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02篇
  149篇
综合类   73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95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明代是中国方言分布格局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而进行的移民活动贯穿始终,汉语汉字随着移民活动在域内、域外都获得扩散。本文从明代移民活动出发,讨论了明代汉语地理扩散的流向、结果及类型。  相似文献   
82.
采用Fluent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辐射吊顶空调房间内贴附层的湿量分布情况在不同湿源位置和湿源散湿强度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研究了湿源位置和散湿强度对辐射板结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稳定阶段,湿源上方的辐射板比其他位置处的辐射板早发生结露现象,平均提前5min左右;湿源的散湿强度会影响各辐射板的结露时间,当增加一个成年男子轻度劳动时的散湿量时,结露时间大约提前8min。  相似文献   
83.
湖北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湖北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历史、发生现状、发生规律和致病机理;分析了松林组分相对单一、极端不利气候、物流频繁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不够等因素对湖北松材线虫病影响,导致该病害呈跳跃式爆发趋势;并提出了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加强科技攻关力度、提高防治队伍素质和推进社会化防治等建设性意见,以期为有效防控湖北松材线虫病蔓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4.
准确测试土壤水分扩散率是研究水分在土壤中运移的关键之一.针对水平吸渗法测试土壤水分扩散率易受边界效应影响的问题,该研究构建解析-修正法,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假设第一类边界条件下,一维水平入渗Richards方程解的形式与其对应线性化方程的解析解相似,结合常数变易法,推导了一维水平入渗Richards方程的近似解析解....  相似文献   
85.
竹类植物种群扩散效应是生态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黔中地区,采用单一繁殖体同地种植方法,持续10年观察了金佛山方竹和毛金竹的种群扩散效应,对比了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栽植时间的增长,2个竹种的繁殖生长呈现如下变化:1)年出笋日数及出笋最远距离逐年增加,毛金竹的相应值较高,竹种间出笋日数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2)年出笋量、竹笋平均地径及最大地径逐年增加,竹笋密度呈“快速增加—快速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除金佛山方竹的竹笋密度较高外、毛金竹的其他指标较高,竹种间出笋量及竹笋密度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3)年新竹数量、平均地径、竹高及胸径处节间长度、以及竹鞭粗度和竹秆基部第1节环竹根数量值逐年增加,成竹率呈“缓慢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新竹密度呈“快速增加—快速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除金佛山方竹的新竹密度较高外,毛金竹的其他指标较高,竹种间成竹率差异显著、胸径处节间长度及竹秆基部第1节环竹根数量值差异极显著,新竹数量及密度、平均高度及胸径处节间长度、成竹率及竹秆基部根数量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4)平均竹笋质量和出笋时间的负相关极显著,相应值的种间差异显著,毛金竹平均竹笋质量较高。总体而言,毛金竹的种群扩散效应优于金佛山方竹。  相似文献   
86.
随着国家对农业面源氮、磷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土壤氮、磷测定技术迫切需要改善。本研究在对常规的扩散对流(Dispersion convection)和强迫对流(Forced convection)流动分析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扰动扩散(Perturbation diffusion)流动分析方法,以实现土壤氮、磷全自动化快速测定与分析。扰动扩散流动分析方法是将样品和试剂定量化后集中在化学反应腔中进行反应,然后程序控制蠕动泵对化学反应腔中反应物进行反复扰动,待化学反应完全稳定后流入光电探测单元完成土壤氮、磷含量测定。采用取自湖北潜江的土壤样品对扰动扩散流动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与常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氮、磷测定相比,基于硫酸钠和碳酸氢钠联合浸提的土壤铵态氮测量值相关系数为0.915 5,基于氯化钙浸提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水溶性磷测量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5、0.990 1和0.991 1。铵态氮、硝态氮和水溶性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055 4、0.020 3 mg·L-1和0.008 4 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1.8%、4.8%和1.0%。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华中地区水旱轮作体系酸性土壤磷与铁的形态转化以及磷生物有效性变化,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水稻收获后采集该区域典型酸性红壤(低磷铁比)和黄棕壤(高磷铁比),采用张守敬-杰克逊无机磷分级方法和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对干湿交替培养样品磷形态、生物有效性磷(DGT-P)与铁(DGT-Fe)、Fe(Ⅱ)及无定形氧化铁(Feox)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淹水过程中黄棕壤和红壤pH逐渐升高趋于中性;二者氧化还原电势(Eh)在淹水期间降低,土壤环境呈明显的还原条件。淹水过程黄棕壤和红壤中Fe2+与Feox均增加,干燥后均明显降低。黄棕壤与红壤磷形态以铁结合态磷(Fe-P)与闭蓄态磷(Oc-P)为主,干湿交替过程中黄棕壤Oc-P向Fe-P转化,红壤Fe-P向Oc-P转化。在水-土界面以下120 mm土壤垂直剖面内,黄棕壤DGT-P和DGT-Fe释放水平先增加后减少;红壤DGT-Fe增加,DGT-P减少,黄棕壤P和Fe的同步释放相关性更显著。研究表明,干湿交替条件下酸性土壤磷形态主要是Fe-P与Oc-P之间转化,低P/Fe红壤以磷闭蓄化为主,高P/Fe黄棕壤Fe-P增加,以铁吸附磷为主;淹水导致DGT-P含量增加,生物有效性增加;干燥过程磷闭蓄化加深,但磷有效性并无明显降低,这与土壤磷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8.
89.
船舶在航行中,一般有一种局部的冲击波产生并扩散为船尾波。由于它在接近船尾部后方的位置发生,所以产生船尾兴波阻力,成为船舶速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
《畜禽业》2005,(1):69
百事通:常用的疫病检测技术有: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ar-gel diffusion AGP)、血细胞凝集试验(Hemadsorptin Agglutinate,HA)和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emadsorptin Inhibition test,HI)、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euraminidase Inhihition test NI)、病毒中和试验(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V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