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38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229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蛋鸡肿头型大肠杆菌病近几年在养殖业中常有发生。多发生在冬末春初,各种年龄鸡均能发病,但初产蛋鸡及产蛋高峰期鸡群对本病易感。本病可经卵垂直传播。带菌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可能出现死胚,孵出的雏鸡多为隐性感染,若遇到某些降低抵抗力的因素时即可发病。大肠杆菌病常继发或并发沙门氏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霉形体病、巴氏杆菌病、法氏囊病,使病情更加复杂,死亡率增高。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不良都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72.
<正>家兔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隆尧县莲子镇和魏庄镇等乡村养兔群中均出现该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该病很快得以控制,没有发生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73.
马明 《江西饲料》2011,(2):45-46
1雏鸭群免疫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d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d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  相似文献   
74.
1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发。幼猪最易感,多见于6-8周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1星期内乳猪感染后,可引发原发性肺炎,至全窝死亡。多数于断奶前感染,引发鼻炎且鼻甲骨萎缩;若断奶后感染,鼻炎消退后无症状而成为带菌猪。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飞沫传播,带菌母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感染仔猪,不同日龄猪再通过水平传播扩大到全群。本病传播较缓慢,多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75.
旨在解决印第安纳沙门菌传统检测方法的缺陷,建立快速、特异、灵敏的分子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获取印第安纳沙门菌特异性检测靶标,进一步设计用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引物组。通过对反应条件优化,建立针对印第安纳沙门菌的特异性分子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耗时短,检测下限为59拷贝·反应-1。应用该方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检测,结果不仅与国家标准(GB4789.4—2016)检测结果一致,还可用于自凝菌株检测。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实现印第安纳沙门菌的快速检测,将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较为常见。病鸡的特征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产蛋量下降、慢性消瘦及关节发炎等为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此,进一步对鸡大肠杆菌病诊断要点和防治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7.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牧防疫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常见传染疾病,布鲁氏杆菌病不仅对牛羊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所以针对牛羊的布鲁氏杆菌病进行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避免牛羊的生殖系统、淋巴系统受到损害。基于此,本文针对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8.
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全身性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细菌人畜共患病。猪、牛、羊等主要家畜以及野生动物均可感染该病。人群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肉、乳制品等也均有感染的可能。动物和人类感染布病后会对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的威胁和损失。目前,病原体的分离培养、血清学方法和PCR技术是布病诊断的三大主流技术。但是,由于人类布鲁氏菌病的非特异性临床特征、血培养生长速度缓慢及其血清诊断的复杂性,因此对布病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仍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主要就PCR技术诊断布鲁氏杆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9.
羊布鲁氏杆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不断频繁,部分地区布鲁氏杆菌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当地畜牧养殖产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该文主要就祁连县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0.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地方性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畜危害都很大。本文阐述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为预防此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