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2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781篇
林业   896篇
农学   1342篇
基础科学   247篇
  543篇
综合类   9154篇
农作物   1388篇
水产渔业   228篇
畜牧兽医   959篇
园艺   2401篇
植物保护   204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568篇
  2015年   668篇
  2014年   843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1121篇
  2011年   1170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097篇
  2008年   1141篇
  2007年   938篇
  2006年   881篇
  2005年   884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12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河南林业科技》1992,(4):49-49
<正>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倒园病,用如下两种土法即可治愈:①用红土泥和毛发混合,稠稀适当,涂于病斑,然后用塑料薄膜捆扎,经10天左右,即可使病菌因隔绝空气窒息死亡。治愈率95%以上。②涂人尿1—2次即可痊愈。先用利刀在病疤周围割一幽,深达木质  相似文献   
52.
为获得白皮大蒜组培繁殖体系,以其茎尖为材料,通过BA和NAA不同激素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5mg/L,诱导率达60%;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1mg/L,丛生芽繁殖系数高达80%。同时,为建立扩繁最佳体系,分别研究了激素、pH、谷氨酸钠三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系数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添加0.5mg/L的GA3使增值系数提高到13.8;pH5.8最利于不定芽增值;添加10mg/L谷氨酸钠能在多次继代培养中保持较高的增值系数。  相似文献   
53.
54.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黑秆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流行性强、破坏性大。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白天20~22℃,夜晚1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即可成功侵染,故其在温棚内极易发生,是温棚番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5%左右,流行时可达100%,严重时甚至造成番茄绝收。  相似文献   
55.
黑蚱蝉又名知了,其若虫长期生活在土里,刺吸树根部汁液,影响树势,成虫因取食和产卵需要划破枝梢皮层,易引起“滴露”和病菌感染,造成枝梢溃疡枯死、果实脱落、品质下降。该虫危害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是清园不彻底和统防统治措施不力。1)生活习性。若虫在土中生活4~5年,每年6~9月蜕皮1次。春暖后由土层深处移动至距地面20cm土层中沿树根营造土室,吸食树根汁液,秋凉后随气温降低向下转移至深达60~100cm的土层中避寒越冬。初孵若虫在地面爬行10分钟左右入土,末龄若虫在气温达22℃时出土羽化,21:00~23:00出土最多,雨后或灌水后的晴天傍晚数量…  相似文献   
56.
一、主要症状 枯萎病在西瓜苗期至结果期都能发生。但以结瓜初期发病为重。苗期发病,瓜苗顶端呈失水状,子叶和叶片萎垂,茎蔓基部萎缩变褐猝倒;成株发病,始病期一般在植株开花结瓜前后,由下部叶片开始萎蔫,逐渐向上发展,主蔓基部软化缢缩,初呈水渍状,  相似文献   
57.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引起的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2.1%~27.1%,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3.9%,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5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穗粒重减少11.7%~47.1%,千粒重下降12.1%~18.3%。  相似文献   
58.
在喀麦隆芋芳根涡病病原研究中,测定了不同碳源、氮源对分离自喀麦隆芋艿田间及来自中国的腐霉菌株生长习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了钟腐霉(Pythiumvexans)菌株只能吸收葡萄糖、果糠而不能吸收蔗糖外,其余腐霉菌株均能利葡萄糖、果糖、蔗糖作为碳源。所有试验菌株均不能利用半乳糖、麦芽糖及可溶性淀粉。钟腐霉菌株之形态特征与特殊碳源营养的相关性显示了用碳源作为菌株鉴定辅助标准的可行性,氮源营养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腐霉菌株均能利用四种氮源,根据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依次为L-天门冬氨酸,L-精氨酸,硝酸铵,硝酸钾。  相似文献   
59.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芦笋因其独特的营养保健性能不仅在国际市场十分紧俏 ,供不应求 ,而且国内市场也日益畅销 ,发展生产十分迅速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但其病虫危害却日益加重 ,轻者减产 ,重则绝收。且芦笋茎枯病的危害更为严重 ,已成为影响我市芦笋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几年来 ,我们对我市临川区湖南乡、乐安、崇仁等地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症状 该病菌主要在茎枝上发生 ,发病初期呈水渍状 ,病斑呈梭形或短线形 ,周围呈现水肿状 ,随后病斑逐渐扩大 ,呈纺锤状 ,中心部位凹陷 ,呈赤褐色 ,斑中央最后变成灰白色 …  相似文献   
60.
麦田套播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套播稻是小麦成熟后期将种子处理后的稻种撒到麦田里,在小麦收获时留20~30cm高茬,多余秸秆就地撒开,任其自然腐解还田的一种新型稻作栽培技术。为配套完善麦田套播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笔者进行了肥料水平及肥料运筹方式的研究,为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