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85篇
  免费   3383篇
  国内免费   3988篇
林业   4578篇
农学   3343篇
基础科学   3344篇
  18551篇
综合类   35640篇
农作物   2267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3193篇
园艺   4767篇
植物保护   2457篇
  2024年   748篇
  2023年   2353篇
  2022年   2537篇
  2021年   2644篇
  2020年   2368篇
  2019年   2844篇
  2018年   1697篇
  2017年   2416篇
  2016年   2851篇
  2015年   2842篇
  2014年   4015篇
  2013年   3933篇
  2012年   4845篇
  2011年   4633篇
  2010年   4052篇
  2009年   3942篇
  2008年   3937篇
  2007年   3231篇
  2006年   3067篇
  2005年   2855篇
  2004年   1991篇
  2003年   1736篇
  2002年   1383篇
  2001年   1331篇
  2000年   1132篇
  1999年   980篇
  1998年   782篇
  1997年   769篇
  1996年   688篇
  1995年   741篇
  1994年   723篇
  1993年   750篇
  1992年   714篇
  1991年   849篇
  1990年   675篇
  1989年   664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22篇
  1965年   18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04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1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195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胶园杂草的危害不但影响橡胶幼林头3年的生长,导致延迟割胶,增加非生产期成本投入,而且影响到后期的产胶潜能,减少胶园的整体经济效益。本试验通过在幼龄胶园植胶带上覆盖防草布,可降低植胶带上的杂草滋生,提高土壤水分,并有效保持土壤温度,加快苗木生长,有利提早开割;同时,减少劳动工耗,降低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32.
为了获得简单、易操作、准确度高的橡胶园酸性、中性土壤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本试验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建立称样量、提取液体积、提取方式与交换性钙测定结果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以1 mol/L的乙酸铵为土壤浸提液,称样量为2 g、提取液体积175 mL、振荡36 min,为橡胶园酸性、中性土壤的最佳提取条件。将上述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标准方法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相对比,两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25~3.04之间,均属合理范围。利用标准样品对优化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改进后的方法分析成本低、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橡胶园酸性、中性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3.
34.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长武塬区苹果园和农田相互转换的深层土壤水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武塬区苹果园和农田相互转换后0~1 000 cm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了苹果园土壤干燥化和苹果园转换为农田后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2、7、17、23、29 a苹果园200~1 00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2.8%、21.4%、16.8%、15.4%、14.9%。500~1 000 cm土层中,29 a苹果园平均土壤含水量(14.5%)高于23 a的果园(13.3%);17~29 a的苹果园均表现为轻度干燥化;基于苹果园和农田转换后土壤水分变化情况估算,苹果园最大种植年限为21 a。苹果园转换为农田1、5、10 a后,农田200~1 0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5.3%、15.7%和16.2%,恢复到土壤稳定湿度以上的土层厚度分别为140 cm(1 a)、220 cm(5 a)和400 cm(10 a)。  相似文献   
36.
为探索黄芩种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商州四种种植地(小麦-黄芩轮作、黄芩3 a连作、黄芩4 a连作、闲置荒地)黄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三大类群组成比例基本一致,均为细菌居于多数,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小麦-黄芩轮作黄芩连作3 a黄芩连作4 a荒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黄芩连作小麦-黄芩轮作荒地。在不同种植地中小麦-黄芩轮作地蔗糖酶活性最高,说明小麦-黄芩轮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小麦-黄芩轮作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7.
38.
调整土壤pH值,以打孔开穴方法立体施入农药、生物菌剂以及配方元素肥、微量肥,并在关键时机节点上进行控防结合,即农药加微量肥喷洒树体与土壤,药、肥、菌、水相互作用,既防治了花椒病虫害,又使花椒穗型增大,千粒质量增加,便于采摘。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