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97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178篇
  40篇
综合类   50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瞿永寿同志今年57岁,他在地处湘东丘陵地区的家乡从事稻作生产30多年以来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种稻经验,不仅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而且为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被国际水稻研究所授予“杰出稻农”的荣誉称号。下面就是瞿永寿同志的种稻经验简介。  相似文献   
132.
从总结宁南黄土丘陵区彭阳县白岔村党岔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中,提出了以土地类型划分、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工程措施镶嵌配置模式和提高治理质量、加速治理进度的工程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3.
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适合江淮丘陵地区的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技术方案,其要点是:选用优良品种,建立良繁基地,调整耕作制度,推广简化栽培技术,平衡施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4.
针对皖南红黄壤丘陵区甘薯品种单一,产量很低的现状,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钾肥用量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皖薯3 号、皖267 比当地品种胜利百号分别增产35.9% 、36.6% ;施用钾肥能提高甘薯的产量,在皖南红黄壤丘陵地区钾肥适宜用量为90kg/hm 2。  相似文献   
135.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对西南地区丘陵地貌的自贡市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总结其因地制宜转型发展的创新举措,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借鉴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36.
在当前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垄断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如果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实行经营创新、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可能许多企业还在思考,如何进行经营创新,又该采取哪些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本刊特邀中国一拖集团市场部柳琪,为企业解读生存和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37.
葡萄为世界四大果树之一,在我国也有广泛栽培。丘陵地区最适宜栽培葡萄,世界上著名的葡萄基地大多建在丘陵地区。但丘陵地区不利于葡萄灌溉和截留天然降雨。为此果农往往在葡萄行间横向筑起一道道土埂,以截蓄灌水和雨水。目前葡萄行间筑埂工作完全依靠人工用铁锹之类的铲土工具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8.
<正>重庆地处浅丘陵地区,水产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2009年池塘养殖面积达43万亩,池塘产量18.2万吨,占总产量24.5万吨的74.3%,池塘养殖在我市水产养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9.
罗怀良 《作物研究》2023,(6):634-641
细化作物产品碳足迹有助于深化农业组分碳收支研究,增强农业碳减排措施的针对性。以四川盆地山地丘陵农产品主产区的洪雅、盐亭、兴文和开江4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户问卷调查、参数估算、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清单估算和标准粮产量等方法,构建基于标准粮产量的作物碳足迹估算方法,估算该区5种主要作物碳足迹并进行碳排放及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基于标准粮产量的作物碳足迹均值为0.751 kg/kg,具有碳汇效应;各县域作物碳足迹均值表现为:兴文(0.771 kg/kg)>洪雅(0.753 kg/kg)>盐亭(0.746 kg/kg)>开江(0.720 kg/kg);作物碳足迹表现为:油菜(1.046 kg/kg)>玉米(0.846 kg/kg)>水稻(0.744 kg/kg)>甘薯(0.632 kg/kg)>花生(0.487 kg/kg)。该区水稻碳排放以稻田甲烷为主(66.39%),农资投入(17.64%)和土壤N2O排放(15.69%)次之,种子投入占比最小(0.27%);其余4种作物则以农资投入为主(49.90%,其中化...  相似文献   
140.
遮荫处理对胶东丘陵地区设施夏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涩味是影响胶东丘陵地区夏、秋绿茶品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6—7月的设施茶园进行遮荫处理,对遮荫后茶园的光照和土壤环境变化进行检测、对茶叶与茶汤中苦涩味相关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制作茶样进行感官评测。结果表明,遮荫处理能有效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温度,使夏季茶树也能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遮荫使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降低,优化了氨基酸和茶多酚组分;同时叶绿素、含水量和水浸出物也增加;感官上,遮荫有效地降低了胶东丘陵地区夏茶的苦涩味,汤色更明亮,香气更持久,从而提高了胶东丘陵地区夏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