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1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技服务》2019,(8):71-72
为了解细叶旱芹在贵州的分布状况,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对细叶旱芹在贵州的发生及防治调查情况,明确贵州省细叶旱芹的分布区域,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2.
53.
利用远志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选择对远志籽油提取率影响较大的三种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乙醇夹带剂添加量,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远志籽油的提取工艺;按照国标方法对制备的远志籽油的理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远志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构进行初步鉴定;通过气相色谱法对远志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远志籽的含油量为35. 24%;超临界CO_2萃取法萃取远志籽油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5 h,乙醇夹带剂用量25%,在此条件下远志籽油的提取率为95. 6%;制备的远志籽油的酸价为1. 79 mg KOH/g,过氧化值为5. 75 mmol/kg,其基本理化特性符合国家四级食用油的标准。通过薄层色谱法初步鉴定,远志籽油中含有甘油三酯和sn-2-乙酰基甘油三酯两种组分;气相色谱法对远志籽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籽油含有6种脂肪酸成分,其中油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1. 77%和49. 4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2%。该研究结果将为远志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采用滤纸培养皿法,以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和苗长为指标,研究细叶旱芹(Cyclospermum leptophyllum(Pers.) Sprague ex Britton et P. Wilson)地上部化感物质对4种草坪草和5种牧草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叶旱芹地上部化感物质对4种草坪草和5种牧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种子发芽势抑制最明显,抑制率最高达96.3%;其次是对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91.1%。通过比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测定指标,得出5种馏分对草坪草的化感作用为石油醚相>氯仿相>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水相,而对牧草的化感作用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氯仿相>正丁醇相>水相。说明不同受体植物对相同萃取相组分的化感作用强弱存在差异,细叶旱芹地上部化感物质主要存在于石油醚馏分中,可进一步从中分离提取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5.
EST-SSR标记在结缕草中的通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来自小麦、大麦、玉米、高粱、水稻的703个EST-SSR引物对在结缕草上进行了扩增,得到438个有效扩增的引物对,占总引物的62.30%.其中,源于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和水稻的EST-SSR引物对的数目分别为78(52.00%)、41(85.42%)、120(61.22%)、15(50.00%)和184(65.95%).单个引物对最高扩增带数为6条,平均扩增带数为2.46条.有效扩增引物中,二、三、四,五核苷酸重复的引物对数目分别为82、210、46、和100,以五核苷酸重复的EST-SSR扩增率最高,三核苷酸重复的扩增率最低.用其中的58个引物对对五种结缕草及1个结缕草品种共9份材料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有53个引物对显示出多态性,占91.38%.53对引物中有多态性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最高为0.89,最低为0.28,平均为0.5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份材料可明确的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另一类为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和兰引3号.  相似文献   
56.
百合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萌发的标志就是胚根和幼芽突破种皮[1].  相似文献   
57.
激素和基质对黄花远志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素和扦插基质是影响扦插生根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不同激素和扦插基质对黄花远志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开始于2004年4月15日,7月26日出苗,并统计生根情况.结果表明插条的生根率与激素浓度有关,生根质量与激素的种类有关;插条在400mg·L-1吲哚丁酸十400mg·L-1萘乙酸、800mg/L吲哚丁酸、800mg·L-1萘乙酸溶液中浸泡10min,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分别达到34.0%、29.3%、28.8%;蛭石+珍珠岩、泥炭土+河沙两种扦插基质相比,生根效果以泥炭土+河沙为佳.  相似文献   
58.
以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 Fisch.)和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的鳞片和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诱导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以浸泡和混培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多倍体诱导。以形态学观测、根尖染色体计数、气孔观测对多倍体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分别获得了19株细叶百合四倍体植株和6株兰州百合四倍体植株,最佳处理方式为0.1%秋水仙素浸泡胚性愈伤组织24 h。使用ISSR对经体细胞胚发生的二倍体和多倍体再生植株进行遗传分析,发现两种百合二倍体植株遗传较稳定,而多倍体植株均发生遗传变异,其中细叶百合和兰州百合遗传变异率分别为15.48%和9.75%。  相似文献   
59.
应用ISSR标记对山西省7个野生居群和1个人工栽培居群共60份西伯利亚远志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对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0条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60份材料DNA共获得338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34个,多态性比率为98.82%;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及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分别为1.433 7、0.265 6和0.414 2,居群的遗传相似度在0.655 2~0.977 9,表明8个居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与其自身繁殖特点有  相似文献   
60.
以细叶百合为试材,通过低温(5℃)解除鳞茎休眠,研究了休眠解除过程中鳞茎细胞的淀粉粒的变化及细叶百合花芽分化的变化过程。通过石蜡切片和实体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低温冷藏期间,顶芽生长锥的高度和宽度逐渐增加,细叶百合花芽分化主要分为4个时期,0~48 d为小花原基分化期,60 d为外轮花被原基分化期,72 d为内轮花被原基分化期,84 d为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鳞片及顶芽细胞内淀粉粒数量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冷藏0~24 d内,鳞茎细胞没有进行有丝分裂,冷藏36 d以后细胞分裂数量逐渐增加,冷藏84 d分裂期细胞数量增加到2.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