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80篇
  免费   1028篇
  国内免费   1599篇
林业   3378篇
农学   2053篇
基础科学   3657篇
  2527篇
综合类   18869篇
农作物   1163篇
水产渔业   1243篇
畜牧兽医   9069篇
园艺   1692篇
植物保护   856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846篇
  2022年   901篇
  2021年   970篇
  2020年   1075篇
  2019年   1214篇
  2018年   595篇
  2017年   1063篇
  2016年   1274篇
  2015年   1376篇
  2014年   1972篇
  2013年   1893篇
  2012年   2436篇
  2011年   2461篇
  2010年   2320篇
  2009年   2543篇
  2008年   2434篇
  2007年   2049篇
  2006年   1907篇
  2005年   1885篇
  2004年   1903篇
  2003年   1857篇
  2002年   1347篇
  2001年   1278篇
  2000年   882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553篇
  1996年   500篇
  1995年   481篇
  1994年   436篇
  1993年   324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464篇
  1990年   424篇
  1989年   473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3篇
  1957年   13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国庆 《河北农机》2021,(2):126-127
网络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个人信息的泄露。完善网络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建立完善的民法体系,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体现了法的价值、体现了对公共秩序的考量。明确网络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必然成为今后个人信息立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究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柳枝稷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过程中最佳的施氮量及其对柳枝稷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旱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以Cave-in-Rock品种柳枝稷为供试材料,设无氮添加(0 kg·hm-2,N0)、施低氮(60 kg·hm-2,N60)、中氮(120 kg·hm-2,N120)和高氮(240 kg·hm-2,N240)共4个施氮水平,分析比较了各生育时期内柳枝稷叶片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盐碱地柳枝稷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施氮水平的增加,柳枝稷各生育时期内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施中氮(N120)处理下达到峰值.与无氮添加(N0)处理相比,施低氮(N60)、中氮(N120)和高氮(N240)处理下柳枝稷叶片的SPAD值平均增加了4.73%、18.71%和8.86%,净光合速率(Pn)平均提高了5.55%、17.02%和12.41%,气孔导度(Gs)平均升高了7.87%、56.18%和39.33%,细胞间隙CO2浓度(Ci)平均增加了7.86%、30.71%和13.81%.柳枝稷叶片蒸腾速率(Tr)在高氮(N24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不同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施中氮(N120)处理下柳枝稷各抗旱指标隶属函数值的均值最大.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有利于提高柳枝稷叶片光合能力和抗旱性的适宜施氮水平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23.
酚二磺酸法测定土壤硝态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操作繁琐,容易引起误差的因素较多。通过改变氨水加入顺序、更换蒸发器皿和加热方式,减小误差,简化操作,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4.
为测定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生长曲线,寻求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粪肠球菌数量,并客观评价其毒性强弱及其对小鼠脑组织的影响,试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OD-Monitor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探究该菌在合适时间段内的吸光值(D600 nm)与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的活菌数(CFU)的关系。用粪肠球菌感染小鼠,观察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最后采用Karber法计算粪肠球菌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LD50的剂量感染小鼠,及时采集死亡小鼠脑组织,未死亡的小鼠72 h后全部剖杀取脑组织,一部分做涂片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一部分进行培养,用于PCR方法进行细菌的回收鉴定。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测定此株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2~8 h生长迅速,为对数生长期,8~14 h生长缓慢,为稳定期,14 h之后死亡数增加,进入衰亡期;对12 h粪肠球菌D600 nm与CFU的关系进行探讨,成功建立回归方程:y=20.769x-1.3422,R2=0.997;其感染小鼠的LD50为7.77×1011个活菌。以此剂量感染小鼠,脑组织涂片染色和培养染色,均能看到革兰氏阳性球菌;PCR结果显示,均出现了大小为112 bp的条带。对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菌可导致脑组织充血、出血、形成微血栓,脑膜充血。通过生长曲线和其D600 nm与CFU关系的建立,可实时监测粪肠球菌数量,为后期更深入研究粪肠球菌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天麻中天麻苷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功率为自变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以天麻多酚得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结果实验研究表明,乙醇浓度对天麻中天麻苷提取率的影响比较显著。结论:最终优选的超声波提取天麻多酚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12、超声时间60 min,提取功率160 W,在此条件下,天麻多酚提取率的理论值为22.94%。  相似文献   
26.
为提高全株藜麦的饲料化利用率,寻找其与全株玉米的最佳青贮比,试验共设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为100:0,90:10,80:20等11个组合进行青贮发酵,发酵60 d后测定各组青贮料的体外产气发酵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最佳青贮比例。结果表明,体外发酵至36 h时,各处理组GP趋于稳定,体外发酵减弱接近停止;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该青贮饲料组合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乙酸(AA)、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以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分析表明,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产气发酵特性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优质混合青贮饲料在家畜养殖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为有效遏制持续高发的盗伐林木犯罪态势和构建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防控对策,运用实证分析法对302份盗伐林木罪一审判决书进行研究,得出:犯罪主体方面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初中以下学历居多;犯罪主观方面以牟利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为主;犯罪客观方面为盗伐幼树案件较少,盗伐林木平均立木蓄积"数量巨大",但刑罚"轻刑化"现象突出。建议:从认识上转变"重经济价值轻生态价值"的林木价值观,从政策上推进林业生态扶贫工作,从立法上确立刑法生态法益,通过多维度的防控对策来保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8.
从动物消化道、土壤和其他来源分离的发酵食品或饲料中常见的微生物证实了微生物是适用于霉菌毒素降解的主要生物。但迄今为止取得的成果可能只是可实际应用技术的第一步,因为大多数研究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在许多情况下,培养物和微生物混合通常不是食品或饲料中微生物区系的一部分,因此不具备应用性。动物消化道中存在的霉菌毒素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可能会增加,它们可能被用于体内降解霉菌毒素或作为益生菌。因此,本文综述了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及生物降解方法,从经济角度出发,为开发和控制霉菌毒素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饲料|食品|霉菌毒素|降解|生物法  相似文献   
29.
建立了精制马拉硫磷溶液中马拉硫磷含量的反相HPLC测定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检测波长225 n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1.0 mL/min。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在0.050~1.500 mg/m 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0.9%。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0.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中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首尾法测算2018年和2019年4个样点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降维处理的基础上,用Copula函数构建PCA-Copula评价分析方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测算数据表明,4个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都在0.63以上,且最大值达到0.668,分别高于同期全疆、全国平均水平5.05%、10.15%;主成分分析得出,渠道衬砌率(0.944)、滴灌灌溉面积比(0.746)、作物需水量(0.635)、实际灌溉面积(0.734)等都具有超过60%的正贡献率,而葡萄种植比(-0.586)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0.645)等具有超过58%的负贡献率。利用PCA-Copula分析评估方法得出,作物种植比例和节水灌溉工程状况对十二师中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显著(P<0.05),其中葡萄净灌溉定额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742,同时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和线型回归来检验PCA-Copula评价法与熵值法的密切程度,检验结果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87(P<0.05)和0. 52(P<0.001),表明PCA-Copula评价方法适用于研究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