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林业   385篇
农学   515篇
基础科学   131篇
  147篇
综合类   3772篇
农作物   228篇
水产渔业   358篇
畜牧兽医   779篇
园艺   593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120-12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3414"最优回归设计,分别研究紫甘薯在不同扦插密度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扦插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与紫甘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台州市紫甘薯的最适扦插密度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紫甘薯在扦插密度为3.97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24.19 t·hm~(-2);在沙土上紫甘薯每公顷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 155.12 kg,P_2O537.57 kg,K_2O 160.79 kg,N∶P_2O_5∶K_2O为1∶0.24∶1.03。  相似文献   
92.
星豹蛛是农业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出66条星豹蛛细胞色素P450基因,进一步筛选分析出5条基因,预测其与外源物质代谢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星豹蛛细胞色素P450功能和代谢机制,选取其中一条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试验通过RT-PCR扩增技术,将星豹蛛总RNA反转录cDNA,后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产物完成单克隆并测序,获取该基因序列信息,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克隆到CYP3001U15基因ORF序列,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42 ku,等电点为5.91,原子总数为5 808,分子式为C_(1877)H_(2896)N_(494)O_(531)S_(10);正电荷残基47个,占氨基酸总数的13.2%,负电荷残基52个,占氨基酸总数的14.6%;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α螺旋占47.62%,β折叠占8.96%,β转角占4.76%,无规则卷曲占38.66%;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其定位在细胞内质网上;蛋白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跨膜结构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其不存在跨膜结构。研究结果可就星豹蛛细胞色素P450基因对杀虫剂等外源物代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
以川紫薯1号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移栽期、移栽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对川紫薯1号的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栽培因素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大小均表现为移栽密度移栽期复合肥施用量。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大于3万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25日至6月6日移栽,移栽密度6.43万~7.4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18.76~764.96 kg/hm~2;商品薯率大于92.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4—23日移栽,移栽密度4.98万~5.9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97.80~772.55 kg/hm~2;干物质率大于27.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0—18日移栽,移栽密度6.06万~7.00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411.51~616.42 kg/hm~2。  相似文献   
94.
试验对黄色、橙色和紫色3种根色的胡萝卜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动态及色素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为不同根色胡萝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黄色和橙色胡萝卜在播种60 d内为叶片生长盛期,播种后90 d为肉质根快速膨大期,紫色胡萝卜在播种45 d后叶片和肉质根增长速率均匀;相同时期紫色胡萝卜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最高,橙色胡萝卜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最小。不同根色胡萝卜种植过程中可根据重点发育时期进行合理水肥管理,橙色胡萝卜可充分利用不饱和散射弱光,适合设施低温弱光时期种植。  相似文献   
95.
2013年10月18日,驻马店市一奶牛场有3头奶牛出现神情不安,食欲、反刍消失,嗳气、流涎情况,经询问畜主,得知于10月17日饲喂大量红薯藤.通过临床症状、直肠检查等初步判定为瘤胃积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3d全部治愈.下面就该病详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6.
<正>红薯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高产稳产等特点,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一般春薯667m~2产量2000~3000kg。1苗床育苗催芽育苗是红薯反季节栽培的重要环节。育苗时间应适当提早,2月中旬把种薯移入保护地苗床育苗,苗床使用双层薄膜。将种薯排列整齐,盖1层细土后平铺1层地膜,拱架再盖1层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温。及时在平铺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温烧坏幼苗。苗床第1个月每7d喷1次水,1个月后每周喷2次水肥加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株  相似文献   
97.
浅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具有高效、广谱、安全、促生的新型仿生性杀菌剂,是世界农药界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农用杀菌剂,极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一、作用机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谱非常广泛,几乎对所有已知的真菌都有防治效果,施用剂量较低。其作用机制都是通过阻塞细胞色素之间的电子传递,阻碍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干扰真菌体内的能量循环,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达到发挥抑菌杀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对pH值与金属离子浓度的敏感度不同,所受影响也不同。主要选取黄皮果皮色素、赤豆皮色素、柑桔皮色素、勾儿茶果、红雪茶色素,来测定pH值对它们的影响。选取,黄皮果皮色素、赤豆皮色素、勾儿茶果色素、红雪茶色素来测定金属离子浓度对他们的影响,从而探讨这些色素对pH值与金属离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
接骨木是在长白山区分布广泛的一种灌木树种,资源丰富,易于繁殖栽培。其果实油脂含量高,果油无毒、无害,可食用,也是药用及工业用原料;果皮中含有花色甙类物质,可做天然食用色素,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施氮时期对糜子光合特性和各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087-1091
以晋黍9号为材料,通过分析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不同器官氮素含量及其相关系数,研究了施氮时期对糜子光合特性和各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氮较一次性施氮特别是花期施氮能明显提高糜子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不同器官氮素含量,花后10 d增加效果最明显,分别增加了3.33%~20.85%,1.35%~18.13%,0.99%~20.8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处理的氮素含量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在糜子叶片中,N3,N4和N5处理在开花期—花后10 d期间氮素含量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7.20%,10.20%和9.91%;花期以后不同处理光合色素含量和不同器官氮素含量大小都表现为N4N5N3N2N1N0。研究表明,基肥、拔节肥、开花肥按2∶4∶4施氮,可以有效地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和氮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