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4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23篇
农学   854篇
基础科学   138篇
  553篇
综合类   7471篇
农作物   4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581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湖南烟区土壤pH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测试分析了湖南烟区1089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52,变异系数为16.81%;pH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5.5~6.5间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6.91%;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间的土壤样本占52.71%。湖南不同烟区土壤pH大小表现为:湘南〉湘北〉湘西〉湘东;烟区不同土壤类型pH大小表现为:鸭屎泥〉黄壤土〉青泥田〉黄灰土〉黄泥田〉红黄泥。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铁、水溶性氯、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相关性均达1%极显著水平。土壤pH分组后,土壤养分含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湖南烟区pH在5.5~6.5间的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锌和水溶性氯含量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长需求,有效锰、有效铁、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能满足烤烟的正常生长需求,有效钾和有效铜含量偏低,但尚未引起烤烟的缺素症状。  相似文献   
942.
施钾对烤烟钾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K量对烤烟K素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K在烤烟各器官的累积量和含K量均表现为叶>茎>根,随着施K量的增加,烟叶和烟株累积量和含K量显著增加,而K肥利用率,K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素利用效率显著下降.烟叶产量和外在品质在施K量0~315kg/hm2范围内均随施K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315kg/hm2则下降明显.增施K肥显著提高烟叶含K量、还原糖含量,降低总N、Ca、Mg、烟碱含量.相关分析表明,K素吸收利用效率与烟叶产量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3.
有机-无机专用混配肥对烤烟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专用混配肥对烤烟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等NPK养分的普通专用肥相比较,施用有机-无机烟草专用混配肥AB、BB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2.6%~4.5%,磷肥利用率提高近2%,处理AA钾肥利用率提高3.6%,增加烟叶中氮、磷和钾的分配比例,有利于烟叶产量的形成,提高烟叶可利用程度,处理AA、AB和BB增产8.52%、24.20%、15.57%,中部烟叶所占比例提高12.96%、12.10%和11.98%,上部烟叶所占比例下降14.69%、12.22%、12.61%;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钾含量提高7.36%~12.27%,烟叶施木克值、糖碱比更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944.
2004年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新垦红壤山地建立了烟草基地,该基地的地理位置是N26°28′~29′,E101°51′~53′,开发总面积约为267hm2。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基地的烤烟都出现了大面积的烟叶呈‘倒勺子状’翻卷的症状,初步诊断是生理缺钙所致[1~3]。已有研究[2,3]从田间考察、对土壤和有机肥的检测、病株的组织分析以及水培试验等证明该症状是由于使用了一种含有过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的商品有机肥1号(是某肥料厂专门为该基地生产的一批有机肥)所诱发的,其机理是过量的磷酸根和硫酸根与根际土壤中本来就不富裕的有效钙反应形成磷酸钙沉淀和难溶性的硫酸钙,使烟株难以吸收足够的钙而诱发缺  相似文献   
945.
秸秆还田与覆盖对植烟土壤性状和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索干旱地区土壤保水的有效措施及提高烟叶品质,以烤烟品种云烟85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与覆盖对土壤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秆覆盖处理上等烟比例、均价最高,地膜覆盖处理产量、产值最高。团棵期之前,由于地膜覆盖处理,保温保湿,其生长量增加较快,但从旺长期至初烤期麦秆覆盖保温保湿较好,生长量增长较快,稻草覆盖处理次之,麦秆还田处理分层落黄较早。综合表现最好的是麦秆覆盖处理,其次是地膜覆盖处理,稻草覆盖处理居三。土壤中施入秸秆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表明土壤变得疏松,孔隙较多,土壤透水透气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可提高放线菌、磷细菌、钾细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而真菌、细菌、霉菌有害微生物的数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46.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西部,闽江流域上游,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65~1795mm;气温适宜,年平均气温16.9~19.5℃;日照时间长,无霜期263~306天;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福建省主要的农业产区、重要的粮经作物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有9个省级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947.
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 K 326)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土壤氮对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合成的影响,土壤氮比例均随叶位上升而上升,且打顶后三个叶位和根茎均随生育时期推进而显著增加;打顶后烤烟各器官的土壤氮占总氮比例和占总烟碱氮比例分别为50%和60%,显著高于肥料氮。  相似文献   
948.
为明确气象因子对三门峡烤烟上部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立优质上部叶形成的关键气象指标,为合理调节烤烟移栽期提供理论依据,以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7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灵宝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期烤烟上部叶发育期间气象因子、产量及品质,解析气象因子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三门峡上部叶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随移栽期推迟均发生明显的改变,以成熟期气象因子变幅最大。随移栽期推迟,上部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先升后降,烟碱含量逐渐降低;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及感官质量总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月7日移栽处理烤烟上部叶经济性状和品质最佳。相关分析表明,上部叶各经济指标、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糖碱比、香气质、香气量及感官质量总分均与其成熟期日均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气象因子与上部叶香气质、香气量及感官质量总分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温度、日照时数、降雨量,其中以成熟期日均温关联度最大;当成熟期日均温在20.20~25.16℃时,上部叶香气质、香气量及整体感官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949.
为了研究清洁能源替代燃煤的烤烟供热效能,缓解当前环境污染,针对当前热泵存在热效率、余热回收和环境适应性待提高等问题,对闭式热泵烤房与常规开式热泵烤房进行烘烤供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闭式热泵烤房双压缩机共同协作运行最高功率达14 k W,能够满足烘烤不同阶段的制热要求,系统最高制热系数和烘烤除湿耗能比分别高于开式热泵烤房0.2和0.35 kg/(kW·h);闭式热泵烤房烘烤过程热泵烤房内温度波动较小,温控精准;在更多装烟量和脱水量的作业条件下,闭式热泵烤房所需烘烤时长较短,同时烘烤得到1 kg干烟的成本比开式热泵烤房低0.08元,并且烤后烟上等烟比例更高。闭式热泵在环保和稳定高效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0.
为研究土壤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和烤烟性状的影响,设置2种耕作深度(常规旋耕15 cm、机械深耕30 cm)与添加秸秆的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深耕能提高土壤容重和孔隙度,降低0~20 cm土层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提高20~40 cm土层养分的含量;秸秆还田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0~20 cm土层的全氮、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土壤微生物变化不明显,可能与耕作年限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