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402篇
基础科学   55篇
  120篇
综合类   3079篇
农作物   35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649篇
园艺   818篇
植物保护   118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7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季冬梅 《现代园艺》2014,(22):56-56
哈密大枣虽然花期长(约40天),花量大,但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仅为l%,属多花少果树种。主要原因是由于哈密地区春夏风大、干旱、少雨等因素。导致对产量影响较大,因此,采取必要的保花保果措施,提高哈密大枣坐果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2.
【目的】开发有效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以控制凋萎病对杨梅的危害。【方法】研究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及营养溶液对凋萎病菌2个菌株的分生孢子培养2、4、6、12和24 h后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对2个凋萎病菌菌株分生孢子侵染杨梅后5、7、9、11、13和15 d后的影响。【结果】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凋萎病菌2个菌株的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都有着显著性的影响。20~30℃和25~35℃分别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相对湿度等于或者高于60%时分生孢子培养48 h萌发率接近或者超过50%,最适合侵染的相对湿度是60%~80%。2个菌株的分生孢子在水里都能萌发,但是萌发率较低,0.1%(w)浓度的葡萄糖、马铃薯煎汁、蔗糖、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内分生孢子都能较好地萌发。【结论】杨梅凋萎病菌能够在大范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完成萌发和侵染,并且分生孢子可以利用多种营养萌发。  相似文献   
93.
马洪涛  高霞  董汇泽 《北方园艺》2015,(23):120-122
为比较Cu_2O纳米粉与Cu_2O超细粉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效果,以番茄早疫病菌菌种为试材,用原粉体和配制的粉体悬浮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进行抑菌试验,采用含药培养基法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Cu_2O纳米粉与Cu_2O超细粉对番茄早疫病菌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含药培养基中粉体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Cu_2O纳米粉悬浮液和Cu_2O超细粉悬浮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Cu_2O纳米粉与Cu_2O超细粉;Cu_2O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取决于粉体中微粒的含量以及微粒在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将分离自云南、海南两地的9株橡胶树红根病菌,分别在面粉培养基,MS培养基及二者各一半混合而成的培养基(1/2 MS)上培养,结果发现,其中7个菌株在1/2 MS上生长最佳,2个菌株在面粉培养基上生长最佳。同时,5个菌株在MS培养基上生长最慢,3个菌株在面粉培养基上生长最慢,一个菌株在1/2 MS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这说明橡胶树红根病菌具有差异化的营养需求,而1/2 MS可以作为最有利于红根病菌生长的培养基。另外,病原菌在3种培养基上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而且在1/2 MS培养基上最早出现黄化色变。  相似文献   
95.
为了明确StSNF1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的位置,解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探究该基因在侵染寄主的不同时期、分生孢子萌发侵染过程中以及不同碳源培养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ID号为008026214,全长3 046 bp,位于scaffold_17负链的97 793-100 838位置。StSNF1与玉米圆斑病菌SNF1同源关系较近,由877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而成。StSNF1蛋白具有氮端的蛋白激酶结构域、氮端的碳代谢产物去阻遏蛋白激酶结构域和碳端的激酶相关结构域。在蛋白激酶结构域内,具有ATP结合位点和丝氨酸/苏氨酸活性位点。Real-time PCR结果表明,StSNF1在侵染后期高表达,72 h表达量最高;StSNF1在分生孢子萌发24 h时(即侵入丝形成时期)表达量最高;StSNF1在蔗糖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表达量最高,果胶培养基次之。综上所述,StSNF1与侵染寄主和碳源利用密切相关,在侵染后期发挥作用,利用寄主细胞内的非发酵型碳源进行次级侵染。  相似文献   
96.
【目的】黄单胞菌细胞外泌蛋白质(Xanthomonas outer proteins, Xops)是植物病原黄单胞菌高度保守的毒性效应子或毒性辅助组分,通过细菌Ⅲ型分泌系统分泌到细菌细胞外部,然后转入植物细胞而发挥病理作用。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即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标准菌株PXO99A分泌的XopN是一种毒性效应子,通过影响寄主免疫反应而使水稻发病。但是,XopN对病菌毒性的影响是否因水稻品种的不同而异,还有待研究。【方法】利用同源双交换技术,先敲除了PXO99AXopN基因,获得了∆XopN突变体,又经过遗传互补,得到了回补菌株∆XopN/XopN。通过营养肉汤液体培养,测定了XopN对病菌繁殖能力的影响;根据文献选用14个水稻品种,通过接种实验,测定了PXO99A对这些品种的毒性与XopN敲除或回补的影响;在XopN发挥毒性作用的水稻品种上,测定了隐性抗病基因OsSWEET11/xa13与显性感病基因OsSWEET11/Xa13受病菌侵染而表达的情况,分析了XopN敲除或回补的影响。【结果】在营养肉汤液体培养过程中,病菌突变体菌株∆XopN的繁殖速度明显低于野生型PXO99A。PXO99A∆XopN∆XopN/XopN接种水稻后,根据其在水稻叶片组织内的繁殖量及随后产生的白叶枯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将供试的14个水稻品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感病程度与病菌XopN是否敲除或回补无关,这有10个水稻品种(IRBB1、IRBB3、IRBB8、IRBB10、IRBB14、IR24、IRBB203、IRBB204、IRBB205和IRBB211),PXO99A∆XopN∆XopN/XopN对它们的毒性无明显差别。二是XopN对病菌毒性发挥作用的水稻品种,包括高度感病的3个品种(IRBB208、Asominori和日本晴)和低感品种IRBB13。与PXO99A∆XopN/XopN相比,∆XopN对这4个水稻品种的毒性大为降低。在IRBB13上,病菌侵染对隐性抗病基因OsSWEET11/xa13在叶片内的表达发生抑制作用,这一效应与XopN的毒性功能相关。相反,日本晴显性感病基因OsSWEET11/Xa13却受病菌侵染的诱导,在叶片内的表达水平大幅度提高。IRBB208和Asominori携带OsSWEET11/Xa13同源基因,该同源基因在叶片内的表达水平也因病菌侵染而大幅提高。在这4个水稻品种上,PXO99A∆XopN/XopN能够诱导OsSWEET11/Xa13或其同源基因表达,但∆XopN无此作用。另外,XopN对病菌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诱发过敏反应有量变贡献,相比PXO99A∆XopN/XopN,∆XopN引起过敏反应的程度有所降低。【结论】XopN是一个有限广谱性效应子,在拥有OsSWEET11同源基因的水稻品种上发挥毒性作用。XopN也是病菌繁殖所需要的,对病菌在非寄主植物上诱导过敏反应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7.
2007~2016年在河北各地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356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存有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94.94%,是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O小种对主栽品种郑单958和自交系C103的致病力呈下降趋势,在C103上致病力下降幅度小于郑单958。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邯郸、邢台采集的45株菌株进行ITS序列分析构建UPGMA进化树,分析表明,河北省内玉米小斑病菌株的遗传进化与地域有一定关系,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
以柑橘溃疡病菌特异性高的假定蛋白基因(登录号:AE008923.1)为靶标,设计并筛选4条引物来特异性识别靶标序列中的6个独立区域,建立柑橘溃疡病菌LAMP实时浊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实时浊度仪检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焦磷酸镁白色沉淀,实现对LAMP整个反应过程的实时监控。从镁离子浓度、甜菜碱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和反应温度5个变量参数对 LAMP检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及实际样品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体系经优化后稳定性良好,可在66 ℃ 恒温条件下,60 min内完成检测;DNA检测下限可达0.02 ng/μL,灵敏度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相同,比常规PCR方法高1个数量级;能快速、准确地对田间疑似样品进行检测,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检出情况一致,没有漏检。结果说明柑橘溃疡病菌实时浊度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特异性与灵敏度高,为柑橘溃疡病菌的快速筛查提供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
由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引起的柑桔褐斑病和炭疽病是重庆万州地区红桔的主要真菌病害。为筛选适合万州地区发展的柑桔品种,采用离体叶片室内人工接种和病情指数抗性评价方法探讨了16份宽皮柑桔种质对柑桔褐斑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对于柑桔褐斑病菌,不知火桔橙、W?默科特、春见桔橙和温州蜜柑为高抗种质;对于柑桔炭疽病菌,不知火桔橙、W?默科特、蔓生红桔和苏红为高抗种质。综合考虑,重庆万州地区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鹅蛋红桔、福桔、安江红桔、不知火桔橙和W?默科特等宽皮柑桔进行品种替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0.
十六焖鸡是由十六味中草药科学搭配与鸡一起焖制成的熟禽制品,具有健脾补肾、养心安神之功效.其制作方法如下. 1.中草药处方 每加工10千克重的鸡(相当于5~10只鸡)计算,需熟地黄1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0克,远志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肉10克,茯苓9克,石菖蒲9克,肉苁蓉9克,牛膝9克,五味子9克,杜仲9克,小茴香9克,楮实子9克,续断9克.以上中草药装入调料袋里.另取大枣9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