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76篇
  免费   4544篇
  国内免费   8604篇
林业   5316篇
农学   19795篇
基础科学   4647篇
  8001篇
综合类   96156篇
农作物   20170篇
水产渔业   4605篇
畜牧兽医   22707篇
园艺   20209篇
植物保护   2718篇
  2024年   1387篇
  2023年   4790篇
  2022年   5315篇
  2021年   5470篇
  2020年   5387篇
  2019年   5589篇
  2018年   3262篇
  2017年   4931篇
  2016年   5758篇
  2015年   5936篇
  2014年   9321篇
  2013年   9186篇
  2012年   12000篇
  2011年   11453篇
  2010年   10436篇
  2009年   10844篇
  2008年   10934篇
  2007年   9548篇
  2006年   9311篇
  2005年   9682篇
  2004年   8544篇
  2003年   7251篇
  2002年   4864篇
  2001年   5315篇
  2000年   4538篇
  1999年   2882篇
  1998年   2489篇
  1997年   2168篇
  1996年   1930篇
  1995年   2070篇
  1994年   1918篇
  1993年   1723篇
  1992年   1592篇
  1991年   1521篇
  1990年   1204篇
  1989年   1313篇
  1988年   404篇
  1987年   351篇
  1986年   210篇
  1985年   222篇
  1984年   186篇
  1983年   176篇
  1982年   132篇
  1981年   103篇
  1980年   89篇
  1979年   76篇
  1975年   46篇
  1974年   57篇
  1965年   69篇
  1957年   1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针对甘薯秧蔓机械化回收过程中离散元仿真研究缺乏准确参数值的问题,采用直接测量和虚拟标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碎甘薯茎秆和叶片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研究。采用物理试验法获得碎甘薯秧的本征参数、碰撞恢复系数等参数值及碎甘薯秧颗粒的静摩擦系数参数范围,并为离散元法仿真设计了不同的参数组合。通过堆积角优化仿真试验确定甘薯叶片本征参数及其他不易直接测量的离散元仿真参数。Plackett-Burman试验表明,甘薯茎秆—甘薯茎秆和甘薯茎秆—45钢的静摩擦系数、甘薯茎秆—甘薯茎秆和甘薯茎秆—甘薯叶的滚动摩擦系数均显著影响堆积角。运用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优化试验标定了对碎甘薯秧堆积角有显著影响的参数值,以得到的参数进行颗粒堆积仿真试验,测得堆积角平均值为40.51°,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0.972%,说明物理试验加优化仿真试验来标定离散元参数是可行的,标定所得的参数可作为甘薯秧茎叶离散元仿真参数。  相似文献   
12.
“犇”向2021     
2021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辞旧迎新,神州同庆,我们在寒风中告别昨天,在春光中迎接新岁。回望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与中国乃至全世界共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验,在这场考验中我们交出了一份写满勇气与坚韧的答卷。2020年,世界悲欣交集,温暖留在心底。2021年,农历牛年,又一个"历史时刻",又一个"关键时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增加小麦产量、提升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别对种植田块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两个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氮肥施入量共设置四个不同水平;而在基追比共设置四个水平。分析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基部节间形态特征及抗倒指数、茎秆基部节间干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在氮肥施入量为135-225kg/hm2这一范围内,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前期基肥量的提升,小麦株高、重心高度以及基部节间长度均有所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基部节间茎壁厚度以及粗度达到了最大值,在氮肥施入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小麦茎壁厚度以及粗度并未持续增加。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将明显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135kg/hm2-225kg/hm2时,在基追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略微降低。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产量达到了最大值。【结论】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田间小麦群体结构较为合理、茎秆节间具备良好的综合抗倒性,可有效降低小麦茎秆倒伏率,减轻小麦倒伏程度,便于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县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战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供应链角度系统分析新发展格局内需“痛点”、供给侧质量提升“难点”和产业链发展路径“堵点”,并提出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抓手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的饲粮能量水平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5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饲喂3种不同饲粮。前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2.0%,综合净能分别为6.27(Ⅰ组)、6.38(Ⅱ组)和6.48 MJ/kg(Ⅲ组);中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6%,综合净能分别为6.43(Ⅰ组)、6.53(Ⅱ组)和6.63 MJ/kg(Ⅲ组);后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0%,综合净能分别为6.70(Ⅰ组)、6.80(Ⅱ组)和6.90 MJ/kg(Ⅲ组)。试验期137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22 d,栓系饲养。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较Ⅰ组和Ⅲ组提高了7.91%(P0.05)和11.11%(P0.05)。2)Ⅱ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高于Ⅰ组和Ⅲ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Ⅱ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较Ⅰ组和Ⅲ组分别提高2.06%(P0.05)和6.75%(P0.05);Ⅱ组料重比最低,增重收入和养殖效益最高。4)与Ⅰ组相比,Ⅲ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5)饲粮能量水平对各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背膘厚度随饲粮能量水平增加显著提高(P0.05)。6)Ⅲ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系水能力和肉色最低,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综述所述,以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中能量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肉牛综合净能6.38 MJ/kg,粗蛋白质12.0%;中期,肉牛综合净能6.53 MJ/kg,粗蛋白质11.6%;后期,肉牛综合净能6.80 MJ/kg,粗蛋白质11.0%。  相似文献   
16.
烟草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有效防治的生防菌,通过稀释涂布法从烟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69-1,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并用该菌株进行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菌株69-1处理烟株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上中下部烟叶单叶干重、最大叶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且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60.42%,同时对不同处理组的初烤烟叶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菌株69-1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烟叶品质更佳。该菌株菌剂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烟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而且还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可为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警务英语并未设置统一的教学要求,各地院校对于警务英语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总体而言,警务英语在课程设置上占比普遍不是太高,同时在教材设置和师资培养方面更是落后于其他学科。为了进一步增强警务英语教师工作的定位精准度,适应国际化发展形式的具体要求,本文解读了新国际形式下警务英语教师工作的全新定位,同时提出了警务英语教师工作在全新国际形式下的探索路径,以期警务英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优化与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行距配比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及茎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大丰30’为试验材料,在同一密度下(75000株/hm2)设置5种不同行距配比,研究不同行距配比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在灌浆期达到峰值;行距配比为30 cm×90 cm时,棒三叶净光合速率在灌浆期最高。大口期开始,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叶面积指数(LAI)最高。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40 cm×80 cm最高。各行距配比的茎秆硬皮穿刺强度与茎秆弯曲性能随着节位的下降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从大到小为 40 cm×80 cm>50 cm×70 cm>30 cm×90 cm>60 cm×60 cm>20 cm×100 cm。穗长、穗粗、千粒重和穗粒数各处理间均有不同变化,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产量最高,比等行距60 cm×60 cm增产7.96%。由此可见,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有利于大穗型品种‘大丰30’的光合性能和茎秆强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抗倒伏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苹果郁闭园改造,对于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苹果着色,提高果实品质,提升苹果种植效益,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苹果郁闭园改造不能"一刀切",要根据栽植密度、立地条件、品种、砧木类型、树龄、树形、枝组类型、枝条长势等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王颖  周玉迁  单琳 《林业科技》2020,45(3):28-31
以拐芹、大叶芹、棱子芹和绿花山芹为研究对象,探讨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种源不同,产量不同。在种源相同的条件下,棱子芹林下产量高于全光。②施肥量对大叶芹和绿花山芹产量影响显著。大叶芹在施肥量为4000 kg/亩时,产量最高为1.68 kg/m^2;绿花山芹在施肥量为4000 kg/亩时,产量较高为0.96 kg/m^2。③播种时期对大叶芹产量影响显著,秋播产量明显好于春播。④播种量不同,产量不同。拐芹在播种量为30 g/m^2时,产量最高;绿花山芹在播种量为35 g/m^2时,产量最高为0.45 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