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24篇
  免费   1787篇
  国内免费   4138篇
林业   3549篇
农学   2136篇
基础科学   4477篇
  6352篇
综合类   22439篇
农作物   1509篇
水产渔业   1102篇
畜牧兽医   7980篇
园艺   2357篇
植物保护   1548篇
  2024年   597篇
  2023年   1727篇
  2022年   1756篇
  2021年   1866篇
  2020年   1703篇
  2019年   1928篇
  2018年   1159篇
  2017年   1626篇
  2016年   1928篇
  2015年   1965篇
  2014年   2483篇
  2013年   2652篇
  2012年   3277篇
  2011年   3133篇
  2010年   2857篇
  2009年   2880篇
  2008年   3043篇
  2007年   2538篇
  2006年   2303篇
  2005年   1833篇
  2004年   1726篇
  2003年   1614篇
  2002年   825篇
  2001年   801篇
  2000年   706篇
  1999年   550篇
  1998年   567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488篇
  1995年   504篇
  1994年   388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98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81.
基于外部性视角,探究集聚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推动区域高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20年百度指数、人口迁徙、列车通行、经济联系等数据构建城市综合网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集聚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网络联系呈明显的“小世界”特征,主要联系分布在“胡焕庸线”东侧;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特征,自东向西呈“热点-过渡-冷点”阶梯状结构。2)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均能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其中集聚外部性(专业化)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网络外部性存在“集聚阴影”效应。3)集聚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集聚外部性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明显,网络外部性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2.
探讨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文中利用200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通过SBM-GML指数法测度了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整体上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技术效率渠道,秸秆还田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时,不同地理区位表现出异质性,在华北和东南地区,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在西南地区则具有负向影响,在东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门槛效应,当秸秆还田推广程度低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高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3.
任澎  邓蒙蒙  王迪铭 《饲料研究》2023,(18):102-107
试验旨在探究1种奶牛新型饲料水培大麦苗在不同水培天数下的营养价值及合适的收获时间。采用集装箱进行大麦苗水培种植,并在水培后的第5、6、7、8、9 d取样进行株高、草重和营养成分的测定。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体系(CNCPS)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分进行解析,采用NRC模型估测真可消化养分和能值。结果显示:随着水培天数的延长,大麦苗株高和草重显著增加(P<0.05);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非蛋白氮、钙、镁、钾、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蛋白组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碳水化合物(CHO)、糖类(CA)、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含量显著下降(P<0.05),可利用纤维(CB2)含量显著增加(P<0.05)。NRC预测模型显示,随着水培天数的延长,真可消化蛋白(tdCP)、真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tdNDF)和真可消化脂肪酸(tdFA)含...  相似文献   
984.
邱桂杰  郭中浩 《中国饲料》2023,(18):140-143
在饲料产业集约化和差异化发展背景下,融资效率是企业取得发展优势的重要支持。同时,传统的DEA模型将决策单元视为“黑箱”,在运行机制分析上有一定局限性。为探求2021年中国饲料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文章采用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选取14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融资效率及各子阶段效率进行评价,并从行业、板块及各企业层次方面进行分析,为相关内部经营者和外部投资者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行业整体来看,饲料上市企业的融资活动及两个子阶段均处于低效状态,且资金配置效率为短板;从产品板块来看,从事畜禽饲料生产的企业融资效率整体优于从事水产饲料生产的企业;从具体企业来看,各家企业在两个阶段效率上相对同业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985.
本实验旨在比较余干乌骨鸡、丝羽乌骨鸡和竹丝鸡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为进一步加快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乌骨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利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Gompeflz 3种曲线模型拟合比较研究3种乌骨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确定其生长拐点与拐点体重,同时测定分析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竹丝鸡公、母鸡1~12周龄体重和绝对生长速度显著高于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余干乌骨鸡、丝羽乌骨鸡公鸡的拐点周龄迟于竹丝鸡。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苷酸含量较高,竹丝鸡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等含量较高,但含有较少的醇类和醛类挥发性有机物。竹丝鸡胸肌的L*、a*、b*值、剪切力显著低于2个地方乌骨鸡种。由此可知,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鸡肉中含有更多的肌苷酸和鲜味、香味物质。竹丝鸡产肉性能相对较好,乌色度较高,鸡肉较嫩。在今后育种中,建议适当提高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早期生长速度,以选育出生长速度更快的乌骨鸡新品系。  相似文献   
986.
美国有关可溶性磷的流失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中磷的流失是一个地区发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靠传统水保措施不能有效地控制磷的污染。美国学者M T Walter依据现实可靠的信息 ,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对有机肥施用措施进行了评价 ,并预测可溶性磷在常年地表径流中的流失情况。研究表明 :在短期内 ,由于土壤中磷的蓄积和畜牧生产 ,可溶性磷流失到径流中的概率是 5 0 % ;而遵循水质敏感区理论的施肥措施能使可溶性磷的流失下降到 2 5 %。施肥时间和不同的施肥措施对可溶性磷的流失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87.
机构运动副间隙对系统动力学响应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将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引入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分析。基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考虑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的六自由度摆振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讨论了车速对前轮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车速范围内前轮会发生自激摆振,这与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88.
将等效的思想与有限元的方法结合起来,用等效元素法建立了RRR Ⅱ级杆组的动力学等效模型,给出了其动力学微分方程,将建模的关键归结为二阶张量Tia和三阶张量Tibc的建立以及等效质量阵的组装。对给定的RRR—RRR六杆机构进行了建模和求解,给出了其动力响应曲线。实例表明,此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无论从微分方程的列写,还是由计算机进行的解算,都显示出强大优势,解题效率高。  相似文献   
989.
园林喷灌系统支管管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园林喷灌系统多采用多孔口出流变径支管的特点,以支管的分段管径和分段长度为决策变量,以支管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长度约束、压力约束和非负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园林喷灌系统支管管径优化的数学模型,阐述了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的步骤.将优化模型和优化方法应用到工程实例中,达到了在满足灌溉均匀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0.
梳脱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输送装置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梳脱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输送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应用Fuzzytoo1box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当作物属性变化等因素而引起该装置的工作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模糊控制器能够对机组前进速度傲出相应的调整,使被控量迅速恢复到设定值附近,且能保持稳定,有利于发挥机器的最大的工作潜能,提高机器的可靠性,降低机器故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