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296篇
基础科学   26篇
  53篇
综合类   1903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2739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50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永江  陈瑶  巫绍华  游春平 《江西植保》2002,25(1):30-32,F003
我们就灰葡萄孢菌的存活适应性与该菌对二羧基杀真菌剂抗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二羧基化合物杀真菌剂Iprodione,在温室大棚内,外设置对照试样。要用的隔离“菌”是1992年在西班牙东南地区蔬菜生产基地温室大棚内采集的样本中随机分离选择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存活适应性,以在47d、83d和110d测定统计菌丝体存活百分离,以及菌核存活百分率来表示。菌丝体是人工接种在番茄茎块残存体上的,试验用菌核来自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B.cinerea对iprodione的抗性强弱是以减少真菌生长50%的杀菌剂(iprodione)浓度(EC50值)来表示的。从试验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看出:菌核的存活率与其对iprodione抗性强弱成显著负相关性(P<0.05)。这表明抗性隔离菌株的菌核比敏感隔离菌株菌核存活性差。而对菌丝体来说,存活力与iprodione抗性强弱未发现相关关系存在。  相似文献   
62.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用236nm紫外检测器定量测定唑禾草灵、乙羧氟草醚混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本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40%;标准偏差分别为0.009、0.03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3%、100.05%;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0.9998。  相似文献   
63.
30%乙·精喹EC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 :30 %乙·精喹EC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 ,135 0ml/hm2 防效达 91%以上 ,15 0 0ml/hm2 防效达 97%以上 ,且对油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4.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用200μg/ml中生菌素55℃温汤药液浸种,自然降温,秧田3—4叶期和移栽前5d各用30μg/ml中生菌素处理后,于成株期剪叶接种白叶枯病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前期处理,于成株期接种白叶枯病菌时,高抗、中等抗性和感病品种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3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以中等抗性品种酶活提高最多,接种24和48h,3种酶活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26.92%、26.74%、24.06%和7.09%、1.31%、1.60%。盆栽试验表明,中生菌素对中抗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达58.4%。说明中生菌素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诱激作用是其防治白叶枯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华北地区夏玉米田马唐治理的生态经济杀除阈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于1992~1994年研究夏玉米田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治理的生态经济阈期,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学模拟,建立夏玉米的相对产量与马唐的相对干扰生长时间、相对出苗时间的函数关系。苗后马唐干扰生长的相对时间即相对天数(Xu)与夏玉米相对产量(Yu)的关系式为: Yu=101.5/{1.0 0.01756EXP[—(—0.0876Xu 0.0004888Xu~2)]}…………(1)苗后马唐出苗的相对时间与玉米相对产量的关系式为: Yd=100.73/{1.0 0.96EXP[—(0.06346Xd-0.00006859Xd~2)]}……………(2) 根据生态经济杀除阈期的定义和(1)、(2)两公式计算可知:夏玉米田马唐防除的生态经济杀除阈期的始期应从夏玉米苗后生育期总天数的11.8%开始,结束于夏玉米苗后生育期总天数的53.9%。例如华北地区夏玉米全生育期总天数一般是95天,夏玉米苗后生育期总天数(T)约为88天,故夏玉米田马唐防除的生态经济杀除阈期约在夏玉米苗后10.6—47.5天之间。  相似文献   
66.
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C48-1)与弱毒株(G190E40和B26-T1200)制备的蜂胶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强毒株C48-1制备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高于弱毒株G190E40和B26-T1200,近期保护率相差20%~40%,3个月后相差40%~80%.强毒株C48-1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弱毒株G190E40和B26-T1200,说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上的毒力蛋白可能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7.
将鸡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液、大肠杆菌菌液分别经甲醛灭活,加氢氧化铝胶,弃去部分上清液,将二者按3:1的比例混合制成二联灭活疫苗.疫苗接种鸡安全;接种21 d后对免疫鸡攻毒,免疫鸡对两种疫病的免疫保护均达到3/4以上,说明将鸡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制成二联灭活疫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国产替米考星注射用药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猪的治疗效果,用断奶仔猪进行试验,为临床使用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替米考星治疗急性猪肺疫效果确实, 推荐剂量为10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69.
在犬的皮肤病中,由疥螨或蠕形螨引起的病例占相当大的比重。首选治疗药物是伊维菌素,也称为“害获灭”。但像Collie犬,这种药物是禁用的。自从新一代灭螨药物“通灭”(Doramectim)问世后,给治疗犬的皮肤病带来了福音,它不但可以用于肌肉注射,还能应用于Collie犬,如苏格兰牧羊犬。这些年来,笔者共应用通灭治疗苏格兰牧羊犬疥螨感染50例,49例未见异常,其中1例出现中毒症状,经抢救中毒犬恢复健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在山羊中,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肺炎,该菌抵抗力强,对干燥、热和阳光敏感,用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可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