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2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6篇
  191篇
综合类   564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论述了甘孜州高山河谷地带养兔业现状,介绍了兔子的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从兔舍建造、兔种选择和购买、饲料选择、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总结了兔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进一步增加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2.
王谢  张建华  唐甜 《农学学报》2020,10(4):53-59
为探索不同为微地形条件下水肥一体化工程技术对干热河谷区桑园果桑商品性状的影响,以盐边县刚成熟、正成熟和过成熟的鲜桑椹为研究对象,对比坡面雨养区(DN)、沟道两旁雨养区(WN)、坡面(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区(DF)和沟道两旁(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区(WF)桑椹的果长、果径、体积、质量、密度、果形指数和糖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灌溉施肥可以影响桑椹结果的物候特征,加速桑椹成熟。(2)灌溉施肥、微地形、灌溉施肥和微地形的交互作用对鲜桑椹的果长、果径、体积和果形指数具有极显著影响。(3)成熟度可以显著影响鲜桑椹的果长、果径和体积,但对鲜桑椹果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 (4)在灌溉施肥条件(DF、WF)下,桑椹的成熟度越高,其密度和质量越高;在DN区,过成熟桑椹的密度和质量显著高于刚成熟和正成熟的桑椹;而在WN区,正成熟桑椹的密度质量显著高于过成熟和刚成熟的桑椹密度。(5)平均糖度最高的为WF区的过成熟桑椹,平均糖度高达18.01%,而最低的为WN区的刚成熟桑椹,平均糖度仅为11.76%。(6)DN区和WN区桑椹的商品性状的差异主要是外形和糖度的差异,WN区的桑椹比DN区糖度低、外形大。(7)WF区桑椹与DF区桑椹的商品性状差异不大。上述结果揭示了水分和养分供给调控桑椹商品性状的内在机制,即水分供应可促进鲜桑椹变大变重,施肥可让鲜桑椹口味更甜。  相似文献   
173.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地貌复杂多样,山高坡陡,境内最高海拔4295米,最低海拔730米.全州林业用地面积3053.1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1.8%,是云南省的主要林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4.
175.
在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评价研究成果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了巧家县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参照相关价格参数,科学评估了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应,截止2012年巧家县退耕还林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和固碳制氧等生态效益价值为39.90亿元,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价值为4.90万元·hm2,接近云南昭通市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5.25万元的水平。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37亿元。研究结果可为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177.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山地为主.丘陵、河谷错杂分布的高原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牧草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作为毕节地区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178.
凉山州蚕种场地处四川西南攀西结合部的干热河谷地区。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原为四川省蓖麻蚕种繁育基地,1976年改为家蚕育种场,是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蚕丝工程试繁示范基地及家蚕生物学鉴定中心,同时还承担着全省一代种杂交种的杂交率饲养鉴定及全省新品种的室内饲养鉴定工作。2005年注册蚕种商标"桑花",年生产"桑花"牌母种10000蛾,原原种15000蛾,原种12000张,一代杂交种40万张以上。  相似文献   
179.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常见的乡土草本植物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养分添加及刈割后植株的补偿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植株凋落物量在进行刈割后减少,而在高频次降水或添加养分条件下有所增加。2)在添加养分条件下,经高频次降水处理的植株冠部干物质重量较高。3)扭黄茅单株及其根、茎、叶干物质重量在高频次降水、添加养分、未刈割时达到最高。4)植株的根冠比在未添加养分、刈割条件下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无论降水频次高、低;未添加养分、刈割处理植株在高、低频次降水下的生殖分配率(依次为1.2%、0)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小于其他处理。5)刈割后扭黄茅植株总生物量及其根、茎、叶、花果各器官生物量的补偿生长指数均在低频次降水并进行养分添加条件下最高,但均为欠补偿生长。因此,刈割不利于扭黄茅草地凋落物的形成和生物量的积累,而适量增加降水频次和添加养分有助于缓解该不利作用,但不改变刈割后扭黄茅欠补偿生长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