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7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林业   272篇
农学   425篇
基础科学   274篇
  355篇
综合类   2953篇
农作物   216篇
水产渔业   297篇
畜牧兽医   1725篇
园艺   460篇
植物保护   56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张作智 《农村电工》2011,19(3):35-36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考核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对心肺复苏法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错误。  相似文献   
62.
<正>正常情况下,子宫中的内膜覆盖在子宫的体腔中。但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某个因素而导致母羊的子宫内膜在其身体的其他部位生长,进而造成子宫易位。这种易位在其组织学上不但具有内膜的腺体,而且会有内膜的间质进行围绕。临床表现严重的母羊会造成结构严重变形。如果母羊发生子宫易位,就会导致不孕。如果子宫易位到其他某个特殊的部位时,就可能出现特殊的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母羊出现子宫易位会引发腿部的  相似文献   
63.
<正>胆石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为10%~20%,我国约为7%~10%[1-2]。相对于肝内胆道结石而言,肝外胆道结石更容易引起化脓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或胆源性胰腺炎,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更大,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地治疗这类疾病一直是肝胆外科学者探索的热点。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成功的应用于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治疗。肝外胆道系统主要包括肝门部胆道、肝总管、胆总管、壶腹部胆道以及胆囊(管)。肝外胆道结石按  相似文献   
64.
《农村电气化》2020,(1):15-15
截至2019年12月18日4:00,国内第一条“双800特高压直流工程”、第一条疆电外送工程天中直流工程受端换流站——±800 kV特高压中州换流站2019年输送电量首次突破400亿kWh,同比增长27.9%,创历史新高,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换流站输送电量中位居首位。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致病和耐药机制,为林麝PA感染化脓性疾病的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将病原菌分离纯化后,依次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群体进化和物种分型分析以及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经鉴定与PA相符,命名为FMDP001。药敏试验显示其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氨曲南、多粘菌素B和林可霉素耐药;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9.4×10~5 CFU/mL。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该菌基因组大小为6 955 100 bp,序列类型为ST1249,与B136-33株同源性最高,且两菌株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值达98.93%;全基因组中共有357个序列编码FMDP001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根据功能分为黏附、铁摄取、胞外毒性蛋白和调控系统;84个序列编码耐药基因,其中多药耐药外排泵为主要成分。【结论】从林麝化脓肺脏中分离到1株致病性较强的PA,并获得ST1249型林麝源PA的全基因组序列,序列显示该菌携带大量药物外排泵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决定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哌拉西林等可作为该类型PA感染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6.
[目的]为了探讨乙烯非敏感型花卉衰老相关的分子机理。[方法]以大丽花花瓣为材料,利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鉴定花瓣衰老相关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结果]从大丽花透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花瓣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中,检测到44个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斑点,从中分离、鉴定了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hydrolase,XTH),其表达量随花瓣的衰老进程而持续增加,属于一种衰老相关蛋白质。以大丽花花瓣RNA为材料,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大丽花花瓣XTH基因的c DNA序列,其编码区序列全长882 bp,编码293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登录号HM053613.1,命名其为Dp XTH1)。聚类分析表明,Dp XTH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XTH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分离、鉴定的大丽花Dp XTH1属于植物XTH家族,其生物学功能与大丽花花瓣的衰老进程及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7.
适度卷曲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加植株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量。我们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籼型水稻保持系西农1B,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半外卷叶突变体。该突变体从十叶期开始各叶片逐渐向外卷曲直至半卷状,并伴随茎秆半矮化和叶片披垂,暂被命名为semi-outcurved leaf 1(sol1)。与野生型(WT)相比,sol1的叶片卷曲指数均达到30%以上(P<0.01);倒一、倒二、倒三、倒四节节间长度和穗长极显著缩短,倒一、倒二、倒三叶的叶夹角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一次枝梗数则增加11.3%(P<0.05)。sol1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显著高于野生型。石蜡切片显示,sol1倒一叶的泡状细胞体积变小,数量显著增多,表皮细胞体积略微增大。遗传分析表明,sol1的半外卷叶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定位于6号染色体标记JY6-3和JY6-10之间165 kb的物理范围内,共含15个注释基因。qRT-PCR结果表明,与泡状细胞相关的内卷基因和外卷叶基因RL14、Roc5、REL1在突变体sol1中呈不同程度的上调,NRL、BRD1、OsHox32、ADL1、LC2则呈不同程度的下调。研究结果为SOL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论语》和《傅子》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在思想源流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通过对二者政治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傅子》不仅继承了《论语》的政治核心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很好地契合了“外儒内法”和“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此外,该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儒家学派在特定时期的发展倾向,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薄雾’蓝莓试管苗室内瓶外生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品种‘薄雾’(‘Misty’)为试材,开展基质类型、生根营养液浓度、生根剂种类及浓度对蓝莓试管苗室内瓶外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1 000 m L透明塑料盒为生根容器,以珍珠岩为生根基质,添加经煮沸灭菌的低浓度生根营养液(1/6WPM),营养液中加入2~3 mg/L IBA,取蓝莓试管苗扦插于其中,在室内继代培养条件下,插后21 d生根率在70%以上,插后40 d生根率在95%以上,根系均为短粗的白色须根,数量多,苗木长势健壮,且操作简单,炼苗移栽管理方便、易成活。  相似文献   
70.
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rdicae)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市场上缺乏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或生防菌剂。为了更好地防治苦瓜枯萎病,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G5 与恶霉灵复配施用的最优组合,并在苦瓜枯萎病发病样地对盆栽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进行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菌药组合B+0.75Hym(1×109 cfu · mL-1 G5 菌悬液+187.5 mg · L-1 恶霉灵)处理对盆栽苦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为81.6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组合对苦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后,菌药组合B+0.75Hym的苦瓜叶片中PAL、PPO、POD 防御酶活性较高。田间防效验证试验中苦瓜苗移栽30、60 d 后菌药组合B+0.75Hym 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高,分别达到了52.59%、32.13%,且苦瓜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盆栽试验筛选出的菌药最优组合B+0.75Hym 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提高苦瓜产量,有一定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