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52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765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小麦顶三叶与粒重关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不同摘叶方式下 ,顶三叶与粒重的关系及不同类型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顶三叶的摘除对粒重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旗叶 >倒二叶 >倒三叶 ,整株摘叶对粒重的影响高于主茎摘叶 ;多蘖型小麦品种主茎摘叶后千粒重降低得少 ,与整株摘叶后千粒重降低率相比差距大 ,而少蘖类型降低得多 ,降低率相比差距小  相似文献   
102.
抽穗扬花期温度对红米花粉育性·结实率及其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米品种的花粉育性、结实率、粒重对温度的敏感性。[方法]用6个井冈红米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温度对花粉育性、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结果]开花前3 ̄8d是水稻花粉育性对温度的敏感时期,当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时,花粉育性明显降低;开花当天高温是引起结实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当开花当天日平均温度高于31℃时,结实率明显下降;开花后1~10d是水稻粒重对温度的敏感时期,当日平均气温达31℃以上时,粒重明显降低。[结论]在6个红米品种中,红米3号结实率较高,平均为71.10%,且结实率对高温的稳定性较好;粒重较大,平均千粒重为21.30g;产量高。该品种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高产小麦穗粒重补偿性增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高产条件下去除小穗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1-3个小穗,小麦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同步提高,穗粒重补偿性增长,平均增加7%-10%;8个供试品种的千粒重皆因去小穗而增加。且存在增长极限。各品种的千粒重和穗粒重最大增长幅度均与粒重成负相关,说明8个小麦品种皆为“源”限制性品种。  相似文献   
104.
籽粒圆、黄的大粒大豆深受大豆经销商的欢迎,每市斤价格可增加3~5分钱,商品性好,所以农民朋友种植大粒大豆的积极性特别高。大豆的百粒重一般在18-20克之间,下面介绍的8个高产的大粒豆品种的百粒重基本都在25克以上,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试种。  相似文献   
105.
测定了不同粒重、不同叶形的大豆品种与CO2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粒大豆中长叶形品种CO2吸收率是19.66μmol/m^2.s,它比小粒大豆圆叶形的品种吸收率(18.29μmol/m^2.s)要高,而大粒大豆中圆叶形品种的CO2利用率(19.17μmol/m^2.s)要比长叶形品种CO2利用率(17.45μmol/m^2.s)高.当气孔传导率在0.14-0.15μmol/m^2.s范围内变化时,CO2吸收率在19-20μmol/m^2.s.范围内.光合效率和气孔传导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36-236
皖麦38—96系是系统选育而成,较好地克服了皖麦38届期落黄性差和早衰现象。2005年进入品比,2006年产量8745kg/hm^2,较皖麦38(CK)增产2.34%,初步观察品质为强筋,中抗白粉病和叶锈病。产量三要素:穗数570万个/hm^2,穗粒数35粒,干粒重45g。  相似文献   
107.
小麦春季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的春季管理要以节水抗旱和防倒为中心,根据不同苗情,采取综合措施,主攻穗粒重,减少小麦病虫危害,力夺小麦高产稳产。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8.
109.
1.选用优质良种鲜食大豆生产历史悠久,但以往使用的品种主要是生产籽粒用普通大豆,生育期长,豆荚窄短,煮食豆粒较硬,口感差,而专用鲜食大豆品种生育期70~80天,豆荚肥大,3粒荚多,一般荚长5~6厘米宽1.2~1.4厘米,籽粒饱满,鲜百粒重70克,肉质细糯,有甜味易煮,口感好,品质优.春季栽培应选用Ags-292,夏播品种应选用台-75.  相似文献   
110.
加强甜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2种不同类型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以明确各品质变化的动态规律。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测定果穗鲜食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百粒鲜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食期籽粒发育过程中加强甜玉米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积累速度高于普通玉米;水分的下降速度加强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慢;蛋白质含量加强甜玉米略低于普通玉米,蛋白质的积累与籽粒鲜重的增加过程基本一致;鲜粒重积累速度加强甜玉米低于普通玉米;授粉13d和授粉28d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蛋白质含量和鲜粒重都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