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18篇
  38篇
综合类   1046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184篇
畜牧兽医   2098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乳酸菌的特性 1.1抗菌作用 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防治畜禽腹泻下痢、肠炎以及由于肠道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环境pH值,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对于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不耐酸的腐败菌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2.
<正>季节变换,断乳仔猪腹泻病增多,导致仔猪生长缓慢,严重者甚至死亡。发病率一般在30%~40%,死亡率3%~4%。几年来,笔者通过实际的体验,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1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主要发生在断乳后l~2周,第7天达到高峰。急性感染表现为营养状况良好的猪突然死亡,耳及腹部常呈蓝紫色;慢性表现为采食量减少,排黄绿色或淡灰色稀粪,直肠检查体温正常,腹泻时尾部肌肉震颤;后期患猪脱水、精神萎顿,如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快就会因脱水而死亡。剖检尸体发绀,小肠臌气、水  相似文献   
83.
为了防止温室植物霉菌感染而设计的一套封闭的营养系统,特别是在温室植物栽培过程中,在循环的营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离子,达到对植物进行抗菌的目的。自由的铜离子被释放在营养液中,营养液中的每一对电极是由一个阳极和阴极组成的,并排列于营养液中,且根据抗霉菌系统的要求,施加一定的电压保证输送给植物传导的营养液中铜离子浓度为0.1~0.8ppm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4.
2010年6月份,成都市一养兔场,饲养有500只基础母兔新兰西兔,有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有的兔有腹泻现象,死亡部分兔出现腹部臌胀,并有零星死亡,病兔曾注射过链霉素、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治疗,均以死亡告终,且发病的越来越多。1临床症状部分病兔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沉郁,黏膜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粪球小而硬。部分病兔腹部臌胀明显,用手提起有拍水声音,挤压腹部还可流出液  相似文献   
85.
为验证抗茵脂肽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选用28日龄二元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6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金霉素75mg/kg;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50mg/kg的抗茵脂肽,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mg/kg的抗茵脂肽,B、C组不添加抗生素。试验期为28d。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 50mg/kg的抗茵脂肽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2.47%,采食量提高6.98%,料重比降低了4.68%(P<0.05),腹泻率降低了38.1 8%;添加300mg/kg的抗茵脂肽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4.36%,采食量提高8.25%,料重比降低了5.26%(P<0.05),腹泻率降低了64.64%。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抗茵脂肽能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引起的鸭的常见病,各年龄鸭都可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1]。近年来,随着养禽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兽医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再加上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2010年  相似文献   
87.
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1],是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4周龄小鸭易感,死亡率高。目前,鸭疫里氏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笔者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对临床分离出的12株细菌进行鉴定,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临床常用的14种抗菌药物对这12株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以期为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山羊内在防御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山羊防御素保守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12条不同理化性质的防御素(DGBD1~12)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的EcoR I和Not I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DGBD。经SaI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PCR鉴定阳性重组菌。经过摇瓶发酵和甲醇诱导,阳性重组菌的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显示重组质粒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研究结果显示,疏水指数较高的序列DGBD1~DGBD3的抗菌活性较好,稳定指数较低的序列DGBD4~DGBD6抗菌活性仅次于疏水指数,说明DGBD结构稳定性和疏水性对其抗菌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9.
皂荚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豆科植物皂荚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为我国特有种。本文在室内测定了皂荚叶和棘刺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番茄疮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瓜果腐霉的抑制作用。叶提取物未检测出抗菌活性。棘刺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 mg/mL和10 mg/mL。棘刺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1 mg/mL时,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都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对瓜果腐霉生长的抑制率为28.4%。将棘刺乙醇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等5个极性不同的萃取部分,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枯草芽孢杆菌、番茄疮痂病菌、欧文氏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活性强于其它的极性段,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和5 mg/mL。乙酸乙酯部分对瓜果腐霉和棉花枯萎病菌的生长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1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45.8%和23.9%。研究结果表明,皂英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棘刺中的乙酸乙酯极性段和正丁醇极性段中。  相似文献   
90.
用PDA培养基平板法测定了0.4%OS-诱抗剂水剂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立枯病菌、瓜类绵腐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34.56、59.33、33.17、85.92、91.91、122.87μg/mL,OS-诱抗剂对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较好。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经OS-诱抗剂处理后的植物提取液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对于对照有明显的变化,说明OS-诱抗剂对植物的防病作用可能是促使植物体内产生了酚类抗病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