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6篇
  23篇
综合类   755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07篇
畜牧兽医   147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牛羊焦虫病是由焦虫(血孢子虫或梨形虫)寄生在牛羊血细胞或血浆内,巴贝斯焦虫以虫体大量生长繁殖破坏血细胞、畜体严重贫血、发烧和排出血红蛋白尿为特征,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因通过硬蜱传播,故病多在硬蜱活跃季节呈爆发和流行。我县是牛羊焦虫病的易发地,本病曾对我县牛羊造成严重危害。经较长时间的流行病调查、诊治、化验,认为是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混合感染发病。1牛羊焦虫病发病史1.1病原常见的巴贝斯焦虫有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双芽巴贝斯焦虫是一种大型焦虫,典型的形似梨状,长度大于细胞半径,两个虫体以其尖端或锐角相连…  相似文献   
102.
奶牛焦虫病又称巴贝斯虫病或血孢子虫病,是由多种无色血孢子虫寄生于牛体的红细胞内和网状内皮细胞,引起的急性、热性寄生虫病:该病只通过中间媒介(蜱)传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高,有地区性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03.
为初步了解水貂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作者于2005年11月份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了河北省肃宁县某水貂养殖场的469份粪便样品。结果,8份粪便样品为隐孢子虫阳性,总感染率为1.71%(8/469)。其中,白貂感染率为2.15%(5/233)、灰貂感染率为2.08%(1/48)、黑貂感染率为1.06%(2/188)。所查的8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均来自5~6月龄的水貂,表明幼龄水貂容易感染隐孢子虫病而老龄水貂不易感染。另外,8份阳性样品多数来自雄性水貂,显示水貂的隐孢子虫感染可能存在性别的差异性。根据卵囊形态和大小将水貂隐孢子虫初步鉴定为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同时,利用所收集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了小白鼠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水貂源隐孢子虫不感染免疫抑制状态下的昆明系小白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目前常用的两种检测隐孢子虫感染方法进行估价。方法取上海某牧场随机采集的20头奶牛粪便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巢式PCR(Nested PCR)法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出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检测率55%,Nested PCR法阳性检测率70%。结论:两种方法均能从感染隐孢子虫的奶牛粪便中捡出隐孢子虫卵囊,可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5.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Tyzeer于1907年在实验小鼠胃肠道内首先发现的[J].它是一种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的寄生性原生动物疾病,可引起哺乳动物的严重腹泻、禽类的腹泻和卡他性呼吸道症状、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胃炎.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微孢子虫分类学地位的争议,通过克隆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的α-Tubulin基因,利用BioEditor将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并从NCBI中收集不同物种的α-Tubulin基因,用CLUSTALX(1.81)、Mega2以及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CLUSTALW(1.83)分析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它微孢子虫与真菌聚为一类,且微孢子虫以一个独立群与接合菌(zygomycetes)的噬虫霉属(Entomophaga)、耳霉属(Conidiobolus)关系最近,与子囊菌(ascomycetes)、担子菌(basidiomycetes)、壶菌(chytrids)及其它接合菌互为姐妹群。  相似文献   
107.
从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Tn)幼虫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微孢子虫,孢子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2.832±0.486)μm×(1.947±0.317)μm。它能寄生粉纹夜蛾的大多数组织器官,在虫体内的发育过程具有微粒子属Nosema的分类特征,并初步命名为Nosema sp.。  相似文献   
108.
以107个/ml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pusilus)孢囊孢子悬液颈静脉接种2月龄山羊,每只5ml,每日1次,连续3日,经88d观察3/4只山羊死亡。病羊临床表现精神沉郁,消瘦,体温升高,腹泻,后肢瘫痪,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成倍增加,全血GSH-PX活性降低,S-GOT、S-GPT和AKP活性升高,血清胆固醇值上升,但以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与对照羊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变化为全身扩散性毛霉菌病,其典型病变在肺脏,整个肺脏遍布灰白色圆形小结节。镜险肺结节中心为毛霉菌丝或碎片,周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包绕。腿肌大部分肌束呈凝固性坏死,周围微血管内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109.
陕西血孢子虫病的分布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孢子虫病又名梨形虫病。是以多种蜱为媒介,寄生于畜体红细胞内的原生动物,引起血孢子虫病。在我省不同地区的牛、马、羊等家畜中均有流行,对养畜业危害甚大。1种类及分布陕西省分布的种类有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bigemina),寄生于黄牛。分布于西安...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正确诊断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bycis, N.b),共征集了11种微孢子虫作为诊断的材料。根据N.b.孢子(日本株)的DNA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N.b.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一个约317bp的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DH5 α中,提取重组质粒、酶切、回收目的片段,经地高辛标记为探针,对N.b.等11种微孢子虫DNA进行核酸杂交检测,只有N.b.DNA呈阳性反应。检测灵敏度均达到1ng DN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