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烟田土壤酸化原因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查宇璇  冉茂  周鑫斌 《土壤》2022,54(2):211-218
烟田土壤酸化问题已成为我国烟田土壤质量和烟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然而,到目前为止对烟田土壤酸化机理及调控技术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及总结,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烟田土壤酸化改良进程和烟叶可持续生产.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烟田土壤酸化机理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定量分析了不同致酸因子对烟田土壤酸化的贡献,揭示了盐基离子的投入和输出不...  相似文献   
72.
用f/2改良培养液Ⅰ分离出小三毛金藻大连品系。细胞大小为7~15.8微米×63—9.5微米(长×宽),长鞭毛8.4—13.7微米,附鞭2.1—3.7微米。藻体可以在盐度为0.45—32.25‰的培养液中存活,11.78—161‰时生长最好,30毫克当量/升以上的碱度对小三毛金藻有毒害作用。500—1000ppm的硫铵可使培养物细胞在5小时内全部解体。但是在温度为22.7℃,pH值7.94,硫铵浓度为5—25ppm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3.
生态护坡材料的工程选择与净化水质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护坡是基于城市河道生态功能提出的护坡形式,不同护坡材料与河流水体、岸坡土壤存在相互影响,通过浸水试验分析了铺砌的混凝土护坡材料碱度释放对植物种植的影响,为材料的工程选择提出了检测指标和处理方法。以CODC r、TN、TP为检测和分析指标,研究护坡材料的净水性能,定性得出了生态护坡材料的净化水体性能比传统材料更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碳酸盐碱度和pH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对水环境中碳酸盐碱度和pH的适应能力,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8.5、盐度0.18g/L时,碳酸盐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的24h、48h、72h和96hL(‰值分别为14.36、11.83、10.35和7.68mol/L,安全值(SC)为2.41mol/L。在相同盐度下,碳酸盐碱度为1.41mol/L时,中国林蛙蝌蚪的pH为24、48、72和96h LC50值,碱性范围分别为10.33、10.18、10.08和10.02,酸性范围分别为3.92、4.07、4.11和4.16。建议野外蝌蚪养殖水体的pH应控制在6.0~8.0,碳酸盐碱度保持在1.5~3.5mol/L。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东北松嫩平原碳酸盐型盐碱水域移植南美白对虾的可行性,以天然盐碱泡水为实验用水,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淡化幼虾对碱度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水温(23.4±1.3)℃、pH 8.03~8.37、盐度3.63~4.60的条件下,碱度对淡化幼虾毒性作用的24,48和96 h LC50分别为12.92,11.16和10.67mmol/L,SC为2.50mmol/L.认为南美白对虾淡化幼虾对碱度的适应能力不如鲢、鳙、草鱼等淡水鱼类,可以养殖鲢、鳙的盐碱水域不一定也适宜幼虾生存,而且碱度并不是唯一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6.
进行了美国杂交条纹鲈的苗种培育试验,科学调节池塘水体理化因子,初步探讨了美国杂交条纹鲈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认为美国杂交条纹鲈适温范围广,苗种培育过程中溶解氧应在4mg/L以上,碱度、硬度保持3me/L左右,pH8.0以上,COD应在10mg/L以下,对氮、磷营养元素和苗种培育饵料生物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7.
碱度、pH对中国林蛙蝌蚪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温16~18℃的野外条件下,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环境中碱度、pH对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蝌蚪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pH为7 0~8 5、盐度为0 18g/L时,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的24,48,72,96h的半致死值(LC50)分别为14 36,11 8,10 35,7 68mmol/L,安全值(SC)为2 41mmol/L。在相同盐度下,碱度为1 41mmol/L时,pH对中国林蛙蝌蚪的24、48、72和96hLC50值分别为10 33(3 92),10 18(4 07),10 08(4 11),10 02(4 16)。蝌蚪长期生长与生存的pH为6 0~9 0,碱度上限为3 0mmol/L。  相似文献   
78.
分析了pH值、碱度、硬度和CO2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促进光合作用、对氨及重金属毒性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各指标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碱度和硬度作为重点池塘水质调控指标的概念,以农业石灰作为碱度和硬度的调节剂,以农业石膏作为硬度的单独调节剂,维持池塘水质稳定,提高凡纳滨对虾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79.
采用静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碳酸盐碱度(3.5,5,6.5,8 mmol/L)胁迫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存、生长、繁殖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的96 h LC_(50)值为8.73 mmol/L(p H约为9.15);脊尾白虾的死亡率、特定生长率、抱卵率、孵化率、性腺发育及变态幼体成活率随碱度的上升而降低,3.5 mmol/L的低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生长繁殖影响不显著(P≥0.05),高于该碱度则会显著降低其生长及繁殖能力(P0.05);随着碳酸盐碱度胁迫时间的增加,各碱度胁迫组脊尾白虾鳃和肝胰腺中的免疫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脊尾白虾具有较高的碳酸盐碱度耐受性,碳酸盐碱度为3.5 mmol/L时对生长和繁殖影响不显著,高于5 mmol/L时影响显著;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脊尾白虾可以通过调节免疫酶的活性更好地适应高碱环境。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碳酸盐碱度对罗非鱼的毒性及其相应耐受机制,为耐盐碱罗非鱼育种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尼罗罗非鱼从淡水直接转入4个碳酸盐碱度处理(4.0、6.0、8.0和10.0 g/L NaHCO3)中进行急性胁迫试验,利用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及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胁迫0.5、1.0、4.0、6.0、9.0、12.0、18.0、24.0、36.0和48.0 h的罗非鱼血清pH、游离氨浓度及肾组织中碳酸酐酶(CA)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各碳酸盐碱度处理组中,胁迫1.0 h后罗非鱼的血清pH、游离氨浓度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4.0和6.0 g/L碳酸盐碱度胁迫48.0 h后未出现死鱼现象,其血清pH、游离氨浓度及CA基因、GS基因的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经8.0 g/L碳酸盐碱度胁迫9.0 h后陆续出现死鱼现象,血清pH高达8.11、游离氨浓度为486.28μmol/L,至胁迫12.0 h后罗非鱼全部死亡;经10.0 g/L碳酸盐碱度胁迫出现死鱼的时间明显早于8.0 g/L碳酸盐碱度胁迫,胁迫1.0 h后其血清pH达8.14、游离氨浓度为365.89μmol/L,胁迫4.0 h后罗非鱼全部死亡。【结论】尼罗罗非鱼能耐受的血清pH上限在8.10附近,耐受的游离氨浓度为525.66μmol/L。在低碳酸盐碱度(小于6.0 g/L)胁迫下,尼罗罗非鱼可通过生理调控血清pH和游离氨浓度而适应胁迫逆境,且CA和GS参与了相应离子的转运及氨氮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