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2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林业   235篇
农学   481篇
基础科学   108篇
  322篇
综合类   3263篇
农作物   433篇
水产渔业   417篇
畜牧兽医   2940篇
园艺   447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硫化物浓度为0.4、1.2和4.0mg/L的水体中暴露48h,研究硫化物胁迫对其血液免疫指标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物对日本沼虾的24、48、72、96hLC50分别为22.5、15.2、12.5、11.35mg/L。血细胞密度(THC)和吞噬活力(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至48h,0.4、1.2和4.0mg/L组的THC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85.71%、70.75%和57.48%。各试验组沼虾的凝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延长,1.2mg/L和4.0mg/L组分别从12h和6h开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沼虾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至48h,1.2mg/L和4.0mg/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至48h,1.2mg/L和4.0mg/L组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本沼虾免疫系统对低浓度硫化物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硫化物浓度过高时,沼虾的免疫能力降低,对机体抗氧化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32.
 研究了沙培条件下铝对两个芥菜品种‘雪里蕻’和‘花芥菜’幼苗根系形态和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mg·L - 1和10 mg·L - 1 Al3 +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两种芥菜根系生长, 并降低花芥菜叶内MDA的含量。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芥菜根系生长受到抑制, 叶内MDA含量增加, 同时POD和CAT活性升高, 但不同品种芥菜叶内AsA、GSH含量和SOD活性对铝胁迫的反应不同。研究结果说明低浓度铝在短时期内对芥菜生长有促进作用, 但处理时间的延长会抑制芥菜的生长, 在铝胁迫下芥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可以提高其铝适应性。  相似文献   
933.
刺参呼吸树抗氧化防御酶类基因在夏眠期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明  杨红生  苏琳 《水产学报》2011,35(8):1172-1181
以夏眠刺参呼吸树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刺参抗氧化防御酶类的基因表达特征,共获得夏眠刺参的5个基因片段序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过氧化物还原酶5(PRDX5)及过氧化物还原酶6(PRDX6),完成基因序列初步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以NDUFA13 (NADH dehydrogenase[ubiquinone]1 alpha subcomplex subunit 13)和 ACTB (beta actin)基因为多内参,定量分析实验各阶段刺参抗氧化防御酶类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刺参抗氧化酶类基因与近、远源物种同源性均较高;现场调查实验结果显示,相对5月非夏眠刺参样品,8月夏眠刺参呼吸树组织Cu/ZnSOD及PRDX5基因表达上调,CAT及PHGPx基因表达量均出现显著下降。温度诱导夏眠实验证实Cu/ZnSOD基因在实验第0天表达量显著上升至2.01倍,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CAT基因表达在实验第0天下调,第5天时出现上调,而在第10天和40天表达量均出现显著下降;PHGPX基因表达实验期间均出现显著下调,在第40天时降到最低,为0.34倍;PRDX5基因表达在实验第0天出现显著上调至1.55倍,第5天回落后呈现上升,于第40天达到高值1.91倍;PRDX6基因表达在实验第10、20天出现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934.
以初始体质量(42.20±0.34)g团头鲂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胆碱对高脂胁迫团头鲂肝脏抗氧化、组织结构和免疫力的影响。实验采用2×2因子设计方法,共配置2个脂肪水平(5%和15%)和2个胆碱水平(1200和2200 mg/kg)的等氮饲料4组。养殖实验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8周。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等的检测分析,以及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当饲料中添加1200 mg/kg胆碱时,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团头鲂肝脏脂肪含量和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增加,而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则显著上升;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显著升高;血液中白细胞数、溶菌酶活性、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显著降低;超微结构观察到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伴随着细胞核变性、核膜残缺、线粒体水肿等异常现象。这些结果表明高脂日粮不仅导致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而且造成肝脏氧化应激和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在高脂饲料(15%脂肪)中添加2200 mg/kg胆碱,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血浆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显著提高白细胞数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同时肝细胞形态及细胞器结构也趋于正常。研究表明,添加适量胆碱能够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维持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并增强团头鲂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力,继而保持鱼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935.
以鱼油、豆油、亚麻籽油等比例混合,配成脂肪含量分别为5.45%(L1)、7.00%(L2)、10.44%(L3)、14.37%(L4)、16.34%(L5)、18.91%(L6)及20.15%(L7)的等氮饲料,饲喂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6.20±0.02)g]8周。实验结果表明,L3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最大,但与L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L3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且饲料系数最低。L6和L7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L2和L3组(P0.05)。将幼鱼的增重率与饲料脂肪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俄罗斯鲟幼鱼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0.69%时生长最佳。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各组鱼的肝体比和体粗脂肪有上升趋势,其中肝体比在饲料脂肪含量大于14.37%时显著增大(P0.05)。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也随脂肪水平升高而显著提高(P0.05),提示脂肪过高会影响俄罗斯鲟幼鱼的生长,降低蛋白质效率,导致脂肪在体内的过量积蓄。L7组鱼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最高,而L1组鱼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最高。肝脏脂蛋白酯酶活性随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而升高,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则随脂肪水平升高而降低,提示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鱼体脂肪的分解代谢。肝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显著升高(P0.05),表明脂肪含量过高会导致脂质过氧化,引发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综合俄罗斯鲟幼鱼的生长、血液指标及抗氧化性能,建议生产中将幼鱼的饲料脂肪水平控制在7.00%~10.69%。  相似文献   
936.
研究采用DPPH法、FRAP法和ABTS法评价了玫瑰茄水提物(HWE)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纸片抑菌法和微量稀释法评价了HWE的抑菌活性,以期为开发玫瑰茄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HWE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可达98%,强于VC的88.69%;采用FRAP法和ABTS法测定HWE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79和5.44 mmol/g,低于VC的1.47和6.51 mmol/g;在纸片抑菌试验中,HW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优,200 mg/mL时抑菌圈直径达18.83±0.58mm;微量稀释法结果显示,HWE对枯草芽孢杆菌、肠炎沙氏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2.5、6.25、3.12、12.5 mg/mL,MBC值分别为25、25、12.5、25 mg/mL。上述结果表明,玫瑰茄水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可在饲料抗氧化剂和抑菌防霉剂等方向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37.
将600尾体重为(5.0±1.2)g的健康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虾,分别暴露于不同氨氮质量浓度(0 mg/L、2 mg/L、4 mg/L、6 mg/L和8 mg/L)海水中,于胁迫后6 h、24 h、48 h、72 h和96 h测定血淋巴氨氮、尿素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和血淋巴细胞过氧化氢酶(CAT)基因、过氧化物还原酶(Prx)基因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0 mg/L氨氮组作为对照。结果显示,随着氨氮胁迫时间的延长,中国明对虾血淋巴氨氮含量逐渐积累,以8 mg/L组对虾血淋巴氨氮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5.85倍。氨氮胁迫6 h,胁迫组中国明对虾血淋巴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6 mg/L组对虾血淋巴尿素氮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22倍。氨氮胁迫下中国明对虾血淋巴T-AOC、Prx 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取样时间推移先升高后降低,而血淋巴抗超氧阴离子活力、CAT和caspase mRNA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氨氮胁迫下中国明对虾血淋巴抗氧化能力被显著诱导,这可能破坏机体的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从而导致caspase mRNA相对表达量的上调。  相似文献   
938.
为研究氟苯尼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低、中、高(10、20和40 mg/kg·BW)3种剂量氟苯尼考药饵连续投喂脊尾白虾5d,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于停止投喂药饵后的第3、6、12、24、48、96、168和240 h取血淋巴,测定血蓝蛋白(HEM)含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HEM含量均在3h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ACP活性在3h和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168 h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低、中剂量组AKP活性在3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T-SOD活性整体高于对照组,分别在6h和24 h达到最高值(P<0.05),高剂量组在24 h和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CAT活性均在3h和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在12-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24 h达到最低值(P<0.05);低、中、高剂量组T-AOC活性均在3-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48 h达到最低值(P<0.05),且出现剂量效应.本研究结果为氟苯尼考在海水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39.
在实验窒条件下,选取苦楝、青蒿和苦参对金鱼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通过测定药物对金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进而探究这3种药物对金鱼肝脏的损伤情况。试验表明:较小浓度的中草药使金鱼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略有下降,而高浓度药物则明显减弱了金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说明这3种中草药对金鱼肝脏均有一定的损伤。因而,在实际生产中.中草药的使用同样应该谨慎选择,准确控制药物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940.
胰蛋白酶水解文蛤蛋白制备抗氧化小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胰蛋白酶水解文蛤蛋白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制备抗氧化小分子肽。结果表明:胰蛋白酶解液G-15凝胶层析的分离组分在第3管有最大吸收峰,且在2个检测波长下,两者出现峰的位置基本一致。但不同洗脱峰对应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差异较大,最大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9%。可见最大洗脱峰与最大羟自由基清除率并无一致性。利用Tricine-SDS -PAGE聚丙烯凝胶电泳对各洗脱峰抗氧化小肽进行分离纯度检测表明第4管纯度佳,但其羟自由基清除率只有25%、分子量为4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