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讨蛋鸡攻击行为与五羟色胺、皮质酮的相关性,选用1日龄京白939雏鸡96只,随机分为6个重复,每重复16只,采用瞬时观察法和连续观察法筛选不同周龄攻击行为有差异的蛋鸡,结合ELISA和qRT-PCR方法测定蛋鸡血清激素水平和5-HT1A受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蛋鸡的攻击行为随周龄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整体看,血清五羟色胺(5-HT)含量随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皮质酮(CORT)呈现上升趋势(P<0.05),而下丘脑5-HT1A受体mRNA表达量随周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蛋鸡攻击行为与血清五羟色胺(5-HT)呈极显著负相关(R=-0.741,P<0.01),与皮质酮(CORT)呈显著正相关(R=0.751,P<0.01)。综上所述,血清激素水平与蛋鸡攻击行为有一定联系,5-HT1A受体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蛋鸡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通过2个饲养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皮质酮对肉仔鸡小肠形态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试验1中,120只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2中,108只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由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30 mg皮质酮组成.21日龄时,测定肉仔鸡生产性能、小肠形态特征、血浆木糖水平、小肠食糜消化酶活性、养分消化率及小肠黏膜上皮细胞5-溴-2-脱氧鸟苷酸(BrdUrd)标记指数.结果表明,皮质酮诱导的应激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效率;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了血浆中木糖水平及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的BrdUrd标记指数(P<0.05).同时,皮质酮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小肠食糜中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但显著降低了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由此可知,采食含有皮质酮的日粮,使肉仔鸡小肠绒毛高度降低,小肠吸收功能下降,但由于消化酶活性提高,因此消化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43.
人参在我国的应用源远流长,从80年代开始兴起了一股人参研究热,使人参的许多作用及其机制得以揭示。其中人参在抗应激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主要从皮质酮、中枢神经递质、免疫、脂质过氧化等方面,对人参皂甙抗应激作用的进展作了综述,对进一步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高温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浆皮质酮、甲状腺素、孕酮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30℃高温持续2d,鸡产蛋率、蛋重均未见变化,但耗料量和料蛋比下降显著(P<0.05);再次升温至35℃持续6d,产蛋率、蛋重、耗料量及料蛋比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温度的升高,血浆皮质酮和T3水平先下降后恢复或回升;血浆T4和孕酮水平先上升后恢复或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利用14L:10D(光照开始于5:00)的光照模式,分别在6:00、10:00、14:00、18:00、22:00和2:00采血,对休产期雌性北京鸭外周血浆皮质酮、醛固酮、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的24小时波动进行了测定。证明了在休产期没有产蛋影响的条件下成年母鸭血浆类固醇激素昼夜节律的存在。6次测定中雌二醇含量最高值在黑暗开始后3小时;7小时出现皮质酮和孕酮含量的最高位;11小时出现醛固酮含量最高值。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旨在研究VE水平和免疫应激对雏鸡血浆中皮质酮浓度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3个日粮处理组,3个免疫应激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共计540只鸡。3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VE=0 IU/kg)、添加40 IU/kg VE组和添加100 IU/kg VE组。常规免疫3种处理方式分别为5日龄首免、8日龄首免和11日龄首免,疫苗种类和后续时间间隔均相同。试验中期,每只鸡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0.05 mg。结果表明,VE水平显著影响血浆皮质酮的浓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不同冷应激复温后对ICR小鼠的自发运动、探索行为、焦虑情绪和血液激素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与28℃常温对照组相比,检测ICR小鼠4、10、16、22℃冷应激复温组于复温2、4、6、8、10、12 h后在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的运动变化,并通过ELISA检测各组在复温2及4 h后的血液激素指标变化。【结果】旷场试验结果显示,与28℃常温对照组相比,22℃冷刺激复温10 h时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和运动时间显著减少(P<0.05);16℃冷刺激复温4和8 h时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5);10℃冷刺激复温4和10 h时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5),复温2 h中央区域运动距离显著增加(P<0.05);4℃冷刺激复温6 h时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极显著减少(P<0.01),复温2 h中央区域运动距离极显著增加(P<0.01)。高架十字迷宫试验结果显示,与28℃常温对照组相比,22和4℃冷刺激复温4 h、16℃冷刺激复温10 h闭臂停留时间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10℃冷刺激复温组闭臂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慢性应激对产蛋鸡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48只158日龄如皋黄鸡,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含15%酒精),试验组注射4 mg/kg的皮质酮,连续注射7 d建立慢性应激模型。试验结束后对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以及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皮质酮处理显著促进了产蛋鸡肝脏重以及肝脏和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P<0.01),显著促进了产蛋鸡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基因SREBP2和HMG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胆固醇降解基因CYP7A1的蛋白表达、CYP27A1和转运基因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皮质酮处理后亦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皮质酮通过上调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基因SREBP2和HMGCR以及转运基因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造成产蛋鸡肝脏中胆固醇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