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02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昆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叶碟法和食料混药法就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根乙醇提取物(简称SCEE)对菜粉蝶等多种昆虫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SCEE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胃毒作用48h的LD50为12.32μg/头,当SCEE质量浓度分别为5,10,50,2.5mg/mL时,7d后菜粉蝶幼虫,亚洲玉米螟幼虫、斜纹夜蛾幼虫、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65.52%,16.67%和31.03%;  相似文献   
92.
李海朝  于钢  赵鹏 《林业科技》2011,36(3):45-47
用烧碱法替代传统手工方法制取狼毒根纸浆的比较试验结果证明,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常规的化学法成浆尚达不到传统的手工法的除杂、润胀和细纤维化的程度,因此性能也达不到手工成浆的水平,不能简单的替代.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观察草原毒害草棘豆、狼毒对小鼠各组织中NO的影响效果,本试验将小鼠分为3组,分别灌服棘豆水煎液、狼毒水煎液和生理盐水各0.25 mL/只,连续40 d。末次灌胃后断头处死,取出有关组织脏器测定NO指标。结果发现,棘豆可以降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中NO的含量,其中脾脏中的NO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狼毒能降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中NO的含量,其中心脏、脾脏中NO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小鼠试验剂量的口服棘豆、狼毒可降低部分组织中的NO含量。  相似文献   
94.
将瑞香狼毒根粉末依次用乙酸乙酯、乙醇、甲醇进行提取,结合生物示踪对毒鱼活性最强的乙醇部分进一步细分,通过反复的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LH-20),最终得到3种纯化合物,其中一种具有较强的毒鱼活性,通过化学定性鉴定和简单的光谱学鉴定,初步确定此3种化合物均为香豆素类。  相似文献   
95.
狼毒净1号对草原毒杂草--狼毒防除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狼毒净1号对草原毒杂草进行了防除,结果表明狼毒净1号对草原牧草安全,对狼毒防除效果好,最佳用药量为1 500ml·hm-2.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对瑞香狼毒药材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对瑞香狼毒生品、醋制品和姜矾制品的急性毒性进行比较,为瑞香狼毒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按照经典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各组试验连续观察10 d,计算各组动物死亡数,采用Bliss法计算小鼠的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瑞香狼毒生品LD50=547.56 mg/kg,其95%的可信限为476.86~625.58 mg/kg;醋制品LD50=689.23 mg/kg,其95%的可信限为546.96~817.22 mg/kg;姜矾制品LD50=976.89 mg/kg,其95%的可信限为826.95~1 134.50 mg/kg。[结论]瑞香狼毒生品经炮制后毒性有所降低,毒性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姜矾制品醋制品生品。  相似文献   
97.
野牛沟乡棘豆 狼毒灭除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1年6月14日至7月30日在祁连县野牛沟乡边麻四社的冬春草场黄草梁地区,用30%草甘磷(Glyphosata)灭除急弯棘豆(Oxytropis deflexa)、甘肃棘豆(O·kansuen-sis)、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共10万亩。平均灭效,棘豆达97.15%,狼毒达99%。  相似文献   
98.
狼毒有毒成分的提取与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乙醇从狼毒中提得Ⅰ、Ⅱ两种组分,经糖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检查,证明Ⅰ组分中主要成分为糖类,Ⅱ组分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将组分Ⅰ、Ⅱ分别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Ⅰ组分连续饲喂3周后没有出现中毒症状,Ⅱ组分按800mg/kg^B.W给家兔灌胃后,表现为精神沉郁,试验第6-8天出现腹泻,3只家兔在试验第7-8天出现呼吸困难,于试验第9-10天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松软,扩张、肺广泛性轻度气肿和淤血,表面有米粒样大小的白色病灶,肝脏轻度肿大、质软,呈暗紫色,肾色暗,胃内容物坚实,胃黏膜严重脱落。  相似文献   
99.
新型除草剂防除狼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研制的新型除草剂——43.2%‘灭狼毒’超低容量制剂在狼毒盛花期采用1.051/hm^2的施药量叶面喷雾,可使受药狼毒的死亡率达到95%以上,死亡狼毒植株次年返青率不足1%.而且能有效抑制草地狼毒群落,促进禾本科牧草生长,对草地可食牧草和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0.
草地有毒植物狼毒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邢福  宋日 《草业科学》2002,19(1):16-19
狼毒为瑞香科根颈型多年生有毒植物。依据株丛枝条数量多少将狼毒株丛划分为3个级别即I级株丛、Ⅱ级株丛和Ⅲ级株丛。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取样,运用扩散系数作为聚集强度的测度指标,并进行泊阿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运用Greig-Smith的成对样方方差法绘制格局分析图,研究了糙隐子草草原3个放牧演替阶段的狼毒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规模。结果表明:在重牧、过牧、极牧阶段狼毒种群I级株丛均为聚集分布,Ⅱ级、Ⅲ级株丛均为随机分布;重牧、过牧阶段狼毒种群总体呈聚集分布,而在极牧阶段则为随机分布。放牧扰动对狼毒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规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