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87篇
  免费   1264篇
  国内免费   1400篇
林业   1253篇
农学   1610篇
基础科学   708篇
  4923篇
综合类   15955篇
农作物   1115篇
水产渔业   1259篇
畜牧兽医   8851篇
园艺   2167篇
植物保护   810篇
  2024年   395篇
  2023年   1229篇
  2022年   1300篇
  2021年   1269篇
  2020年   1143篇
  2019年   1388篇
  2018年   665篇
  2017年   1029篇
  2016年   1122篇
  2015年   1262篇
  2014年   2028篇
  2013年   2075篇
  2012年   2710篇
  2011年   2694篇
  2010年   2353篇
  2009年   2241篇
  2008年   2255篇
  2007年   1940篇
  2006年   1876篇
  2005年   1553篇
  2004年   1121篇
  2003年   925篇
  2002年   727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9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4种微生物菌剂对多年连作甜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种微生物菌剂对土壤进行处理,探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特葆系列菌剂、谷乐丰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新型菌剂NBmelon的pH值高于清水对照,但只有施特葆系列菌剂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谷乐丰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启高系列生物系列菌剂处理的EC值和全盐显著高于对照;土壤粉粒总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砂粒总含量均低于对照,样品土壤以粉粒和砂粒为主,均值分别达到64.59%和34.47%,按照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为粉壤土。研究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具有提高土壤pH值、改良土壤酸性、增加土壤粉粒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魏继林  聂玲 《农业工程》2020,10(8):58-61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用水量和废水量日益增加。为有效处理废水,使其稳定达到排放标准,从当地生活垃圾和废水中筛选功能菌株来强化当地的A/O废水处理系统。筛选得到了高效COD去除菌2株和除氮菌2株,将其用于二级A/O废水处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平均增加6.5%,总氮的去除率增加11.6%,氨基氮和硝基氮的去除率增加33.0%和26.8%。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在水田上改建苗圃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内同时采集了水田起源的不同类型苗圃表层土壤与剖面分层土壤,以长期种植水稻农田为对照(水田),分析土壤含水量、水稳定性团聚体、容重、饱和导水率、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和pH等指标,探讨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后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把苗圃分为加土型(加土种植,增加地面高度)、减土型(带土移苗,降低地面高度)和常规型(种植过程中地面高度无明显变化)3种情况。结果表明,水田改建苗圃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效磷、速效钾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普遍下降,活性有机碳/有机碳的比例也逐渐变低,土壤有机碳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下降以加土型和减土型更为明显。减土型和常规型苗圃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低于水田,土壤容重却明显高于水田;常规型苗圃表层土壤酸度大于水田;加土型苗圃表层土壤砾石含量明显高于水田。对代表性常规型苗圃剖面土壤的鉴定表明,水田改为苗圃后,整个土壤剖面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对丘陵区土壤(黄筋泥田)深层土壤含水量下降的影响大于对平原区土壤(青紫泥田和淡涂泥田)的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也呈下降趋势。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可引起土壤质量的退化,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进化树的构建是当代生命科学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可以分析未知微生物和已知微生物的亲疏关系,从而进一步获取微生物进化关系的重要证据。本文对微生物进化树的构建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进化树的原理,梳理了相关的理论,同时全面地介绍了最常用的构建进化树的软件及其功能,详细地介绍了微生物进化树的构建方法,以期为更便捷地开展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性别对家禽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择成年鸡、鸭和鹅为试验动物,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喂相同的饲料28 d后,收取新鲜粪样后检测粪便样品的16S rDNA的V4区,分析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并进行差异菌落功能注释。结果表明,性别对鸡和鸭粪便α微生物多样性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而对鹅粪便微生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饲喂相同的饲料给不同性别的家禽(鸡、鸭、鹅),不同性别的家禽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有明显区别;不同性别的鸡、鸭和鹅粪便微生物中50、78和247个属的微生物丰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大量的差异属微生物的功能聚集在代谢、免疫功能等方面。该研究表明性别对鸡、鸭和鹅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进而影响粪便的功能和宿主。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黄芩种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商州四种种植地(小麦-黄芩轮作、黄芩3 a连作、黄芩4 a连作、闲置荒地)黄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三大类群组成比例基本一致,均为细菌居于多数,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小麦-黄芩轮作黄芩连作3 a黄芩连作4 a荒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黄芩连作小麦-黄芩轮作荒地。在不同种植地中小麦-黄芩轮作地蔗糖酶活性最高,说明小麦-黄芩轮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小麦-黄芩轮作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岷县5个主产区100份当归为供试材料,对岷县当归中的常见28种无机元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利用因子得分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3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9.549%,认为Cr、Mn、Ni、Cu、Rb、Tl、Hg是岷县当归的特征无机元素;经评价,当归品质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梅川镇、茶埠镇、中寨镇、禾驮乡、寺沟乡。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潜力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以贵州当地的玉米秸秆、烤烟秸秆、水稻秸秆、锯木屑、玉米芯粉、中药渣、猪粪、牛粪、鸡粪为对象,研究其堆肥发酵后和高温炭化后的理化特性,并进行安全性利用评价,分析其基质化、肥料化和热解生物炭化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堆肥后的有机废弃物容重为0.24~0.38 g/cm~3;有机碳含量为37.67%~55.94%;中药渣、猪粪、牛粪和鸡粪的电导率(EC值)较泥炭高47.62%~190.48%;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玉米芯粉和牛粪培养的黑麦草种子发芽指数为0.81~0.98,接近于泥炭;除玉米芯粉外,其他有机废弃物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7。各有机废弃物低氧高温热解后的生物炭有机碳含量为30.52%~48.98%、pH值为8.75~11.56、比表面积为13.36~102.16 m~2/g。综上,堆肥后有机废弃物具有良好的通气结构、持水性能和丰富的矿质营养,通过科学配比,具有成为优质栽培基质和有机肥原料的潜力;低氧高温热解后的生物炭养分丰富,比表面积较大,具有成为土壤改良剂、重金属钝化剂和有机肥辅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20.
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微生物重要酶系统或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消毒药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病原微生物类型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很明显的不同,例如形成芽胞的微生物对消毒药敏感性差,因而所用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都要增加;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乳酸杆菌对酸的抵抗力强。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胞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正确选用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