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林业   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篇
  75篇
综合类   70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43篇
畜牧兽医   48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甲鱼暴发性传染病的病原分离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5例表现为“红底板”、“红脖子”、“烂甲”的患病甲鱼肝脏分离到9株无荚膜、无芽胞、革兰氏阴性、β溶血的短杆菌,经理化特性鉴定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嗜温有动力菌群,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7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2株。从A.sobria和A.caviae各选一代表菌株(JA-1和JA-2)分别感染健康鲫鱼均引起发病和死亡,其LD50分别为4.3×105、5.5×107,并回收到该2种菌。在该2种菌培养上清中存在1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以JA-1和JA-2为菌种制成混合菌苗,在应用由黄芪、有机锗制成的免疫增效剂后,再用混合菌苗免疫家兔,制得的多价高免血清(效价达1∶512)与庆大霉素、恩诺沙星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结果,高免血清治疗自然病甲鱼109只,全部治愈;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分别治疗自然病甲鱼72只和84只,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8%和84%。  相似文献   
32.
鳄鱼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环丙沙星对水产动物气单胞菌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丙沙星为第三代步诺酮类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菌剂。该药对临床分离的几株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0098μg/ml。人工感染治疗试验表明,该药以1mg/(kg.d)剂量灌服,连用5天,能有效控制鲫鱼败血症的暴发。  相似文献   
34.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的研究概况李焕荣,陆承平(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北京102206)(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嗜水气单胞菌等气单胞菌是鱼类[33]、冷血动物及包括人在内的温血动物的重要病原菌[5,12,13].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  相似文献   
35.
36.
余干县水科所,利用三角帆蚌养殖珍珠,已有十多年历史。1983年因感染疾病使蚌成批死亡,二个月内死亡达60%以上,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严重影响育珠生产的发展。在水科所的要求下,余干县防疫站检验科与水科所共同配合,对病蚌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7.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由于可以导致人的腹泻而引起医学工作者的注意,后被发现其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这一  相似文献   
38.
《科学养鱼》2007,(8):82-82
一、红脖子病 1.病原体、症状及病因该病也称腮腺炎病、大脖子病等,对病甲鱼病变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一般认为,病原体为嗜水气单细胞蒲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该菌种广泛分布于各水体之中,甲鱼一旦感染此病,常食欲剧减甚至拒食,漂浮于水面、池边或爬上晒背台和钻入沙台沙土之中,其反应迟钝,即使人靠近也不躲避。  相似文献   
39.
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表达产物ISCOMs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PCB的培养上清液经硫酸铵梯度沉淀粗提毒素蛋白质,并在pH 2.5的柠檬酸缓冲液里酸化处理以暴露其疏水区,经Mega-10裂解后与Quil A结合制备ISCOMs,电镜下可观察到30~40 nm的多面体的笼格状颗粒结构.经鳗鱼的免疫保护试验证实,ISCOMs组(每尾40~80 μg)保护率高达100%,同剂量的溶血素+弗氏佐剂组可达62.5%,未加佐剂的溶血素只有50%.  相似文献   
40.
某养殖户所饲四眼斑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突发群体死亡,为查明具体死亡原因,提供有效的后续防控措施建议,本试验对病死的四眼斑龟进行大体剖检,取相应脏器制成病理切片进行观察,于多脏器中获取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PCR扩增、全基因组测序、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感染试验,确定致病病原体。结果显示:引起四眼斑龟发病的病原体为1株耐氨苄青霉素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其对氨苄青霉素和喹乙醇具有耐药性;分离菌的基因组中含有2种与β-内酰胺酶相关的耐药基因和多种毒力基因;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中,接种该株嗜水气单胞菌的小鼠出现了被毛粗乱、食欲减退,部分小鼠死亡;经计算得该分离菌的半数致死量为2.00×10~7 CFU,主要侵袭小鼠的肝脏、肾脏和肺脏。据此判断,该起四眼斑龟发病事件由分离所得的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