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桑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桑椹营养丰富,其营养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挥发性油、生物碱和黄酮类等。桑椹可以入药,其药理作用广泛。本文对桑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桑椹在医药上的综合利用与深度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24(6):11-14
利用SOFM 0.8%BSA 1mM谷氨酰胺作为绵羊胚胎的培养液,分别添加LIF、IL—1β、IL—2、IL—6及IFN—γ,以研究LIF、IL—1β、IL—2、IL—6及IFN—γ对绵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说明,LIF促进2—8细胞胚胎发育至桑椹胚,同时也能够促进桑椹胚向扩大囊胚和孵化囊胚发育。但IL—1β、IL—2、IL—6及IFN—γ对绵羊早期胚胎的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3.
广东桑种果桑资源的桑椹性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收集保存的 83份二倍体广东桑种的果桑种质资源和人工诱导广东桑实生苗获得的 2 2份四倍体果桑种质材料进行了桑椹经济性状和理化性状初步研究。最早熟品种的成熟期为 2月 15日~ 3月 10日 ,最迟熟品种的成熟期为 3月 2 5日~ 4月 2 0日 ;单芽座果数 2~ 12粒 ,果长 2 8~ 7 5cm ,果径 1 2~ 3 0cm ,单果重 2 0~ 17 0g ;桑果出汁率、糖度、酸度、pH和色素含量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 ,还受气候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84.
85.
桑树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桑树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 ,除可供采叶养蚕外 ,还产生大量的桑根、桑枝、桑椹以及多余的桑叶 ,其根、枝、果、叶都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1桑根在桑园改造更新时 ,常常挖掘桑树 ,得到大量的桑根。1.1制造降压剂桑根剥去根皮 ,热水浸泡 ,过滤 ,浓缩得粉状物I;剥离的桑根皮 ,蒸煮 ,酒精抽提 ,过滤 ,浓缩得粉状物Ⅱ。将I和Ⅱ混合 ,即得降压剂。1.2制造桑根酒桑根风干 ,切碎 ,煮沸 ,得浸泡液 ,其碎渣再加适量烧酒蒸煮 ,蒸煮渣用浸泡液浸泡 ,最后的浸泡液再加食用酒精和适量香精即成桑根酒。1.3制造护发素桑根煮沸 ,冷却 ,加乙醇 …  相似文献   
86.
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腐霉利是桑椹菌核病防治的常用药剂。为了评价3种杀菌剂在果桑生产中应用的安全性并指导生产上科学合理用药,利用气相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大田条件下桑树喷施3种杀菌剂后在桑椹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检测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在桑椹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腐霉利,其中:甲基硫菌灵消解动态方程为C=2.650e~(-0.217t),R~2=0.850,半衰期为3.194 d;多菌灵消解动态方程为C=27.457e~(-0.076t),R~2=0.789,半衰期为9.120 d;腐霉利消解动态方程为C=16.476e-0.055t,R~2=0.795,半衰期为12.603 d。设置3种杀菌剂不同施用剂量(0.70 g/L和1.40 g/L甲基硫菌灵,0.63 g/L和1.26 g/L多菌灵,0.33 g/L和0.66 g/L腐霉利)和不同施药次数(喷施2次、喷施3次)试验组,至桑椹盛熟期(最后一次施药后30 d)采样,检测桑椹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腐霉利的残留量分别在0.27~0.39 mg/kg、0.16~0.45 mg/kg、0.13~0.50 mg/kg之间,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浆果类水果的农药残留量限制标准。依据上述检测结果认为,3种杀菌剂均可用于桑椹菌核病的防治,田间施药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可适当提前施药时间和控制药液浓度,并尽量采收成熟桑椹。  相似文献   
87.
为了保证桑椹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性,采用泰诺木霉菌2×10~8CFU/g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菌3×10~8CFU/g可湿性粉剂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筛选高效的生防制剂及最佳使用量。在桑树初花期、盛花期和谢花期分别用2种木霉菌制剂的不同稀释液喷施桑树,对桑椹菌核病均具有防治效果,但2种木霉菌制剂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泰诺木霉菌2×10~8CFU/g可湿性粉剂300~800倍稀释液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为69.76%~84.02%,可作为桑椹菌核病的生防药剂。  相似文献   
88.
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可溶于水,具有抑菌、杀菌等生物活性。利用自行合成的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处理桑椹鲜果后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寻找新的桑椹保鲜剂提供理论依据。采摘的桑椹鲜果分别经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的混合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和蒸馏水处理后低温(4℃)储存,于不同时间段测定各处理组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花青素、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及含水率。结果表明,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溶液处理可以减缓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及含水率的降低速度,并在一定程度提高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至储存第18天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5倍、1.40倍、1.93倍,至储存第15天时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1倍、1.26倍。试验结果提示: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用于桑椹鲜果的保鲜可以较好地保护桑椹的营养保健品质。  相似文献   
89.
响应面法优化桑椹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癌、保护心血管、延缓衰老等诸多生理作用的多酚化合物。以药食两用的桑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法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桑椹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桑椹中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甲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1∶30,提取温度27.5℃,提取时间8.0 h。通过液相色谱对桑椹中的白藜芦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桑椹冻干粉中白藜芦醇的提取量为315.30μg/g。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