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38篇
  免费   3562篇
  国内免费   4435篇
林业   4757篇
农学   3790篇
基础科学   3663篇
  19019篇
综合类   38126篇
农作物   2610篇
水产渔业   372篇
畜牧兽医   4757篇
园艺   5204篇
植物保护   2637篇
  2024年   817篇
  2023年   2525篇
  2022年   2792篇
  2021年   2930篇
  2020年   2536篇
  2019年   3062篇
  2018年   1817篇
  2017年   2625篇
  2016年   3039篇
  2015年   3034篇
  2014年   4242篇
  2013年   4180篇
  2012年   5124篇
  2011年   5015篇
  2010年   4778篇
  2009年   4655篇
  2008年   4348篇
  2007年   3604篇
  2006年   3220篇
  2005年   3033篇
  2004年   2156篇
  2003年   1910篇
  2002年   1522篇
  2001年   1457篇
  2000年   1216篇
  1999年   1051篇
  1998年   827篇
  1997年   810篇
  1996年   735篇
  1995年   783篇
  1994年   753篇
  1993年   766篇
  1992年   741篇
  1991年   886篇
  1990年   706篇
  1989年   677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1篇
  1965年   18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04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1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195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32.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长武塬区苹果园和农田相互转换的深层土壤水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武塬区苹果园和农田相互转换后0~1 000 cm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了苹果园土壤干燥化和苹果园转换为农田后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2、7、17、23、29 a苹果园200~1 00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2.8%、21.4%、16.8%、15.4%、14.9%。500~1 000 cm土层中,29 a苹果园平均土壤含水量(14.5%)高于23 a的果园(13.3%);17~29 a的苹果园均表现为轻度干燥化;基于苹果园和农田转换后土壤水分变化情况估算,苹果园最大种植年限为21 a。苹果园转换为农田1、5、10 a后,农田200~1 0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5.3%、15.7%和16.2%,恢复到土壤稳定湿度以上的土层厚度分别为140 cm(1 a)、220 cm(5 a)和400 cm(10 a)。  相似文献   
34.
为探索黄芩种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商州四种种植地(小麦-黄芩轮作、黄芩3 a连作、黄芩4 a连作、闲置荒地)黄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三大类群组成比例基本一致,均为细菌居于多数,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小麦-黄芩轮作黄芩连作3 a黄芩连作4 a荒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黄芩连作小麦-黄芩轮作荒地。在不同种植地中小麦-黄芩轮作地蔗糖酶活性最高,说明小麦-黄芩轮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小麦-黄芩轮作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5.
对异硫氰酸丙烯酯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虫体形态、运动行为、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后的松材线虫虫体形态严重扭曲,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线虫行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迟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接死亡。随着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线虫体内CAT、AChE和GST活性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线虫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细胞受到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作为植物源杀线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37.
调整土壤pH值,以打孔开穴方法立体施入农药、生物菌剂以及配方元素肥、微量肥,并在关键时机节点上进行控防结合,即农药加微量肥喷洒树体与土壤,药、肥、菌、水相互作用,既防治了花椒病虫害,又使花椒穗型增大,千粒质量增加,便于采摘。  相似文献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