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83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林业   1145篇
农学   2377篇
基础科学   389篇
  2082篇
综合类   13723篇
农作物   739篇
水产渔业   2292篇
畜牧兽医   3803篇
园艺   853篇
植物保护   881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855篇
  2021年   1313篇
  2020年   1418篇
  2019年   1741篇
  2018年   671篇
  2017年   1233篇
  2016年   1738篇
  2015年   1318篇
  2014年   1401篇
  2013年   1480篇
  2012年   2277篇
  2011年   1417篇
  2010年   1021篇
  2009年   1386篇
  2008年   1307篇
  2007年   1373篇
  2006年   1070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基于统计数据阐述了陕西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及产量状况,在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夏秋粮播种面积及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DPS软件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粮食产量趋势,比较了2个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农作物、粮食、夏粮和秋粮播种面积均有所下降,分别减少了55.78×104和105.24×104和105.24×104、70.33×104、70.33×104和34.7×104和34.7×104hm4hm2,年均减少量分别为0.90×102,年均减少量分别为0.90×104、1.73×104、1.73×104、1.13×104、1.13×104和0.56×104和0.56×104hm4hm2,且夏粮比例下降,秋粮比例上升。全省粮食总产量增加了833.9×102,且夏粮比例下降,秋粮比例上升。全省粮食总产量增加了833.9×107kg,年均增长13.67×107kg,年均增长13.67×107kg,其中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产量比例最高,各地市的粮食产量以渭南市最高,其次是西安市,铜川市最低。夏粮、秋粮、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277.3×107kg,其中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产量比例最高,各地市的粮食产量以渭南市最高,其次是西安市,铜川市最低。夏粮、秋粮、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277.3×107、556.6×107、556.6×107、270.3×107、270.3×107和476.2×107和476.2×107kg。机耕面积、水浇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复种指数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符合陕西省实际,全省2015和2020年粮食产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992.
侯静  黄勇  黎理  王素娥  蔡毅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56-159+164
为鉴定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及其混淆品,以广西采集的41份斑地锦及其混淆品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基因组DNA,对各个样品的条形码rbcL和psbA-trnH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与GenBank下载的13份斑地锦及其混淆品rbcL和psbA-trnH序列进行了分析比对,计算了斑地锦及其混淆品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斑地锦种内遗传距离明显小于其与混淆品的遗传距离,系统发育树中斑地锦样品聚为单系并能够与其混淆品明显区分开,这表明rbcL和psbAtrnH序列可用于斑地锦及其常见的混淆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993.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是一类乳菇属外生菌根性食用菌,能够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由于松乳菇独特的共生生长方式,离体人工栽培松乳菇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松乳菇的生态需求、营养成分及生理活性、菌丝体培养条件、松乳菇的人工栽培现状及栽培难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松乳菇的离体人工栽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4.
对比分析恩施地区3种重楼5年生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Franch).Hara]、啟良重楼(Paris qiliangiana H.Li,J.Yang&Y.H.Wang)、黑籽重楼(Paris thibetica Franch.)中重楼皂苷Ⅱ活性成分含量,建立气相色谱法(GC)检测方法,检测3种重楼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其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提取重楼皂苷Ⅱ,采用FID检测器,升温程序为0~3 min,60℃,3℃/min升至280℃,保持20 min;进样口温度310℃;载气为氮气(99.999%);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5μL,不分流。结果表明,GC检测得到重楼皂苷Ⅱ标准品的标准曲线为Y=0.845X+72.18,在浓度512.5~16 400.0 ng/μ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5。方法检出限为40.5 ng/μL,定量限为130.6 ng/μL。加标回收率为96.93%~98.33%,RSD为2.72%。GC检测发现七叶一枝花中重楼皂苷Ⅱ含量为0.104 mg/g,...  相似文献   
995.
以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L.)Moq.]为材料,研究人工种植条件下沙蓬的生育期和农艺性状,以期获得最佳的人工种植条件。研究了不同播种期、施肥类型和播种量对沙蓬生育进程、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探索沙蓬在宁夏沙荒地适宜的播种期、施肥类型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沙蓬适宜在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为7.50~15.0 kg/hm2;当种植密度为12.00 kg/hm2时,施复合肥沙蓬产量可达到779.1 kg/hm2,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通过人工种植来改变沙蓬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996.
选用13%氰氟·吡啶酯乳油等新型茎叶除草剂及其组合用药,在单季直播稻田稻苗3叶期进行茎、叶喷施防除抗药性杂草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3%氰氟·吡啶酯乳油80 mL/667 m2+10%氰氟草酯乳油100~150 mL/667 m2组合施用,对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千金子及其他杂草具有较理想的防除效果;10%恶唑酰草胺乳油160 mL/667 m2足液喷施,对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千金子防除效果理想;10%恶唑·氰氟乳油170~200 mL/667 m2,对抗药性稗草、千金子、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稍差。药后13 d,参试药剂各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为96.8%~98.8%、对总草的株防效为85.0%~98.0%;药后30 d,参试药剂各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高达97.2%~99.0%、鲜重防效高达95.4%~99.5%,对总草的株防效高达94.1%~98.1%、鲜重防效高达94.6%~99.2%,但田间残留稗草仍能造成危害。提出了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防除控草对策。  相似文献   
997.
为选择适宜宜昌地区早春大棚种植的厚皮甜瓜(Cucumis melo)品种,选择了7个厚皮甜瓜品种与种植面积较广的长江蜜魁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生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众天8号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口感爽脆,抗病性较强,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七彩脆蜜因其果肉独特,口感爽脆,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3∶1.5)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灯(360 nm)下检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色谱柱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10μL进样,乙腈-0.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建立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药材薄层鉴别方法以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对金线草药材进行薄层鉴别,斑点清洗,分离度好,能有效鉴别出金线草。同时,在30 min内完成对3种黄酮成分的分析,各成分间均达到基线分离,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2~100.80μg/mL(r=0.999 4)、25.50~758.86μg/mL(r=0.999 8)、2.62~250.48μg/mL(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42%、101.21%、97.92%。  相似文献   
99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出高产抗性强的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联合体玉米区试的10个品种进行5种病害的抗性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病害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0个品种对茎基腐病和穗腐病的抗性总体都强,对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的抗性总体都弱;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名第一的太育184对茎基腐病为高抗,对穗腐病为抗性,对大斑病为中抗,综合抗病性好;综合排名第二的RF1915的玉米产量最高。在玉米选育时要综合考量,选育出适合地域种植的最佳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讨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在季节性冻土区水文模拟中的适用性,以大凌河复兴堡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考虑能量平衡模式的VIC大尺度水文模型,评价了VIC模型在东北季节性冻土区水文模拟的适用性,并对不考虑能量平衡模式的水文模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能量平衡模式的VIC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径流模拟效率系数在0.63以上,相对误差在6.0%以内。与不考虑能量平衡模式的水文过程模拟差异性比较显示,考虑了能量平衡模式的VIC模型可以更好地刻画由于冻土冻融过程引起的径流变化特征,模拟的土壤含水量和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