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17篇
  免费   3825篇
  国内免费   4734篇
林业   5468篇
农学   4111篇
基础科学   3887篇
  19333篇
综合类   41521篇
农作物   2848篇
水产渔业   881篇
畜牧兽医   7789篇
园艺   6146篇
植物保护   2792篇
  2024年   833篇
  2023年   2690篇
  2022年   2813篇
  2021年   3010篇
  2020年   2697篇
  2019年   3249篇
  2018年   1902篇
  2017年   2740篇
  2016年   3265篇
  2015年   3327篇
  2014年   4687篇
  2013年   4554篇
  2012年   5689篇
  2011年   5500篇
  2010年   4905篇
  2009年   4871篇
  2008年   4936篇
  2007年   4160篇
  2006年   3954篇
  2005年   3844篇
  2004年   2559篇
  2003年   2276篇
  2002年   1808篇
  2001年   1745篇
  2000年   1426篇
  1999年   1237篇
  1998年   1032篇
  1997年   999篇
  1996年   937篇
  1995年   947篇
  1994年   932篇
  1993年   929篇
  1992年   905篇
  1991年   1024篇
  1990年   848篇
  1989年   824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3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3篇
  1965年   20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07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22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195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蚯蚓养殖田间对比试验,研究蚯蚓养殖对吹填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养殖蚯蚓的对照区相比,养殖蚯蚓的试验区土壤含盐量降低70.00%,表层土壤容重降低22.56%,非毛管孔隙度提高5.71个百分点,渗透率提高5.55 mm·h~(-1),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分别提高了74.58%,230.76%,60.48%,103.80%。可见,养殖蚯蚓可有效降低吹填土含盐量,同时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及物理结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对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下植被保留(UP)、林下植被去除(UR)和林下套种(IP)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土壤酶活性差异,并以土壤酶作为土壤生物活性指标,结合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IP处理提高了0~2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而20~40、40~60 cm土层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较小;相比于UR和IP处理,UP处理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则相反,UR和IP处理间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较小;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排序为IPURUP,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低排序为UPIPUR;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间土壤脲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较大,其中,多酚氧化酶对于林下植被管理措施的响应更灵敏,且能反映于较深土层;除酸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余土壤酶活性均具明显表聚性,且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有机质和水解性氮含量与各种土壤酶活性具有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含量与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较弱。将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质量指标之一,结合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75.31%。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的土壤质量指数排序均为:IPUPUR。[结论]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中,林下套种楠木的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于保持和提升土壤质量效果最佳,其次为林下植被保留措施,林下植被去除措施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93.
从形态学、组织细胞学、生理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等多层面探究外源蔗糖浓度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离体小鳞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外源蔗糖缺失时,离体换锦花鳞茎无法产生小鳞茎,蔗糖浓度为30 或60 g ? L-1时小鳞茎正常发生,但对小鳞茎发生数量影响不大。鳞片内的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腋芽形成前不断积累,且鳞片基部淀粉粒的积累为此处小鳞茎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蔗糖促进了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抑制了LsWIP1、LsERS2和LsEIN2基因表达量的异常上升,表明蔗糖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启动了相关损伤保护机制,并促进了小鳞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995.
为加快吉安牛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总结杂交改良效果。选择0~24月龄吉安牛、杂一代和杂二代公牛225头,分别对其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5个阶段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组牛在0~6月龄时生长发育最快;各体尺指标及体重均呈现出随杂交代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24月龄时,杂一代牛除体高与吉安牛无显著性差异外,胸围显著地提高了5.48%(P0.05),体斜长、管围和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8.15%、10.85%和34.43%(P0.01);杂二代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各项生长指标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12.88%、22.84%、19.84%、34.58%和97.27%,(P0.01);吉安牛及杂种牛的体重估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利用西门塔尔牛对吉安牛进行杂交改良,杂种牛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性能,表现为体型明显增大,骨骼粗壮,育肥效果良好,且以杂二代牛育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6.
<正>在番茄田里若发现植株萎蔫的现象,是比较危险的,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但番茄叶片萎蔫,原因很多,黄萎病、疫霉根腐病或生理性萎蔫都有可能,需要仔细鉴别。肉眼难以判别的话,甚至要借助显微镜对病原进行镜检。一、番茄青枯病识别要点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复原,反复多日后,田间病株增多,萎蔫逐渐加剧;如气温较低,连续阴雨或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997.
<正>多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肥料的产量不断提高,农业上施用化肥的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加,对促进生产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正因为这个作用而影响到不少干部和群众对传统的有机肥在作物高产稳产中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单纯的依靠化肥而不积造、不施用有机肥的倾向越来越突出。据土肥部门多年来的调查,全县麦田真正施用有机肥作底肥的面积近几年与九十年代初期相比,由80%左右下降到20%左右,而且  相似文献   
998.
《土壤通报》2015,(1):14-18
以上海市金山张堰地区的鱼塘废弃地为试验地,对鱼塘填埋土进行了重金属含量测定及潜在风险评价、土壤本底特征调查;并利用豆类秸秆还田措施进行复耕,分析不同年限下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鱼塘填埋土各样点镉的含量低于最低检测值,其它重金属含量也均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限值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各样点的生态风险较小;土壤偏碱性,改良前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较低;经过两茬豆类植物的秸秆还田措施,0~30 cm土壤层结构得到改善,各类型土壤之间的差异减小,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999.
1000.
《北京农业》2015,(7):18-19
<正>1哪些水产品不宜吃死鳝鱼、死甲鱼、死河蟹这些水产品只能活宰现吃,死后食之极易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不能吃。皮青肉红的淡水鱼这类鱼往往鱼肉已经腐烂变质,含组胺较高,食后会引起中毒。染色的水产品如给黄花鱼染上黄色,给带鱼抹上银粉,着色用的化学染料对人体健康不利,购买这类鱼时一定要细心辨别。2怎样选购质量好的鱼类质量好的鲜鱼,眼睛光亮透明,眼球突起,鳃盖紧闭,鳃片呈粉红色或红色,无黏液和污物,无异味,鱼鳞光亮、整洁,鱼体挺而直,鱼肚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