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为保障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油菜薹中啶虫脒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评价。采用基质加标、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冻干质控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检测方法对质控样品中的啶虫脒含量进行测定,通过随机抽样检验以评估样品的均匀性,通过观察质控样品在一个月内啶虫脒含量变化以评估样品的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的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质控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便于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快检产品验证、盲样考核等快速检测领域。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流程简单的油菜薹冻干粉质控样品制备方法,为蔬菜中农药残留质控样品制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在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和QuEChERS法净化后,采用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1.0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回收率在89%~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10.3%之间,定量限均为0.01 mg/kg。采用建立的方法,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农药初始浓度对土壤中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农药残留降解的首要因素,灭菌处理土壤中农药残留降解速率明显低于非灭菌土壤。此外,环境温度、土壤含水量、初始浓度等因素也会对农药残留降解产生不同影响,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时降解最快,半衰期分别为15.6、7.2和25.8 d;农药初始浓度越高,降解速度越慢;在5~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63.
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啶虫脒在露地和大棚2种种植条件下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9%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同时在露地和大棚中按有效成分30.375 g/hm2剂量(推荐高剂量的1.5倍)施药1次,啶虫脒在露地和大棚黄瓜及其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20、0.13 mg/kg和0.29、0.14 mg/kg,露地黄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均分别低于大棚;相应地,啶虫脒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7、9.4 d(露地)和10.1、11.9 d(大棚)。9%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同时在露地和大棚中按有效成分20.25 g/hm2和30.375 g/hm2的剂量施药1次和2次,在相同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间隔期情况下,除个别情况外,露地黄瓜中啶虫脒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大棚,分别为0.01~0.05 mg/kg(露地)和0.01~0.09 mg/kg(大棚)。  相似文献   
64.
《农药登记公告》2014,(5):22-39
<正>~~  相似文献   
65.
通过棉蚜Aphis gossypii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试验,明确与抗药性产生密切相关的解毒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棉蚜吡虫啉和啶虫脒品系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增效剂的增效作用。解毒酶活性测定表明,棉蚜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品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其中抗感品系中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O-脱乙基比活力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吡虫啉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26倍、1.08倍、1.60倍和1.58倍;啶虫脒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1倍、1.04倍、1.69倍和1.46倍。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吡虫啉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12、1.09、0.97,在吡虫啉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2.02、1.75、1.05;在啶虫脒敏感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1.02,在啶虫脒抗性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1.04。增效剂试验和解毒酶试验表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在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正>为探讨棉花粉蚧的化学防治、筛选高效的防治药剂,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科研人员近期采用浸叶法、浸渍法和药膜法,评价了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烯啶虫胺4种新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对棉花粉蚧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显示,40mg/L噻虫嗪处理24和48小时后棉花粉蚧3龄若虫的死亡率:浸叶法为90.0%、98.8%,浸渍法为98.9%、100.0%,药膜法为85.8%、85.8%。应用浸叶法测得的4种杀虫剂对3龄若虫的相对毒力为噻虫嗪>啶虫脒>烯啶  相似文献   
67.
<正>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3月10~12日,受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委托,由该所承办的"戊唑醇和啶虫脒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终期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季颖总农艺师,CCPR主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乔雄梧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易干军研究员,该所所长田兴山研究员到会指导。会议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残留处叶贵标处长主持。会上,该所孙海滨研究员及三家承担单位代表分别汇报了戊唑醇在香蕉、黄瓜,啶虫脒在黄瓜、番茄上的项目实施和任务完成  相似文献   
68.
69.
70.
21%毒死蜱·啶虫脒微乳剂防治黄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21%毒死蜱·啶虫脒微乳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黄条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d,21%毒死蜱·啶虫脒微乳剂(g.ai)141.75g/hm2、110.25g/hm2、78.75g/hm2对成虫防效分别为93.12%、88.64%和80.76%;药后7d,对成虫防效分别为86.80%、80.50%和69.17%,对幼虫的防效分别为85.19%、77.65%和65.17%,其中141.75g/hm2和110.25g/hm2的用药量对十字花科蔬菜黄条跳甲具有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作为防治黄条跳甲的优选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