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7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林业   742篇
农学   568篇
基础科学   70篇
  215篇
综合类   3489篇
农作物   391篇
水产渔业   215篇
畜牧兽医   1037篇
园艺   1147篇
植物保护   66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21.
阳光 《油气储运》2011,(35):49-50
十月中旬,本刊记者来到烟台、威海苹果产区采访,走访了解今年苹果生产和入库保鲜情况。蓬莱、栖霞等地的贮藏企业,从冷库内取出富士苹果让我们品尝,果实酸甜适口,脆而多汁,外观光亮,非常新鲜。大家纷纷称赞他们今年收购的苹果质量好。后来企业告诉我们,这些苹果是去年贮藏的。企业介  相似文献   
122.
为了探究钙离子转运ATP酶B2(ATP2B2)基因多态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序列比对软件鉴定ATP2B2基因SNP位点,SPSS 22.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SNP位点不同基因型蛋壳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3个SNP位点位于第4外显子的非编码区(UTR)、第15外显子的蛋白质编码区(CDS)和第25外显子的蛋白质编码区(CDS),分别为g.4030584 A>G、g.4144313C>T和g.4193196G>A,共存在6种单倍型和10种双倍型。卡方(χ2)检验结果表明:3个SNP位点所产生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性分析研究的结果显示:g.4030584 A>G、g.4144313C>T突变位点显著影响个体蛋壳强度;3个SNP位点联合产生的双倍型H2H4个体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H1H1、H1H2;H1H1个体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H2H3、H2H5、H2H6。综上结果表明,g.4030584 A>G、g.4144313C>T突变可能是影响蛋壳强度的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23.
<正>黄石市军垦农场受玉麟西瓜大棚全程覆盖高产高效栽培的启发,于2010年初开始进行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大棚全程覆盖爬地栽培试验,当年就取得了亩产12000千克的好收成,亩产量是一般露地爬地栽培的两倍;后来每年都扩大了大棚全程覆盖爬地栽培的规模,亩产一般在12000~14000千克,高产的达15000千克,并成为黄石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下面将长江流域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大棚全程覆盖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4.
雅绿8号是由优良强雌性自交系雅岗/三叶早丝瓜//F224与优质抗病自交系雅一F301配制而成的优质有棱丝瓜一代杂种,第1雌花着生节位春季为第6.7节、秋季为第12.3节,第1坐果节位春季为第9.1节、秋季为第14.1节。瓜呈长棍棒形,瓜色深绿,瓜外皮无花斑,棱沟深,棱色墨绿,瓜长47.9~51.8 cm,横径4.80~5.02 cm。单瓜质量379.4~458.0 g,单株产量1.24~1.58 kg,一般产量1 800~2 200 kg·(667 m2)-1。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25.
肖旭峰  张祎  吴智明  杨寅桂 《园艺学报》2017,44(6):1181-1188
以‘油青49’和‘油青甜菜薹80’菜薹茎尖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基因Brcu PRMT5的全长cDNA和gDNA序列。BrcuPRMT5 cDNA序列全长为2 117 bp,其中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929 bp,编码64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71.55 kD,理论等电点(p I)为5.87;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rcu PRMT5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高等植物PRMT5基因1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与大白菜、油菜及甘蓝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软件分析得知,Brcu PRMT5蛋白无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线粒体中;对应的gDNA全长为4 151 bp,含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最长的外显子长度为140 bp,内含子的长度范围为50~150 bp。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的表达,BrcuPRMT5在菜薹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叶次之,根中最低;BrcuPRMT5从苗期至完全抽薹开花期的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BrcuPRMT5在菜薹花发育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6.
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rdicae)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市场上缺乏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或生防菌剂。为了更好地防治苦瓜枯萎病,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G5 与恶霉灵复配施用的最优组合,并在苦瓜枯萎病发病样地对盆栽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进行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菌药组合B+0.75Hym(1×109 cfu · mL-1 G5 菌悬液+187.5 mg · L-1 恶霉灵)处理对盆栽苦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为81.6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组合对苦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后,菌药组合B+0.75Hym的苦瓜叶片中PAL、PPO、POD 防御酶活性较高。田间防效验证试验中苦瓜苗移栽30、60 d 后菌药组合B+0.75Hym 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高,分别达到了52.59%、32.13%,且苦瓜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盆栽试验筛选出的菌药最优组合B+0.75Hym 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提高苦瓜产量,有一定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7.
<正>僵蚕病又名硬化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病蚕尸体干涸硬化,体表皮长出菌丝和分生孢子。因病蚕尸体外面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灰僵病和褐僵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如不及时防治,传染很快,死亡率较高。对僵蚕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8.
张秀琼  吴文莉 《蔬菜》2011,(8):54-55
通过对番茄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测试"绿亨"病毒药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及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以降低农药使用量,为绿色无公害番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以6年生‘绿岭’核桃树为试材,调查了‘绿岭’核桃短期更新处理(枝条更新周期为2~3年)和常规更新处理(枝条更新周期为3~4年)的坚果品质及产量,研究了早实核桃枝条更新对坚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早实核桃更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短期更新处理的坚果三径、单果质量、出仁率均大于常规更新处理,其中出仁率差值可达2.45个百分点,存在极显著差异。短期更新处理的好果与轻病果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64%和19.73%,均显著高于常规更新处理,2种处理间核仁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短期更新处理的单株产量为2.54 kg,比常规更新处理高出28%,且好果产量占比为69.18%,比常规更新处理高出14.48%。说明短期更新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坚果的外观品质及蛋白质含量,在提高单株坚果产量方面效果显著,且可极显著提高好果的产量占比。  相似文献   
130.
赣猕6号是在江西省宜黄县从野生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自然群体中选出的果实易剥皮新品种。果实长圆柱形,平均单果重72.5 g,最大单果重96.0 g;果实绿褐色,果面密被白色短茸毛,果顶微钝突,果肩方形,果柄中等长;种子紫褐色,平均单果种子403粒;易剥皮,果肉墨绿色,果心淡黄色,髓射线明显,肉质细嫩清香,风味酸甜适度,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0%,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6.30%和0.87%,后熟期果实维生素C含量7 230.00 mg/kg,果实常温下可贮藏60天;在江西省奉新县,果实10月下旬成熟,适于在低纬度及温暖多湿地区栽培。2014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