该研究为实际的苯酚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从保藏16种杏鲍菇品种中筛选出高蛋白、高多糖含量的优势菌株,为杏鲍菇功能研发发掘出优势材料。[方法]通过菌丝发酵的方法获得16种杏鲍菇的菌丝体,经过组织处理,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和苯酚-硫酸法进行蛋白和多糖的筛选工作。[结果]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杏21,其蛋白含量占菌丝体鲜重的5.20%;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的为杏4,占菌丝体干重的6.37%。[结论]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根据对功能成分开发的需要,选择优势菌株并对其进行高产发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利用酸改性、热活化、有机改性及联合改性等方法对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改性沸石。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这些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进行检测,并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对改性沸石的结构进行表征,着重比较改性过程中酸改性和灼烧改性实施顺序不同对沸石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500℃灼烧相比,900℃灼烧对沸石吸附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但对沸石的结构有所破坏。酸改性可以去除沸石所携带的大量杂质,使孔道的连通性更好,从而使酸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比灼烧改性沸石高。未经酸洗涤的沸石中所含杂质可能会在灼烧过程中对沸石的结构产生影响,先采用酸改性再结合热活化的方式对沸石进行改性比较合适。酸改性+热活化(500℃)后再与有机改性结合,可以使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吸附量大大增加。不同改性沸石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有机改性沸石〉酸热联合改性沸石〉酸改性沸石〉灼烧(500℃)改性沸石〉天然沸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