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8篇
  38篇
综合类   862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59篇
植物保护   1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寄主受绿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绿盲蝽偏好程度不同的5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绿盲蝽危害后各寄主体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各寄主植物体内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在1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绿盲蝽偏好程度较高的苜蓿与绿豆,糖含量较未受害对照分别高62.10%和3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受害后除Bt棉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寄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以大豆增加最显著(53.47%)。受害后寄主植物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有增有减,但活性变化与偏好程度呈正相关性,5种寄主植物体内POD活性均增加,其中苜蓿增加最多(133.00%),仅大豆体内SOD活性下降(3.17%),苜蓿、大豆、甜叶菊体内CAT活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992.
绿盲蝽蟓属半翅目、盲蝽科,为杂食性害虫。除危害梨、苹果外,还危害桃、葡萄等多种果树,近几年来危害面积和程度逐渐递增。该虫以若虫、成虫的刺吸式口器吸食果树的幼嫩芽叶、花蕾和幼果的汁液,引起叶片残缺破烂,花蕾脱落,果实形成畸形果,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品质量,应引起重视,加  相似文献   
993.
新《种子法》引入了“实质性派生品种”这一概念,但法律条文对其内涵的表达仍需进一步澄清,加之植物新品种领域立法理论探索的不足,立法者并未对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做出具体的规则设计。纵览国际公约和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立法,可在构成要件上澄清实质性派生品种的内涵。而就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构建而言,在认定机制上,需明确原始品种、明显区别、基本特性等关键概念的内涵;在利益分享机制上,应给予上游育种者合理的经济补偿并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依据制约原始品种权人的滥诉;在纠纷解决机制上,要注重不同类型纠纷的分流处理并发挥基层组织的调解功能。  相似文献   
994.
一、形态特征 棉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在我区主要以苜蓿盲蝽、牧草盲蝽危害棉花为主。苜蓿盲蝽为黄绿色,牧草盲蝽为棕褐色,成虫体长5.5-7.5毫米。盲蝽象前翅革质部绿色,膜质部暗灰色,飞翔力强,行动活泼。卵长口袋型,长约1毫米,宽0.26毫米,黄绿色。若虫梨型,初孵化时绿色,分5龄,5龄若虫鲜绿色。  相似文献   
995.
在田间笼罩内观察了中黑苜蓿盲蝽卵在2个Bt棉品种99B、鲁93 2和1个常规棉品种春矮早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成虫在99B棉株上的日节律。结果表明:棉花苗期和盛花期,成虫对产卵部位的选择与棉花品种无关,均趋向于棉株中上部较嫩的叶柄处产卵;在99B上,成虫主要集中在棉株的中上部活动,早晨和傍晚各有1次起飞高峰,但白天的活动性不强。因此,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成虫的田间抽样调查或喷施农药,田间卵量调查则应集中在棉株中上部的叶柄处。  相似文献   
996.
根据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水文、地理和非点源污染等特点,通过分析引起流域吸附念污染负荷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输沙模数的动态计算方法.鉴丁与吸附态污染负荷有关的流域降雨、土壤、地形、植被、水土保持、泥沙输移比等因素具有空间不确定性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盲数理论的非点源吸附态磷污染负荷动态分布模型.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借助GIS技术,模拟和定量计算了小江流域1997-2007年各年的土壤侵蚀模数和吸附态磷负荷量.模拟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因子和地表径流量是流域内吸附态磷负荷年际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吸附态非点源磷负荷的空间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输出磷负荷的大小依次为:旱田及混合地、草地、水田、林地和城镇用地.通过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合理,运用盲数理论来研究流域非点源吸附态负荷可行.  相似文献   
997.
夏志刚 《中国棉花》2009,36(11):37-37
近几年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应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种植模式的多样化,棉铃虫、红铃虫的危害下降。由于抗虫棉对棉盲蝽不具有抗性,棉盲蝽已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严重危害,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998.
棉盲蝽测报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棉盲蝽发生为害规律和近年来测报调查工作经验,对棉盲蝽田问调查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田问调查以若虫和成虫为主,采用拍打法、目测法和灯光诱测相结合.制定了棉田内外种群数量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方法.并结合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预测预报原则.  相似文献   
999.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为害棉花盲蝽象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对棉花不同器官造成为害的症状表现,总结了综合防治盲蝽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天津冬枣绿盲蝽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是冬枣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在天津冬枣产区发生严重,极大地威胁了冬枣生产。本文详细阐述了天津冬枣产区绿盲蝽的为害特点、生活史、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以期帮助减缓其危害,为枣业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