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466篇
农学   9篇
  13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影响木麻黄防护林生长的林地土壤主导因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榕 《青海农林科技》2005,(4):23-24,37
本文对影响木麻黄防护林生长的林地土壤主导因子进行探计,为木麻黄林地土壤的改良、地力维持及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2.
流沙海岸风口地段营建防护林的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最大的海岛--平潭的龙王头与燕下浦两大风口为试验点,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流沙海岸大风变化与飞沙规律,探讨了培育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2年生大苗这一核心技术及其在风口地段建立防护林的关键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沙荒风口造林成败最主要是每年秋冬季的东北大风、飞沙和干旱三大因子;要在风口地段建立防护林,采用2年生木麻黄大苗营建的防护林,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7.8%和92.2%;2 a郁闭成林,5 a郁闭度达到0.75以上,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达到7.2 m和6.4 cm,可降低风速达87.5%,具有较好的防护效能.试验还表明,应用木麻黄小径材与枝条建造的风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防风固沙新技术.同时选择高大的木麻黄苗木密植,建造可升高的生物风障,不仅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廉.表5参8  相似文献   
133.
盐生植物根际细菌B268的鉴定及其抑菌抗盐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耐盐生防菌资源,从盐生植物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根际分离获得1株生防细菌B268。采用多相分类法对B268进行鉴定;利用活菌计数和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的抑菌活性;利用antiSMASH数据库对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簇进行预测;基于氯化钠(NaCl)梯度下的生理活性以及功能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分析盐胁迫对菌株生防性状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评估菌株对黄瓜耐盐性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菌株B268为同种贝莱斯芽孢杆菌群的一个新种系型,在3% (W/V) NaCl下最适生长,生长范围0~15% (W/V) NaCl。共预测到13个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并对9种供试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其中,青枯病菌处理8 h后出现负生长,苹果树腐烂病菌、交替链格孢、胶孢炭疽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平板抑制率均大于60%。在盐梯度培养条件下,B268的胞外嗜铁素和吲哚乙酸浓度分别在1%和3% (W/V) NaCl时最高,而平板溶磷指数保持稳定;吲哚乙酸合成基因dhaS、植酸酶基因phyC在1% (W/V) NaCl,而嗜铁素合成基因dhbC在3% (W/V) NaCl时表达水平最高。接种B268后,水培黄瓜苗对80 mmol/L NaCl胁迫不敏感,对 120 mmol/L NaCl胁迫形成抗性,叶部可溶性糖含量提高46.4%,丙二醛含量降低67.2%。研究表明,B268是1株嗜盐生防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促生活性对盐表现出耦合响应性,在植物盐害、病害生物防治以及盐土生物修复方面具有研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4.
利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中6种数学模型,共得到木麻黄单木各器官生物量估算模型24个。结果表明:以幂函数为基础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综合模型拟合精度以模型W3=aDb Hc 的拟合效果最好。以选择的最优模型为基础,建立木麻黄生物量可加性模型,该可加性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R2值基本大于0.9。由于各部分生物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利用联立估计法,建立的木麻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能够减少系统误差所带来的估计偏差,提高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为海南木麻黄可加性生物量估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5.
一种木麻黄灵芝茎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8年,在海南省万宁市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活立木上发现了一种灵芝茎腐病。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笔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其担子果分离出10株形态相同的菌株,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优势菌株(编号为MMHJF001)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rDNA-ITS和SSU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木麻黄灵芝茎腐病的病原菌为南方灵芝(Ganoderma australe)。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 ℃,最适 pH为7,黑暗条件有利菌丝生长,且在耳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植物浸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36.
利用木麻黄小枝能水培生根的特性,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9个无性系木麻黄的生根水培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木麻黄水培苗在盐胁迫下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抗盐能力.结果表明:极显著影响木麻黄水培苗生根的临界盐浓度为5~10 g·kg-1;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评价木麻黄水培苗抗盐的主要性状指标是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细胞膜透性)和POD活性;综合评价法筛选出3个抗盐性强的无性系是粤501、湛江01、闽7012.  相似文献   
137.
木麻黄混合栲胶渣栽培食用、药用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麻黄混合栲胶渣为原料 ,采用“三级”优选法进行食用、药用菌栽培实验 .结果表明 ,混合栲胶渣完全可以代替木屑栽培食用、药用菌 ,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防治污染 ,是栲胶废渣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8.
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ukutaiMiwaetSonan是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桑天牛AprionagermaniHope的卵寄生蜂。在福建省沿海木麻黄林中对星天牛卵寄生率为7.5%-58.7%,福建省惠安1年3-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在5月旬开始出现。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生活史,活习性等进行观察观察。  相似文献   
139.
滨海沙地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引种推广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4年从广东引进 3个木麻黄无性系 ,在本地育苗 ,小面积试验造林 ,按常规经营条件进行管理 ,各生长指标分别是本地品种 (对照 )的 2~ 7倍 ,大大超过部颁的木麻黄速生丰产林标准。引进的 3个木麻黄无性系比本地品种适应性好、生长快、抗性强 ,防风固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0.
木麻黄接种弗兰克氏菌海藻酸钙菌剂大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省西部的阳西县、东部惠来县和中部台山市的滨海潲丘进行木麻黄接种弗兰克氏菌海藻酸钙菌剂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接菌树木的高生长比对照增加6.6 ̄53.1%,胸径增加16.8 ̄45.9%;叶片的N含量增加18.1 ̄40.2%;土壤营养元素除了K比造林前降你外,其余均增加64.3 ̄249.9%,其中速效N增加最多;极际土壤弗兰克氏菌数量增加了277.4%,接菌效果可以持续到造林后第4年,但在第年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