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1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680篇
林业   414篇
农学   998篇
基础科学   210篇
  406篇
综合类   3733篇
农作物   785篇
水产渔业   688篇
畜牧兽医   1273篇
园艺   230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气氮沉降模拟实验区样地采集表层(0-10 cm)和下层(10-20cm)两层土壤样本,设置NH_4NO_3、NH_4Cl、KNO_3三种氮肥类型以及5 gN·m~(-2)·yr~(-1)、10 g N·m~(-2)·yr~(-1)、20 gN·m~(-2)·yr~(-1)3种施氮浓度梯度,通过26 d室内恒温矿化培养试验,测定温室气体CO_2释放速率和累计释放量,研究模拟氮沉降对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培养初始阶段的增长速率较快,前10 d土壤累积矿化量约占整个培养期内总矿化量的50%左右,而后逐渐减慢。外源氮添加促进了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上下层土壤实验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7.60%~68.60%、6.75%~67.24%,铵态氮(NH_4NO_3、NH_4Cl)均表现为中氮组(41.39%、68.60%)高氮组(27.02%、53.69%)低氮组(13.78%、7.60%),硝态氮(KNO_3)表现为高氮组(66.12%)低氮组(49.05%)中氮组(32.10%)。较高或较低氮浓度下,硝态氮对有机碳矿化的促进作用强于铵态氮,但在中氮组中NH_4Cl处理组有机碳平均矿化量最高,达1411.82μg/g soil。下层土壤中,NH4Cl实验组的促进作用在不同施氮量下均最高,有机碳平均矿化量分别为666.90μg/g soil、797.28μg/g soil、834.98μg/g soil。各处理土壤表层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底层土壤(P0.05),即表明上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回顾了近30年针对新疆棉区热量不足.采用“向温要棉”一“密、早、矮、膜”技术路线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超高产条件下“向光要棉”一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3.
以(垦丰14×垦丰15)×(黑农48×垦丰19)衍生的含160个株系的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应用154个SSR标记鉴定个体基因型,利用单标记分析方法,对2013和2014年在哈尔滨和克山两地4个环境下的单株产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46个与单株产量相关的QTL位点,主要分布在A1、A2、C1、C2、D2、D1b、L、K、B2、N、E、J、F、G和H连锁群上,遗传率为0.15%~9.37%。遗传率较高的标记位点有BARCSOYSSR_02_0607、BARCSOYSSR_03_1620、BARCSOYSSR_19-0451、Sat_153、Sat_367、Satt229和Satt529,优异等位基因型为BARCSOYSSR_02_0607(Q1Q1)、BARCSOYSSR_03_1620(Q2Q2)、BARCSOYSSR_09_0183(Q1Q1)、Satt229(Q2Q2)、Sat_367(Q3Q3)、Satt338(Q1Q1)、Satt229(Q1Q1)和Satt668(Q1Q1)。在检测的标记位点中,BARCSOYSSR_08_0966、Sat_36、Sat_153、BARCSOYSSR_02_0607和Satt529在两个环境中重复检测,表明这5个QTL可用于分子设计育种改良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小豆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栽培模式与群体密度对小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平作和65 cm宽垄作2种栽培模式,分别采取9万、13万、17万、21万、25万株/hm~2群体密度,测定小豆花后不同部位器官的干重,并于成熟收获后取样测定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小豆的单株结荚数量和粒数显著降低,单株产量的降低,导致平作条件下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产量无显著变化;而垄作条件下,小豆植株的营养器官干重高峰期出现较晚,在鼓粒阶段营养器官仍保持较大干物质积累,单株的结荚数和粒数增加了3.8%~53.8%和13.6%~101.5%,因此,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垄作的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平作17.3%~127.2%和36.8%~80.0%。综合分析小豆的植株形态和产量构成,采用垄作条件保苗株数17万株/hm~2更利于小豆产量的形成,而平作条件下种植密度不易超过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在平播、65cm垄作、110cm垄作方式下,研究9、13、17、21、25万株/hm~2密度对小豆子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均在9万株/hm~2时最高,110和65cm垄作主茎荚数随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密度处理对小豆百粒重的影响较之对其他性状(分枝数除外)稍小,不同种植方式随密度增加小豆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豆荚和子粒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呈上升趋势。平播和65cm垄作在17万株/hm~2时小豆产量最高,分别为1 387.67和1 723.53kg/hm~2;110cm垄作条件下,21万株/hm~2时小豆产量最高,为1 901.07kg/hm~2;故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110cm垄作,密度21万株/hm~2为小豆适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四川套作大豆发展形势喜人,播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已突破500万亩,单产水平也逐步提高,在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呈逐年萎缩的情况下,四川大豆生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涝灾、旱灾等极端气候日益频繁,大豆病虫害日益加重,导致四川套作大豆产量年度间、地区间、种植农户间差异较大,持续高产稳产高效难以实现,农民种豆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制约了四川套作大豆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针对需求发展重点问题的特点,运用群体层次分析法设计并实现需求发展重点评价系统。方法根据专家研究领域与评价问题领域之间的匹配关系确定专家权重,并运用Hadamard凸组合集结所有专家的判断矩阵。结果通过计算集结后矩阵的单一准则下指标的相对权重和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得出需求发展重点方案,解决需求发展重点确定中决策者主观偏好影响较大的问题。结论该系统应用于需求发展重点方案评价是适用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8.
《杂交水稻》2019,(4):39-43
以种植面积较大的2个杂交粳稻品种9优418和隆优1715为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杂交粳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豫南地区杂交粳稻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杂交粳稻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以360 kg/hm2施氮量的产量最高,但其与240 kg/hm2施氮量的产量差异不大。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总颖花数以及干物质积累量也随之提高;同时,提高施氮水平,抽穗—成熟期叶绿素含量衰减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从而延缓了叶片衰老,提高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但是,提高施氮水平,结实率、千粒重、粒叶比以及茎鞘物质转运、转化效率明显降低,从而限制了杂交粳稻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09.
甜玉米‘闽甜208’的生育特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生育特性观测表明,‘闽甜208’甜玉米春播采青生育期86-90d,秋播采青生育期73-76d,生育动态呈现苗期弱,中间旺长稳定期短,后期早衰快的生育特性,栽培上要注重精细播种,各项田间管理要及时到位。群体结构试验表明,‘闽甜208’叶面积系数(LAI)及叶片净同率(NAR)较高,峰值持续时间较长,大喇叭口至抽雄期LAI对NAR影响最大,通过密植保证一定的总粒数,增加抽雄后群体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提高成粒率,是高产的关键措施,适宜种植密度为4.95万-5.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0.
不同沉降时间对低浊度地表水样品总磷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沉降时间对低浊度地表水样品总磷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水样品沉降30 min后,样品总磷测定值下降4.9%~12.3%;沉降60 min后,下降9.8%~19.8%;对于浊度200 NTU的地表水样品,沉降30 min就能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测定结果;对于浊度100 NTU的样品沉降30 min或沉降60 min后的测定值下降均小于6%,沉降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小,可以在沉降30 min内的任何时间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