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55篇
  免费   1469篇
  国内免费   1906篇
林业   3144篇
农学   2365篇
基础科学   9528篇
  2780篇
综合类   19586篇
农作物   1541篇
水产渔业   2124篇
畜牧兽医   10030篇
园艺   3276篇
植物保护   956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743篇
  2022年   1115篇
  2021年   1043篇
  2020年   1371篇
  2019年   1332篇
  2018年   746篇
  2017年   1256篇
  2016年   1626篇
  2015年   1899篇
  2014年   2909篇
  2013年   3026篇
  2012年   3857篇
  2011年   3646篇
  2010年   3214篇
  2009年   3123篇
  2008年   3363篇
  2007年   2863篇
  2006年   2615篇
  2005年   2557篇
  2004年   1736篇
  2003年   1741篇
  2002年   1184篇
  2001年   1325篇
  2000年   948篇
  1999年   737篇
  1998年   621篇
  1997年   624篇
  1996年   542篇
  1995年   555篇
  1994年   448篇
  1993年   417篇
  1992年   331篇
  1991年   384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307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2篇
  1978年   12篇
  1966年   22篇
  1965年   22篇
  1957年   37篇
  195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从4道籽棉清理前后、轧花前后、3道皮棉清理前后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棉花品质指标(含杂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降低了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其中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相关极显著。认为:以此定量分析为参考依据,结合各地机采棉品质特征调整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增加籽棉清理道次,适当减少皮棉清理道次,可在保证杂质清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利用1986—2016年平度市气温资料,对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1年来平度市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升温达1℃,且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幅度达1.7℃,对该地区气温的升高贡献较大;年平均最高气温波动虽然较大,但其升温幅度仅为0.5℃。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金属矿化效应对太行山片麻岩基岩裂隙地下水勘查时的影响,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易县某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了该研究区片麻岩基岩裂隙水的赋存规律。利用激发极化法获取了金属因素和极化率,分析了研究区金属因素的特征,讨论了金属因素与基岩裂隙水富水性的关系,并布置地质钻孔验证了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与金属因素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无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地区,金属因素曲线和极化率曲线大体上呈现水平轴对称形态;在有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地区,金属因素曲线和极化率曲线形态基本相同;金属因素全曲线和极化率全曲线均同时快速增加,意味着研究区存在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可能性急剧加大;金属因素大于1×102/(Ω·m),极化率大于3%,研究区存在较为明显的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相比极化率,金属因素对地下水勘查时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分辨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效果可靠,在条件类似的存在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太行山片麻岩基岩裂隙水分布区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24.
针对柑橘黄龙病现有热处理方法存在加热时间长、温度不均匀等缺点,提出以微波加热方式处理柑橘树。搭建柑橘黄龙病微波加热平台,采用不同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组合对活体柑橘叶片进行加热,探究不同微波功率下叶片温度达到48~60℃所需要的时间,以确定最佳微波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组合。结果表明,柑橘叶片经微波处理后,升温速度与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成正相关;不同微波功率处理下,使叶片表面温度达到48~60℃的处理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为使柑橘叶片表面温度升至48~60℃范围内,可以在80 W功率下加热36~46 s,在160 W微波功率下加热16~37 s,在240 W微波功率下加热15~29 s,在320 W微波功率下加热13~15 s,在400 W微波功率下加热10~14 s,在480 W微波功率下加热8~10 s,在640 W微波功率下加热7~8 s,在800 W微波功率下加热6 s;根据微波热处理后叶片灼伤程度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较优的加热功率和时间组合为(80 W,40 s),进一步优化后的组合为(80 W,37 s)和(80 W,38 s)。  相似文献   
25.
土壤中全量化学元素既是植物矿质营养的源泉,又是全面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含量多少对分析土壤形成演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文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PE ICP-OES)分析测定了沙地沙漠固沙林植被下苔藓结皮层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苔藓结皮层SiO_2平均含量为60.77%,其它全量化学元素组成(SiO_2除外)含量均高于流动沙土;随着固沙林时间的增加以及苔藓结皮不断积累更多的细颗粒物质,苔藓结皮层SiO_2含量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而其它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苔藓结皮层硅铁铝率低于对照流动沙土,且随着固沙林时间的增加,硅铁铝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同时大气降尘中的全量化学元素组成含量以及硅铁铝率均高于苔藓结皮层和流动沙土。风沙环境下苔藓结皮层的形成和长期保留,对改善风沙土矿物质元素含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充分利用甘蔗叶资源,在大田环境下动态监测甘蔗叶粉碎、焚烧和深埋3种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粉碎还田和深埋还田有利于甘蔗叶中有机碳及氮、磷、钾养分的缓慢释放;甘蔗叶焚烧还田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5.6~20.9 mg/kg和速效磷含量0.8~4.0 mg/kg,促进土壤中氮磷向有效态转化,焚烧还田初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12.3~18.3 mg/kg,但焚烧会损失部分甘蔗叶中碳氮元素,也造成环境污染。综合分析认为甘蔗叶粉碎还田是比较省工、方便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7.
作为茶叶智能化生产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图像处理的茶叶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综述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嫩芽识别定位、茶叶病虫害检测、茶叶品种识别与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嫩芽分割受光照影响较大、难以分割含与嫩芽颜色相近背景的图像、枝叶遮挡情况识别效果不理想、缺乏真实背景下茶叶病斑识别算法等。指出基于图像处理的茶叶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增加不同地域茶叶及品种的样本数据以提高算法普适性;采取多信息融合的方法以求获得更全面的茶叶嫩芽信息;枝叶遮挡严重情况下的识别策略可考虑借助机械装置或风机拨开枝叶,从而避免因枝叶遮挡而导致识别率低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8.
采用沉淀法制备紫杉醇白蛋白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紫杉醇质量浓度,以二氯甲烷为有机相,采用萃取法分离白蛋白微粒与游离药物,测定其包封率。结果表明:紫杉醇在10~1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可达到97.6%~101.0%;有机溶剂萃取法测定紫杉醇白蛋白微粒包封率的平均回收率,达94.80%~101.67%。这种方法测定紫杉醇白蛋白微粒回收率准确可靠,适用于沉淀法制备的白蛋白微粒的包封率测定。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果实自动识别检测研究已经越来越成熟。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中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缺点,采用了基于Faster-RCNN的果实快速检测模型。模型由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区域提议网络(RPN)组成,首先由CNN进行卷积和池化操作提取特征,然后由RPN选取候选区域,通过网络全连接层参数共享,由目标识别分类器和边界框预测回归器得到多个可能包含目标的预测框,最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挑选出精度最高的预测框完成目标检测。分别对桃子、苹果和橙子的三种果实进行检测,采用迁移学习方法,使用已经预训练好的两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ZFnet和VGG16,通过数据集的训练对Dropout及候选区域数量进行参数调整完成网络调优。检测并分析果实不同布局形态下模型的检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Dropout取值为0.5或0.6,候选区域数量为300时网络模型最佳,ZFnet网络中,苹果平均精确度为92.70%,桃子为90.00%,而橙子为89.72%。VGG16网络中,苹果平均精度为94.17%,桃子为91.46%,橙子为90.22%。且ZFnet和VGG16的图像处理速度分别达到17 fps和7 fps,能够达到果实实时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针对目前修剪机修剪形状单一,适应性差,修剪机械通用性能低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三维模型设计、性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针对新型果园的宽幅联合仿形修剪机。主要对该整机的机架结构、切割装置、传动系统、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分别对机架结构和切割装置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修剪机切割高度范围为500~4 000 mm,向左最大移动幅度为1 530 mm,向右最大移动幅度为740 mm,左右最大摆角幅度为±25°,最大切割直径为60 mm,修剪漏割率为7.3%,修剪合格率为90.9%,切割断面质量和修剪形状符合农艺学的要求。该机适应性强,通用性能高,能满足多种修剪树形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