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7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林业   2812篇
农学   898篇
基础科学   326篇
  359篇
综合类   5801篇
农作物   425篇
水产渔业   562篇
畜牧兽医   1846篇
园艺   1763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1033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940篇
  2008年   1038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968篇
  2005年   886篇
  2004年   692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2.
指出了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灌木资源具有种类繁多(104种)、观赏价值高、保护价值高等特点。从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三个方面对18个代表树种进行阐述,并对保护区观赏灌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树木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文献统计,结果显示:野生观赏树木资源十分丰富,有42科85属151种,对其进行了园林应用分类,其中行道树类有39种,庭荫树类有24种,观花类有35种,观果类有28种,蔓木类有17种,绿篱类有8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开展引种驯化栽培工作和建立野生观赏树木种质资源保护库等措施保护野生观赏树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药剂浸苗处理和药剂行沟土壤处理两种施药方法,比较各药剂对黄芩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力。结果表明:300g/L 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000 倍液做浸苗处理和做行沟土壤处理的防效均最高,分别为74.58%和67.92%;250g/L 嘧菌酯悬浮剂800 倍液两种处理方式下防效均最低,分别为55.03%和41.22%;各药剂浸苗处理的防效均高于行沟土壤处理,其中药剂30%噻呋·嘧菌酯悬浮剂1000 倍液和250g/L 戊唑醇水乳剂800 倍液做浸苗处理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效,分别为73.12%、71.74%。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黄芩种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商州四种种植地(小麦-黄芩轮作、黄芩3 a连作、黄芩4 a连作、闲置荒地)黄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三大类群组成比例基本一致,均为细菌居于多数,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小麦-黄芩轮作黄芩连作3 a黄芩连作4 a荒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黄芩连作小麦-黄芩轮作荒地。在不同种植地中小麦-黄芩轮作地蔗糖酶活性最高,说明小麦-黄芩轮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小麦-黄芩轮作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野生食用菌历史,奠定了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重要地位与属性,云南也逐渐将野生食用菌资源纳入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范畴,并成为云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栽培及旅游模式开发的现状,发现云南在野生食用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探索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正常菌群调整疗法防治野生驯化珍禽肠道细菌病许树林,李雁冰,卢玉明,刘润珍,沈秀丽(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环颈雉、花尾榛鸡、斑翅山鹑等野生珍禽人工驯化饲养繁殖技术已获得成功,并正逐步转为经济用禽类,走向商品化生产。但是,由于野生采食变...  相似文献   
19.
范学凤 《新农村》2004,(3):16-16
野鸭种类较多,目前人工驯养的主要是美国绿头野鸭。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70日龄平均体重可达12千克,5个月左右开始产蛋,年产蛋150枚左右。  相似文献   
20.
北山羊是典型的野生山羊,公羊的颏下长有长须,长度大约为15厘米,母羊的须较短。四肢稍短,显得比较粗壮,蹄子狭窄。尾巴较长。公羊和母羊的头上都有角,公羊的角更是极为发达,与众不同,长度一般为100厘米左右,最高纪录为147.3厘米。角的形状为前宽后窄,横剖面近三角形,粗度在25-30厘米之间,角的前面还有大而明显的横嵴,数目大约有14-15个,虽然并不盘旋,但弯度一般也达到半圈乃至2/3圈,像两把弯刀倒插在羊头上,真是威风凛凛,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