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211篇
基础科学   41篇
  80篇
综合类   1173篇
农作物   137篇
水产渔业   196篇
畜牧兽医   548篇
园艺   164篇
植物保护   2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孔雀盲肠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肠虫病又称为异刺线虫病,在禽鸟中经常发生,虫体主要寄生在禽鸟盲肠内,通过虫体机械性阻塞、其代谢产物毒害或摄取营养而表现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2.
1猪的咬耳、尾行为猪群先出现异食现象,如哄食粪便,啃咬异物,食欲有所下降,猪群动乱不安。继而出现相互咬斗,猪体各部位都成为攻击目标,尤以耳、尾部最易受到攻击,成为主要的受伤部位。猪群咬斗,在效应激强烈,饲料内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猪合群和某些疾病情况下常发生群攻,呈现群发、急性经过,常导致猪群相互残杀,弱者、病者和好斗者常成为众矢之的,发现不及时,可导致死亡。被咬猪耳、尾尖出血,严重者尾巴、耳朵被咬掉,耳、尾部出血肿大、发炎,甚至发生坏死,继而波及全身,引起脓肿、跛行、瘫痪乃至菌血症。严重影响生长速…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数量迅猛增加,目前,由于大多奶牛均以粗饲方式饲养,管理粗放,饲料单一,因此奶牛异嗜癖的发病病例逐年增多,奶牛异嗜癖在齐市地区已呈地方性流行,给养奶牛户和奶牛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奶牛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齐齐哈尔地区天然牧草、土壤、奶牛饲料、饮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在卵母细胞成熟液中单独添加卵母细胞核成熟抑制剂--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异丁基甲基黄嘌呤(isobutylmethylxantihine,IBMX),研究其对卵母细胞卵丘扩散程度、极体形态以及后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剂(HX、IBMX)组卵母细胞卵丘扩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抑制剂组第一极体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抑制剂组囊胚发育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最终结果提示,虽然HX和IBMX并未明显提高卵母细胞发育潜力,但仍为两种行之有效的核成熟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5.
针对金融数据具有丛集性与异方差性的特征,给出了最能反映这一特征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ARCH模型及其若干变形,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讨论了金融系统ARCH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植物染色体工程在小麦品种改良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7.
黑河市一雉鸡场于1997年春季,雉鸡出现神经症状,斜颈,转圈,飞奔冲撞,并出现心肌炎和肝脏坏死等败血症。盲肠端寄生大量异刺线虫。同时经检菌、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试验,诊断为继发李氏杆菌病。本文反映雉鸡对鸡异刺线虫感染性虫卵的易感性很强,在这种不良条件下容易感染李氏杆菌引起发病。经采取抗菌、驱虫、消毒等综合征防治,较好地控制了疫病,保障了雉鸡生产。  相似文献   
108.
109.
内型β—异莰烷基酮肟的合成及其构型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内型β-异莰烷基酮与羟胺反应合成了5种内型β-异莰烷基酮肟,产品纯化后进行了IR,^1HNMR与MS分析。将这些酮肟进行Beckmann重排,并对重排产物酰胺进行GC-MS分析。  相似文献   
110.
枸杞是常异花授粉植物,利用种子育苗时不仅育苗周期长,而且因其后代变异率高达70%以上,不利于优良遗传性状的保持。因此,生产上常用无性繁育技术繁育枸杞幼苗。结合在秦王川肥沃耕地和砂地上的试验结果,特制定出此“枸杞标准化育苗技术规程”,以指导当地枸杞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