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林业   333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39篇
  45篇
综合类   950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709篇
畜牧兽医   283篇
园艺   46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叶宏 《现代园艺》2014,(8):115-116
城市滨水区域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资源,它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城市滨水区域设计具体化须以滨水区域的实物环境为依托。以景观设计为手段,综合考虑水体本身、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域的地形地貌,形成多层次连续的城市滨水区域空间形态。本文以城市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角度,分析城市滨水区域构成的要素。总结滨水区域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2.
黄颖 《现代园艺》2014,(23):66-67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是游客在城市观赏游玩的主要游憩空间之一,它的品质好坏将影响城市景观,因此深入认识滨水游憩空间的品质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3.
不同施肥组合对盐碱地凡纳滨对虾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毛蟹繁育中心的养殖池塘的12个陆基围隔(5.5m×5.5m)中进行.在N施加量相等、N/P质量比为10∶1的情况下,实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全部施加无机肥(NN)、1/3有机肥和2/3无机肥(NO)、2/3有机肥和1/3无机肥(ON)以及全部施加有机肥(OO).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放养密度均为33ind/m2.实验结果表明,全部施加无机肥的水体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其浮游动物生物量高峰维持时间最短;2/3有机肥与1/3无机肥混施的水体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最稳定,而且浮游动物高峰维持时间最长,与其他组合相比能显著提高对虾的净产量;全部施加有机肥的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144.
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一个大小为0.3hm2的空白虾池内,设立10个大小为5×5×1.6m(l×b×d)的陆基池塘围隔,对凡纳滨对虾低盐度调控养殖环境微生物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低盐度围隔调控养殖系统,水体异养细菌平均为1.33~9.27×104cfu.ml-1,致病性弧菌平均为2.83~7.91×102cfu.ml-1,养殖水体致病性弧菌的数量比异养细菌平均低2个数量级。各围隔水体异养菌在养殖早期都有一个高峰期,中后期低而稳定;围隔异养细菌的数量并未因定期施菌而增高,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对虾养殖健康的围隔,中后期水体致病性弧菌保持较低的数量,而对虾发病的围隔,致病性弧菌数量高。围隔调控养殖系统,异养细菌的数量相对比较稳定,而致病性弧菌数量呈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145.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2,3,4和5次·d-1)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率和水质的影响。试验在室内2m3的圆形水泥池(d=1.6m)中进行,采用全封闭养殖模式,凡纳滨对虾(初始重量为0.24g)养殖密度为50尾·m-3,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2.98%)。通过7周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1~4次·d-1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对虾增重率显著增加;投喂频率由4次·d-1增加到5次·d-1时,对虾增重率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在1次·d-1时最低,2次·d-1时最高,2~5次·d-1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投喂频率为1和2次·d-1之间、3和4次·d-1之间差异显著)。投喂频率为3次·d-1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最高。随着投喂频率1~3次·d-1增加,饲料系数逐渐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显著递增;而投喂频率从3~5次·d-1增加时,饲料系数增大,蛋白质效率逐渐下降(3和4次·d-1差异显著;4和5次·d-1之间差异不显著)。投喂频率对水环境中的pH值、H2S含量、COD、盐度等水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在养殖后期水环境中投喂频率3~5次·d-1的NH 4和NO-2浓度较投喂频率1~2次·d-1时高。  相似文献   
146.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口池塘共1.14 hm2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试验,投放锯缘青蟹大眼幼体8500只,凡纳滨对虾苗2.03×105尾,经96~129 d的养殖,收获锯缘青蟹729.1 kg,凡纳滨对虾2804.3 kg;锯缘青蟹平均312 g/只,凡纳滨对虾57.5尾/kg;锯缘青蟹大眼幼体成活率27.5%,凡纳滨对虾成活率79.4%。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可以直接投入池塘中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将为今后大规模发展锯缘青蟹养殖摸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7.
以伊春市水上公园规划与景观设计为例,探索地方历史文化与城市滨水空间的结合。伊春水上公园是以水上娱乐为主的游览区,通过把伊春市的地方历史、地域文化作为主要滨水空间设计的概念和元素,对利用地域文化与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结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8.
对2012—2013年浙江省凡纳滨对虾( L itopenaeus vannamei)主要养殖区的红体病虾进行病原鉴定及其分子特征与耐药性研究,并与2011年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 Vitek 、16S rRNA 序列分析与病毒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2012—2013年在红体病虾中同时检测出副溶血弧菌( V ibrio parahaemolyticus)与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 IHHNV ),而2011年在红体病虾中仅检测出副溶血弧菌,未检测出 IHHNV ;3年均未检测出桃拉综合征病毒( Taura syndrome virus , TSV)和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 WSSV ).基于 dnaE‐gyrB‐recA‐dtdS‐pntA‐pyrC‐tnaA 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具有较高水平的分子多样性:2011—2013年各年的分离株均分属多个序列型( sequence type ,ST ),来自位于进化树不同亚枝、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克隆;2012—2013年的分离株经历了较高水平的分子变异,其中 ST918与 ST919为首次报道的副溶血弧菌新 ST ;2011年分离株与2012—2013年分离株的等位基因和序列型特征具有较大差异,ST414与 ST114分别代表2011年与2012—2013年红体病的优势 ST .2011—2013年的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均属于大流行群,并具有相同的毒力基因谱( tlh+ tdh- trh- T3SS1+ T3SS2-),tdh与 trh的缺失并未影响细菌的致病力.分离株对抗菌药物尤其是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呈现加重趋势.说明本次凡纳滨对虾红体病可能是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亟须建立红体病病原监测体系,并探明细菌性病原与病毒性病原混合感染对致病性的影响及其互作机制,以提出综合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49.
抢滩纽北英豪榜在躁动的2014年里,各大车企麾下呼之欲出的钢炮们似乎集体注射了一针肾上腺素,几乎每一款民用两厢掀背车系之上都脱胎出一款极速版车型,“最速钢炮大战”也一触即发。由奥迪RS3、奔驰A45 AMG Edition领衔,西雅特LEON CUPRA 280、标致308R、雷诺梅甘娜R.S.欧宝雅特OPC Extreme、本田思域TypeR等诸多狠角色接踵而来。除了奥迪和奔驰这两位四驱高大上,剩下选手们部被烙上了前驱的剌青。到底谁是前驱之王,纽伯格林北环的成绩直接影响着它们在车迷心中的座次。  相似文献   
150.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41±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720尾,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容积250 L)中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硒(酵母硒)0、0.15、0.30、0.45、0.60、1.00 mg·kg-1,制成6种不同硒水平的半纯化饲料,实测饲料硒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41、0.56、0.68、0.84、1.20 mg·kg-1.【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硒对凡纳滨对虾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硒水平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不断升高,在0.84 mg·kg-1硒组达到最大值.各试验组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硒含量为0.98 mg·kg-1时其生长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