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40篇
  28篇
综合类   371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11.
水稻单片段代换系抽穗期QTL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抽穗期是水稻(Oryza sativa)获得理想产量的前提。本研究利用带有晚抽穗基因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为供体,华粳籼74为受体亲本,发展F2次级分离群体。通过t测验比较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华粳籼74之间抽穗期的差异,同时对代换片段上的抽穗期QTL进行鉴定。以P≤10-6为阈值鉴定出抽穗期QTL,此QTL位于水稻的第6染色体。调查记录F2次级分离群体单株抽穗期,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卡方(χ2)测验。结果显示,F1代单株表现为早抽穗,F2代早抽穗和迟抽穗植株数符合3∶1的分离比,早抽穗表现为显性。  相似文献   
112.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3.
水稻纹枯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14.
甬优15号在浙江西南山区种植,表现为丰产性较好,产量高、米质优。实行育秧、插秧机械作业不仅高产稳产,且省工省本。通过多年的育机插秧示范和推广,总结了甬优15号育机插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5.
不同等级霍山黄芽茶滋味的电子舌评价及呈味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科学地判定茶叶等级,采用电子舌技术结合HPLC技术研究不同等级霍山黄芽茶的滋味品质及其呈味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电子舌测得特一级茶、一级茶至三级茶的鲜度值和复合滋味值显著递减,HPLC测得特一级茶、一级茶和三级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51.92 mg/g、46.45 mg/g和43.01mg/g,各级茶的茶氨酸含量均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70%以上,特一级茶和一级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均与三级茶间的差异显著(P0.05);单组分氨基酸含量在0.02~29.811mg/g,特一级茶的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等8种主要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一级茶。茶汤鲜度值与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电子舌可凭借茶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区别霍山黄芽茶的等级。  相似文献   
116.
为挖掘海南普通野生稻耐旱资源,分别在长期自然条件下和防雨透光薄膜棚内对海南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耐贫瘠和苗期、抽穗期耐旱性鉴定。结果发现672份普通野生稻耐贫瘠;25份苗期材料表现1级高耐旱且存活率大于80%,占5.1%;2份材料萎蔫率和耐旱空壳率皆≤5%,表现1级耐旱,占60份抽穗野生稻材料3.33%。这些耐旱普通野生稻资源分别来自文昌市、海口市、万宁市、澄迈县等地。  相似文献   
117.
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长、短日照和高、低温4种环境,分析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早籼水稻品种和杂交早籼骨干亲本共19份材料的抽穗期光温敏感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结果表明,这19份早籼材料(包括杂交稻亲本)都表现出弱感光性,其中16份材料对温度比较敏感。这些早籼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整体较弱,但是个体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抽穗期长短与每个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呈显著线性相关。利用一套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对这些早籼材料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早籼材料均带有隐性非感光位点hd2,大多数早籼材料都带有显性早熟基因Ef-1,而在Se-1和E1两个主效感光基因位点,所有早籼材料不带或只带有一个感光等位基因。这些结果从基因型角度揭示了早籼材料具有弱感光性和较强感温性,是其适合在我国华南双季稻作区和华中单双季稻作区作早稻种植的原因,为早籼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8.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产区重要病害。该病只在雌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受害前期表现为矮缩丛生型、黄条型、顶叶扭曲型等特异症状,抽穗期出现黄条型症状。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雌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  相似文献   
119.
一、症状识别水稻细菌性茎腐病主要为害水稻根基部和茎基部,使之变褐,逐渐发黑腐烂,病株易被拔起,有恶臭。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先心叶青卷,枯黄,随后茎基部进一步发黑腐烂,全株叶片自上而下褪绿枯黄,直至整株枯死。孕穗至抽穗期以后,病株自下而上依次枯黄,  相似文献   
120.
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新的小麦国家质量标准GB1351—2008与原国家质量标准GB1351—1999相比,重要的区别之一是采用硬度指数代替角质率和粉质率作为硬、软及混合小麦的分类判定指标,采用硬度仪检验小麦硬度,规定硬度指数≥60的为硬麦,≤45的为软麦,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麦。不同类别的小麦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