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7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实验评估不同的有机硒源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在相同配方的基础日粮中(含0.20 ppm无机硒),分别添加不同有机硒源,即高羊毛氨酸硒(SeHLan)及蛋氨酸硒(SeMet),其中蛋氨酸硒选了在国内很有具代表性的2个产品;高羊毛氨酸硒组(简写为SH)是在基础配方中添加0.1 ppm的以高羊毛氨酸硒为主要成分的酵母硒。蛋氨酸硒组选取两个国内产品各设1组(简写为SM1组、SM2组)都分别添加了0.2 ppm以蛋氨酸硒为主要成分的酵母硒,分别从肉色,pH及滴水损失做比较,传统酵母硒不同公司产品其产品性能对猪肉肉品会有一定差异,但添加0.1 ppm的高羊毛氨酸硒与添加0.2 ppm国内某蛋氨酸硒在pH之间的没差异,相反只添加0.1 ppm的高羊毛氨酸硒在肉色、滴水损失方面比添加了0.2 ppm的蛋氨酸硒表现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2.
103.
高压静电熟化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高压静电熟化技术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选择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左侧腰大肌,每块均匀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普通和高压静电熟化处理72h,并在0、4、8、12、24和72h测定肉色(L、a*和b*)、过氧化物值(PV)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熟化72h后取样测定pH、剪切力及蒸煮损失。研究发现在熟化72h后,高压静电处理组牛肉的剪切力值(1.99kg)极显著(P<0.01)小于普通熟化处理(2.74kg),pH和蒸煮损失在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了0h,其余小时高压静电处理组肉色L、a*值均高于普通处理,且在12及72hL值显著高于普通处理(P<0.05),在4、8、12和24ha*值显著高于普通处理(P<0.05);随着熟化时间延长,2个处理组的PV、TBARS值均升高。除了0h,其余小时高压静电处理组的PV及TBARS值均低于普通处理,且在8h之后,高压静电处理组的PV及TBARS值均显著低于普通处理(P<0.05),排酸72h后,静电熟化处理组的PV和TBARS值分别为226.96和104.42μmol/kg,普通熟化处理组为330.20和142.14μmol/kg。高压静电熟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牛肉嫩度、延长理想肉色时间、减缓牛肉氧化速度,有助于改善牛肉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4.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筛选出肉色杯伞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豆饼粉,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豆饼粉1.5%,KH2PO40.3%,MgSO4.7H2O 0.1%,VB110.0mg/L。  相似文献   
105.
猪的肉质测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倾向逐渐由数量向质量型转变。然而随着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加速发展,以及选育重点只落在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上,导致猪肉的肉质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做好肉质测定,可以为品种的肉质改良提供参考标准。肉质是猪肉对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的综合刺激[1],目前国际上所常用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肉色、肌肉pH值、嫩度、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熟肉率、风味等[2];本文章就这些重要指标的测量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6.
甘薯是块根作物,是闽西第二大粮食作物。鲜食甘薯是指以日常鲜食为主的甘薯,要求薯块大小适中、薯皮光滑、薯形开裂少、薯肉色好味甜、鲜食口感好、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107.
添加于饲料中的着色剂,主要用于家禽、水产动物及鸟类的蛋黄、皮肤、羽毛以及肌肉的着色,其次是应用于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鲑鱼、鳟鱼、红尼罗鱼、虾以及供观赏的金鱼、锦鲤鱼等鱼、虾饵料,以增加皮肤和肉色,水产饵料中舔加着色剂有的对摄饵还有引诱作用。此外应用于玩赏鸟类饲料以增加羽毛、皮肤和喙的色泽,有的还应用于奶牛,以增加奶油色泽。  相似文献   
108.
不同硒源对肥育猪鲜肉肉色和滴水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108头体重6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3组,对照组不添加硒(基础日粮中Se的实测值为0.045mg/kg),亚硒酸钠和硒代蛋氨酸试验组均添加0.30mg/kg硒,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然后屠宰并取样测定,研究不同硒源对肥育猪鲜肉肉色和滴水损失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1)硒代蛋氨酸使猪宰后第0.75、8、16小时肉色Huntera值显著升高(P<0.05),而亚硒酸钠仅使第0.75小时肉色Huntera值明显提高(P<0.05);(2)硒代蛋氨酸使猪宰后第8、16小时鲜肉的滴水损失显著减少(P<0.01),而亚硒酸钠有这一作用趋势,但效果不明显(P>0.05);(3)硒代蛋氨酸和亚硒酸钠均使血清和组织中硒含量增加(P<0.01),使肝脏、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强(P<0.01),丙二醛含量降低(P<0.01),但硒代蛋氨酸的这一作用较亚硒酸钠明显。  相似文献   
109.
VE自1922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已对其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目前VE的抗氧化性及其对肉产品质量的影响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VE在生物抗氧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对肉色嫩度、PH值滴水损失及熟肉率都有一定影响,其中肉色和滴水损失受其抗氧化作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观测了运输性应激对商品猪宰后PSE肉的发生情况及其pH值、肉色、系水力和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1)运输性应激一年四季均可引起商品猪宰后发生PSE肉,以夏季发生率最高(11.54%),春季最低(2.56%),并多发于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等肌束;(2)PSE猪肉的pH值比正常猪肉低0.68~0.83,肉色比正常猪肉低5.2~6.1消光单位、系水力比正常猪肉低7.9%~8.9%;(3)PSE猪肉组织学变化特征为肌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实质变性和肌间组织水肿,无炎症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