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5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林业   679篇
农学   441篇
基础科学   37篇
  505篇
综合类   4021篇
农作物   318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077篇
园艺   856篇
植物保护   637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木屑为基质、真菌菌丝为粘结物质,采用无胶胶合方法制备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参照GB/T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测试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主要化学成分及材料成型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可降解木质复合材料;灵芝菌丝-木屑材料、木耳菌丝-木屑材料的密度,分别在为0.64~0.70、0.68~0.78 g/cm~3之间;FTIR分析显示,两种菌丝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均有一定的降解,灵芝菌丝对木质素的降解程度略大于木耳菌丝;SEM观察显示,以三维网状结构存在于木屑表面及孔隙中,将散碎的木屑有效的粘结成为整体;力学性能测试显示,菌丝的生长情况对材料的力学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仅为中密度纤维板的1/4。  相似文献   
992.
青刺果内生真菌PR1-1形态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刺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果可榨油,是一种天然的高级食用植物油。本文通过平板划线法对青刺果茎段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判断真菌PR1-1属于无性菌类,属于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  相似文献   
993.
994.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病害发生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引起的枯萎病是草莓生产中的典型土传病害,危害极大.旨在揭示草莓植株根际枯萎病真菌群落结构与枯萎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对草莓枯萎病的生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南京地区草莓枯萎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基质为研究对象,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草莓根际基质的真菌组成.结果表明,草莓枯萎病病株与健株根际基质相比,真菌群落组成发生了显著改变;病株根际基质真菌多样性指数较健株高;病株根际基质中优势属是刺孢菌属,优势种是蚜虫莫氏黑粉菌;健株根际基质中优势属是Pseudothielavia(暂无统一中文名),优势种是Paecilomyces tabacinus(暂无统一中文名);病株根际基质尖孢镰刀菌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健株根际基质,提高了14.83倍,表明枯萎病的发生与尖孢镰刀菌含量的大幅度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决大豆田除草剂氟磺胺草醚长期使用造成的残留问题,本研究利用富集培养法进行菌株筛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降解能力,通过形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从长期施用氟磺胺草醚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3株能以氟磺胺草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真菌菌株FF1、FF2和FF3。它们在7天内对初始浓度600 mg/L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分别为21.03%、15.74%和11.88%,这3个菌株分别鉴定为Aspergillus jensenii(詹森曲霉)、Penicillium dipodomyicola(双足青霉)和Rhizopus oryzae(稻根霉菌)。这3个种属的获得为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96.
为微生物与植物互作关系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浇施菌液并接种5株内生真菌(NG1、CG5、AJ6、AJ14和AJ13)于低磷胁迫下的杉木幼苗(Cunninghamia lanceolata),15d后进行低磷胁迫试验,测定杉木植株的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内生真菌对杉木抗逆性的影响,筛选低磷胁迫下适宜杉木的内生真菌。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菌株NG1、AJ6和AJ14能有效提高植株电导率;轻度低磷胁迫条件下,菌株AJ14能较好地保护植株生长;中度低磷胁迫条件下,各菌株在胁迫中前期均能显著缓解磷胁迫;重度低磷胁迫条件下,菌株AJ6和AJ14表现良好,能有效缓解逆境对植株的伤害。在不同低磷胁迫梯度下,5株溶磷菌均能在胁迫15~45d显著缓解低磷环境对植株的危害。与未接种处理的杉木幼苗相比,菌株NG1、AJ6、CG5、AJ14以及AJ13均显著提高SOD活性,对杉木幼苗均有一定的抵御低磷胁迫的作用,以菌株AJ14效果最佳。菌株AJ6和AJ14在低磷胁迫下能有效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各项指标,菌株NG1和AJ6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低磷胁迫对杉木植株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998.
赵君  姚彤  李明  杨进 《北方园艺》2019,(14):93-99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内生真菌对醉马草白粉病抗性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对自然发生不同程度白粉病(健康、轻度感病和重度感病植株)的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醉马草植株的发病率、病叶率、病情指数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E+醉马草的发病率48%显著低于E-醉马草的发病率97%(P0.05),E+的病叶率60%显著低于E-醉马草病叶率86%(P0.05),E+醉马草的病情指数为50.76,E-醉马草的病情指数为82.49;通过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与健康植株相比,在轻度和重度发病植株中,内生真菌的存在可以显著(P0.05)提高醉马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E+醉马草的SOD酶活性和POD酶活性也显著高于E-醉马草,同时内生真菌显著地降低了醉马草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据此说明内生真菌的存在能够提高醉马草抗白粉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正>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在鄂尔多斯市每年都有发生,但基本不造成危害。2013年7月中旬,玉米大斑病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零星发生,由于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7月底玉米大斑病暴发流行,该病发生范围之广、面积之大、程度之重,为鄂尔多斯市历史罕见。2013年全市玉米大斑病共计发生70.5万亩,其中伊金霍洛旗发生15万亩、乌审旗发生35万亩,鄂托克前旗发生20.5万亩;重发生面积达8万亩,主要分布在乌审旗无定河镇、伊旗札萨克镇、伊金霍洛镇。全市玉米大斑病防治面积达20.5万亩,隔离区辐射防控面积达70万亩,防效达80%以上。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