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99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24篇
  35篇
综合类   292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福建省永春县,对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月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月变化趋势相似,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在秋季的10月至翌年春季的3月灰分含量较高,而春夏季相对较低;毛竹成熟叶的灰分含量在7.56%~15.91%之间,老叶的灰分含量在7.46%~16.67%,老叶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成熟叶(P=0.0199)。②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干重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干重热值在18.166~20.923 kJ.g-1之间,老叶的干重热值在18.581~20.249 kJ.g-1,老叶的干重热值与成熟叶接近;成熟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老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③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去灰分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061~22.962 kJ.g-1之间,平均为(21.670±0.720)kJ.g-1;老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793~23.053 kJ.g-1之间,平均为(21.779±0.584)kJ.g-1;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与老叶接近。  相似文献   
42.
【研究目的】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叶干重及比叶重的影响。【方法】用叶面积扫描仪测定苜蓿叶面积,在105℃下杀青,65℃下烘干24h,称取苜蓿叶干重,计算比叶重(SLW)。【结果】①氮、磷、钾单施或不同方式的配施均能增加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和叶干重。其中以K40P60配施最有利于扩大苜蓿光合叶面积。以K40P40N10配施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②施氮,尤其是氮与磷配施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的比叶重,以P20N10配施效果最好。而单施磷(P20、P40、P60)、单施钾(K20、K40)或K20P20配施均不利于增加苜蓿开花期比叶重。【结论】①苜蓿施K40P60最有利于扩大开花期光合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②施K40P40N10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从而有利于晒制干草。③施P20N10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比叶重,有助于苜蓿提高其光合速率,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43.
掺混法在燃气热值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管输天然气热值高于城市燃气所需热值的问题,达到经济、合理、充分的利用天然气的目的,提出采用投资少的掺混法调整LNG热值,并且从配置方式、工艺流程、调节原理和设置气态的天然气或空气混合装置等方面对掺混法工艺流程和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阐明了掺混法在LNG热值调整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6个种皮单宁含量不同的蚕豆品种,发现高、低单宁品种间,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种皮干物质和单宁含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这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合成期和分解期。依据品种在单宁合成期和分解期变化的差异,可将蚕豆品种分为四种类型,其中种皮单宁缓慢合成快速分解型是低单宁品种。发育过程中,种皮单宁含量与种皮干物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设施栽培中限根对沪油018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干重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限根幼树在秋季枝条停长后,不同限根处理第1~8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相同叶位处理TR2各个叶位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和TR1,CK仅在第1、8叶位较TR1高,而其它叶位均低于TR1。(2)测定盛花后19~262d树冠外围枝中部完全展开功能叶的叶绿素变化动态,结果不同限根处理Chla、总叶绿素含量与Chl(a/b)的变化均表现“降—升—降”的变化规律。限根对Chlb的季节变化进程的影响差异明显。(3)不同限根处理下比叶重的季节变化差异明显,但总的呈上升趋势。叶片干重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总的呈下降趋势,不同限根处理间的变化动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胚乳消减和油分积累规律。[方法]以高油玉米115为对照,研究2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的胚、胚乳、种皮及相应油分的积累规律。[结果]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在籽粒发育过程中胚乳干重在发育的第27 d达最大,第37 d消减基本结束;胚的重量一直增加,种子成熟时和胚乳的重量相当;整粒干重第32 d达最大。3个玉米品种授粉后的种皮干重一直增加,第32 d基本稳定,整粒油分37 d前一直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胚乳的油分在17~27 d增加较慢,27~37 d增加迅速,37 d到成熟期下降,比高油115的高很多;胚的油分在17~27 d增加,27 d到成熟期略下降。高油玉米115胚和胚乳的重量一直增加,胚乳的油分一直很低,胚的油分在17~27 d增加。[结论]该研究为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籽粒胚乳消减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系)根系生长动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干重积累动态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模拟。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及出现的时间和平均增长速率有所不同。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时间,中国当代品种、美国当代品种及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品种间差异及施肥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中国当代、美国当代及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品种间差异也不显著,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平均增长速率,中国当代、美国当代及中国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各品种间及施肥处理间差异也显著。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生育时期,中国当代品种与美国当代品种根干重都比中国20年代品种大。  相似文献   
48.
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热值与灰分含量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厦门园林植物园的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与去灰分热值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叶片的发育(从幼叶→成熟叶→老叶),灰分含量有升高的趋势,5种植物中老叶灰分含量均不是最低,说明叶片可能具有维持自身营养元素平衡的机制;②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中,幼叶含有较高的干质量热值,不同发育阶段的榕属植物叶片干质量热值变化趋势因种而异;③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干质量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0 05);④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去灰分热值的变化趋势因种而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表4参16  相似文献   
49.
玉米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玉米品种"掖单13"和"丹玉13"为材料,采用大田挖掘法,全生育期系统研究了玉米根系与地上部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根系干重与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与绿叶面积以及根系总吸收面积与绿叶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掖单13"根系与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丹玉13"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两品种根系与叶鞘的NR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系与叶片中的可溶蛋白含量、根系与叶鞘中的可溶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掖单13"根系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丹玉1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掖单13"根系与叶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丹玉13"则二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0.
小麦秸秆储存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小麦采用全喂入和半喂入两种方式收获后,再对田间麦秸采用打捆机进行捡拾收集打捆,并将麦秸捆储存于遮雨通风自然环境和环境温度相同、相对湿度恒定环境的两种环境中,跟踪测试了麦秸捆的体积密度、含水率、芯部温度以及热值等参数,探索了麦秸捆储存期间内在因素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正常年份,还是相对湿度较大的特殊年份,麦秸捆储存期间芯部温度均没有超出安全水平线,储存前后绝干热值没有明显影响,麦秸捆均可安全储存并作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