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8篇
  6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大麦细胞工程育种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大麦花药培养技术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大麦遗传育种中应用的一些新进展,并对大麦小孢子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2.
细胞工程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建立和完善了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抗DON毒素细胞突变体筛选,小麦花药培养及野生抗赤霉病基因向普通小麦转移等实用技术体系,并结合传统育种手段,开展小麦赤霉病生物技术育种,5年来,选育出高抗小麦抗赤霉病品系14个,其中“894037”,“894013”已用作抗源,育成中抗或中抗偏强的品系23个,其中“895004”,“92P28”已通过审定,在省内外大面积示范试种,还有一批高产,中抗以上的品系,正在  相似文献   
163.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常进行育种研究解决生产问题。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以下几种方法都对生产实践有益,现加以总结。希望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4.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室采用以小麦花药培养技术与常规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小麦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比常规育种年限缩短3~4年。且后代性状选择是以株系为单位进行,因此选择准确,效率高。本研究室每年都可培养出一批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新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5.
驱蚊香草(Cmozzte buster)又名蚊净香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天竺葵科、天竺葵属。该香草是利用细胞工程的克隆技术将天竺葵与白茅草的组织原生质经过杂交培养育成的一种多功能新型植物,它不仅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同时散发的香味能净化空气,还具有抗菌除臭、抗忧郁和缓解紧张压力以及治疗和预防、保健的功能,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驱蚊香草苗期发育很快,  相似文献   
166.
系统总结了天麻的药理作用及最新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天麻的生活史,重点分析了天麻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细胞工程技术快速生产天麻素的方法,即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天麻细胞团,提取天麻素。  相似文献   
167.
由西北农业大学陈耀锋副教授主持、农学系和植保系10位专家通力合作并在朱庆麟教授关怀下的“普通小麦抗赤霉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项目,于1999年元月12日通过省级鉴定。该项目成果主要针对普通小麦抗赤霉遗传基础复杂,抗源缺乏,常规育种分离世代抗性鉴定不稳...  相似文献   
168.
赤霉病是我国大、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其抗性属多基因控制 ,且与外境条件关系密切 ,育种难度较大。随着抗赤霉病菌毒素细胞选择体系的不断成熟 ,细胞工程结合常规技术已成为大、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有效途径。浅述了抗赤霉病细胞工程育种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离体抗毒素细胞筛选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9.
克隆技术一直是微生物制药、植物细胞工程、遗传转化的核心技术,动物的克隆技术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隆羊的诞生,是动物也具有细胞全能性的例证。这项技术在品种改良、发展器官农场、生物反应器的利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标志着动物可进入无性繁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0.
本文对细胞工程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的意义、现状等进行了概括和评述,指出:①将作物育种从个体水平提高到细胞水平,进行作物细胞育种可以克服常规育种的许多缺点,提高效率,实现育种新突破,②花药培养、体细胞无性系等技术已相当成熟,基本在到应用于育种实践的水平;③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已选育出一大批作物新品种(系)、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④细胞工程技术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应相互结合,实现目标性状的定向选择,同时还应与远缘杂交、无融合生殖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结合,进行超高产育种,实现物种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