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9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376篇
基础科学   31篇
  110篇
综合类   2748篇
农作物   361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346篇
园艺   626篇
植物保护   119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浙江省与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2.
草莓作为一种特色水果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发展迅速,尤其在日光温室和大棚中栽培面积大幅度增加.草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多种病菌侵染导致病害发生,因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而引起的生理病害也比较普遍,生产上往往不被重视,影响了草莓的质量和产量.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生理病害是提高草莓质量、减少损失、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草莓果实生理病害的类型、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向日葵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helianthi)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病原真菌。本研究针对D.helianthi的ca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该病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技术(RPA)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及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RPA方法特异性强,只有3个D.helianthi样品能够检测到234 bp的目的片段;方法灵敏度达到0.1 ng/μL;从模拟带菌的种子中也能够成功检测到目标扩增片段。本研究建立D.helianthi的RP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直接应用于种子带菌检测,适用于口岸进境向日葵籽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4.
瓜类果斑病是一种严重为害西甜瓜作物的细菌病害,胶体金试纸条是对其进行现场检测的主要手段。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瓜类果斑病菌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与市场上商品化的美国Agdia公司同类试纸条进行比较,发现两种试纸条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当,适用于检测出现疑似果斑病症状的叶片和果实;也可用于种子带菌检测,但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另外,还总结了该类试纸条应用于检测中的注意事项,为瓜类果斑病的田间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Xcc)几乎能引起所有十字花科植物产生黑腐病[1]。该菌是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模式菌株之一[2]。植物病原菌在侵染宿主植物时需要先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类复合酶,主要由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3类酶组成,三者作用方式不同,但能协同催化水解纤维素[3]。  相似文献   
996.
为明确山东省胶东地区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对抑霉唑的敏感性及抑霉唑与常规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葡萄白腐病菌对抑霉唑等杀菌剂的敏感性,并通过分析抑霉唑与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福美双、多菌灵、代森锰锌毒力的相关性,判断抑霉唑与各药剂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结果表明,供试69株葡萄白腐病菌菌株对抑霉唑的EC50在0.13~55.53 μg/mL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427.15倍;其频数分布图呈多峰曲线,第一主峰内EC50平均值为6.34 μg/mL,可作为胶东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对抑霉唑的敏感基线。与敏感基线相比,田间已出现抑霉唑低抗菌株,占检测总株数的8.70%,未检测到中、高抗菌株。选择3个抗性菌株连续继代培养10代后,其对抑霉唑的敏感性明显提高,说明其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抑霉唑EC50对数值与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福美双、多菌灵、代森锰锌的EC50对数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0.143、-0.089、-0.268和0.159,说明抑霉唑与戊唑醇存在一定的交互抗性,但与其他4种药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表明抑霉唑可用于胶东地区田间葡萄白腐病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997.
为明确气候变化等环境条件对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域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采用修订的小麦条锈病菌越夏气象指标,即夏季最热8 d平均气温为主导指标、期间大气相对湿度为辅助指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甘肃河东小麦条锈病菌越夏气候区划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河东地区小麦条锈病菌可越夏范围向西向北有所扩展、海拔高度下限有所下降。陇中北部、陇中南部、陇东高原、六盘山区、陇南北部、陇南南部可越夏海拔高度下限分别为1 700、1 400、1 200、1 200、1 100 m和2 000 m,与二十世纪80年代相比,分别下降了600、200、200、200、500 m和500 m,区域范围向西向北扩展到了陇中北部和甘南州等地。可越夏区以上涉及国土面积达到了近790多万公顷(hm2),占区域总面积的79%。  相似文献   
998.
 葡萄茎枯病菌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带菌植物材料是病害传播的重要载体,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是严格执行口岸检疫措施及研究病害防控措施的有力工具。根据葡萄茎枯病菌及其近似种的细胞骨架蛋白(Actin)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1条特异性TaqMan-MGB探针,建立了葡萄茎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确定了葡萄茎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最佳反应条件:引物终浓度为0.6 μmol·L-1,探针终浓度为0.6 μmol·L-1。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最低检测限为总DNA含量20 pg(20 μL反应体系)。此方法快速灵敏,整个反应1 h即可完成,检测过程完全闭管,无需PCR产物后续处理,为快速检测葡萄茎枯病菌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方法用于口岸疑似菌株检测,可成功检测出葡萄茎枯病菌。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葡萄茎枯病菌的早期快速检测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9.
1987~1988年在3个病圃试验,10个不同地区的甜菜褐斑病分离菌对25个品种(系)的致病力测定结果看出,不同地区分离菌在不同品种(系)上、不同地区分离菌在同一品种(系)上、单一分离菌在不同品种(系)上致病力均存在差异,有的表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这种差异表现无规律或不稳定。因此初步认为,甜菜褐斑病菌致病力虽存在差异,但生理分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2)的特异插入序列ISRso19设计滚环扩增的锁式探针,并对超分支滚环扩增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能够从供试的9种病原菌中特异性地检测出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检测的DNA最低浓度为500 fg·μL-1,高于常规PCR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