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1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1007篇
林业   570篇
农学   781篇
基础科学   543篇
  887篇
综合类   5531篇
农作物   463篇
水产渔业   678篇
畜牧兽医   4845篇
园艺   525篇
植物保护   523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538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942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1148篇
  2010年   1029篇
  2009年   946篇
  2008年   918篇
  2007年   756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5年1月底.广东省某规模养殖场的鸡出现了张口喘气、呼吸困难,有呼噜声、咳嗽,排黄绿色粪便等症状.部分鸡还有神经症状。发病约450只.发病率为1.2%。三天后鸡只陆续出现死亡.两天内死亡50只左右。解剖病死鸡,可见:喉头、气管粘膜明显出血,小肠轻度炎症。回肠、直肠、泄殖腔粘膜出血。临床无法确诊。经实验室快速诊断.为新城疫感染。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根据空肠弯曲菌及结肠弯曲菌的16s rRNA基因相同保守序列来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及灵敏性,其对空肠弯曲菌及结肠弯曲菌的最低检测限度为5 CFU/mL,它无需增菌培养过程可以直接对样品进行检验,在对鸡肉样品空肠弯曲菌及结肠弯曲菌的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乳牛布鲁氏菌病病原DNA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乳牛原乳中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ku基因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技术。结果显示,本方法的特异性好,只能扩增布鲁氏菌DNA,而不能扩增同样能引起乳牛流产的鹦鹉热衣原体、弓形虫、胎儿弯杆菌DNA;乳样的检测灵敏度达50CFU/mL,重复试验35次,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均十分理想;对4批331头凝集试验阳性(24份)或阴性(307份)乳牛的乳样用本方法检测,符合率为100%。在48h内即可获得诊断结果。本方法同样可用于血液或其他流产病料中布鲁氏菌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94.
猪弓形虫病特异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作为弓形虫种特异的遗传标记.建立了猪弓形虫病特异PCR诊断方法。应用人工感染的方法建立了猪弓形虫病动物模型.摸索出猪弓形虫病PCR检测的最佳条件。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PCR方法最低能检测到10个弓形虫速殖子的DNA,且与相关的8种原虫和线虫均无交叉反应,证明该PCR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证明.在试验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感染后第5d).对取材的8个组织样品用该PCR方法检测,有6个组织样品为阳性,其中检出率最高的组织为肺门淋巴结。  相似文献   
95.
安徽省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集了安徽省6个主要养鸡地区65群鸡的185只病鸡共986份组织样品,对可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的5种最常见病毒进行了PCR检测。结果,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73.08%和40.91%、46.15%和25.95%、41.54%和17.84%、18.46%和7.57%、13.85%和4.86%,其中被检鸡之二重或多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24.33%。调查结果证实,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安徽省的商业鸡群中普遍存在,并与鸡群疾病多而复杂、损失大相关。  相似文献   
96.
将30头健康、经产、处于围产期的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从产前28d开始,低能量组乳牛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对照组乳牛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高能量组乳牛饲喂《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试验;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摄入不同能量的围产期乳牛肝活体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丰度。结果,不同能量组乳牛肝LDLR mRNA丰度产前至产后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和120%能量组肝LDLR mRNA丰度在产后14d达最大值,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d除外,P〈0.01或P〈0.05);而80%能量组产后1d即达到最大值,产前14d至产后14d,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20%能量组;产后28~56d,120%能量组显著高于80%和100%能量组(P〈0.01)。表明围产期乳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LDLR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7.
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Gall和Pardue首先创立了原位杂交技术,确定了爪蟾核糖体基因定位于卵母细胞的核仁中。与此同时,Buongiomo—Nardelli和A maldi John及其同事等相继利用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进行了细胞或组织的基因定位。Oah应用3H标记的兔乳头状瘤病毒cRNA探针进行了兔乳头状瘤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杂交,首次用原位杂交技术检出病毒DNA在细胞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98.
应用PCR及Nested PCR技术检测柑桔木虱及其寄主九里香的结果表明:PCR只可检测最低2头带菌木虱,Nested PCR可检测到单个带菌木虱。100头带菌木虱中,单虫检出率为96%。检测田间重、中等、轻病的柑桔园内的木虱,其带菌率依次为87%、53%和21%。在病芦柑上饲菌不同天数的木虱均能检测出带菌,其饲菌时间最短为1d。城市九里香叶片及在其叶上取食的木虱单虫,均能用Nested PCR检测出病原。饲菌木虱接种九里香及芦柑健苗,在植株尚未表现症状时,常规PCR难检测出病原,但用Nested PCR则能检测到病原,说明九里香不仅是木虱的寄主,而且是黄龙病病原的隐症寄主。  相似文献   
99.
强光下姜叶片的光呼吸及叶黄素循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徐坤  邹琦  关国生 《园艺学报》2002,29(1):47-51
 姜叶片晴天中午的表观量子效率( AQY) 和PSÒ光化学活性(Fv/ Fm) 显著降低, 表明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 而干旱、高温、强光等逆境条件可显著加重光抑制程度。土壤水分胁迫使光呼吸速率( Pr) 降低, 峰值提前, Pr/ Pn 升高; 同时使叶黄素循环库增大, (A+ Z) / ( V+ A+ Z) 上升, 表明光呼吸和叶黄素循环是姜叶片耗散过剩光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0.
吴郁魂 《植物医生》2003,16(5):10-11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 ,严重时可导致油菜苗死亡以至全田毁株。成株受害则根部肿大 ,腐烂 ,甚至使植株枯萎死亡。近年来 ,该病的发病率在川南一带有上升趋势 ,一般植株的发病率达 10 %~30 % ,严重的高达 5 0 %以上。对油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现就该病的症状、病原与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症状在发病初期 ,病株地上部份有萎蔫现象 ,早晚可恢复 ,叶片无光泽 ,主根呈纺锤形或不规则畸形 ,大小不等的肿瘤 ,初期表面光滑、白色 ,以后颜色变褐 ,表面粗糙、龟裂 ,易为土中杂菌感染而腐烂 ,主要特征是根部肿大 ,因此有“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