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296篇
基础科学   26篇
  53篇
综合类   1903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2739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50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曹春梅 《广西植保》2015,28(2):8-10
以每公顷用10%四氯虫酰胺SC300ml、450ml、600ml,6%乙基多杀霉素SC375ml、450ml,在晚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盛期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药剂使用剂量450ml/ha效果较好,药后3~14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66.83%~96.91%、73.14%~89.76%,杀虫效果分别为91.61%~98.98%、94.65%~97.3%,具有起效快、防效好、持效长和使用安全等特点,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2.
牦牛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是牧区牦牛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发病快、传染快,对养牛业的影响较大。经调查,甘南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平均发病率达6.87%,病死率达28.70%。由于受当地高寒阴湿的地理状况影响,发病率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3.
收集和鉴定了云南省和贵州省共46份灯盏花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合生产不同药品的成分专用型种源,为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HPLC测定了灯盏花种源10种活性成分含量,相关分析阐明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6份灯盏花种源灯盏乙素(scutellarin, SE)含量在2.5%以上,是培育灯盏花素专用型品种的优良材料,其中4份种源同时含有高含量(>1.0%)的双咖啡酰奎宁酸酯(dicaffeoylquinic acids, diCQAs),是培育灯盏细辛专用型品种的优良材料;同时,筛选出8份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TFs)含量高于3.5%的种源,适合选育总黄酮专用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SE含量与diCQAs和TFs含量均显著正相关,是灯盏花品质育种的标志性成分。聚类分析将灯盏花种源分为三大类,除1个种源的SE含量和diCQAs含量接近(第Ⅲ类)外,其他种源SE均占总活性成分的60%以上,其中第Ⅰ类为高TFs型种源,TFs占到总活性成分的80%以上,diCQAs占总成分的15%以下;第Ⅱ类为高diCQAs型种源,diCQAs占总成分的16.9%~28.9%,TFs占到总活性成分的80%以下。该结果表明灯盏花种源活性成分组成存在多种类型,为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了可能,灯盏乙素含量可以作为专用型种源筛选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4.
<正>动物寄生虫病可引起动物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对畜牧业危害严重[1]。目前,常用有机磷酸酯、大环内酯和苯骈咪唑等类药物进行治疗。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对多数消化道线虫和部分吸虫有效,亦可杀灭体外寄生虫,但此类药物毒性大、安全范围窄,容易引起中毒反应[2]。伊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驱肠道线虫药,对体外寄生虫亦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没有驱除吸虫和绦虫的作用。同时,伊维菌素的片剂不稳定,对光线敏感、易迅速氧化而失活,使用  相似文献   
115.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快、危害大的特点。该病常见于春、秋放牧和牛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常以发生高热、肺炎或急性肠炎和内脏的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见于秋末、春初,一般为散发或小范围爆发性流行。但是,该病多数为急性经过,若不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6.
为了解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lucl)gbr-2基因在捻转血矛线虫抗伊维菌素虫株是否存在突变,以及变异情况如何,本试验以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作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后以特异性引物扩增gbr-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同时以敏感株虫体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耐药株的基因序列发生了突变,在80~170 bp处出现多处突变;在192~207 bp处的碱基发生丢失。两者同源性为88.9%。试验结果说明,捻转血矛线虫抗伊维菌素虫株的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br-2基因确实存在突变,为进一步了解捻转血矛线虫抗伊维菌素虫株的耐药性分子机制,以及筛选耐药性检测的分子标记,建立耐药性的早期检测手段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17.
本文根据一起犬伊维菌素中毒濒死病例的诊治,详细分析了此类病例的救治原则和要点。本病例也表明犬口服伊维菌素达到2.5mg/kg就可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1背景伊维菌素是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对线虫和节肢动物有良好的驱杀作用。在犬科动物的驱虫时,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产品包装问题常常超量使用,甚至造成中毒和死亡。  相似文献   
118.
2022年,河北某养狐场爆发急性传染病导致大量狐发病甚至死亡,经分析饲养管理条件、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确定此次疫情由饲喂多杀性巴氏杆菌污染的饲料引起。立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立即停用该批饲料,对笼舍、水盒全面消毒,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恩诺沙星配合中药香附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控制了此次疫情。  相似文献   
119.
<正>猪渐进性萎缩性鼻炎(PAR)是一种遍布全球的传染性疾病。根据猪病兽医顾问Carlos Casanovas Granell的描述,该病可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受感染动物的生长率。本文的目的是评估一个养殖场受到渐进性萎缩性鼻炎(PAR)感染所造成的额外费用,并确定繁育母猪通过疫苗接种措施预防的可行性。一、简介自从1830年起,人们已经认识到猪萎缩性鼻炎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并在全球内广泛地蔓延。本病主要是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0.
以乙酸丁酯的不同套用次数对萃取液透光率、乙酸丁酯消耗、萃取收率和套用乙酸丁酯的杂质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套用次数的增加,萃取液的透光率降低,乙酸丁酯消耗增加,萃取收率降低,丁醇升高,乙酸丁酯降低;通过三个周期的考察,在第三周期各指标都在大幅度降低,所以确定乙酸丁酯的套用周期为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